
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
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今天让我们来好好聊一聊。
牛奶VS豆浆,营养到底有什么区别?
要了解豆浆和牛奶对身体的不同影响,首先要从它们的营养成分说起。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数据,牛奶和豆浆的核心成分对比如下↓
1、钙
说到补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牛奶。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的数据显示,每100克牛奶中钙含量约为107毫克。而普通豆浆,钙含量仅约5—10毫克,二者差距超过十倍,牛奶中钙的优势非常明显。另外,牛奶的钙磷比例恰当,并且还含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和乳糖,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如果目标是补钙,普通豆浆的贡献远不及牛奶。当然,市面上也有“加钙豆浆”,若标注每100毫升钙含量达到80毫克以上,可部分弥补含量的差距。
2、蛋白质
豆浆和牛奶都富含优质蛋白质,但来源和组成略有不同。
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约3.3克,豆浆约3.0克,数值接近。但蛋白质不仅要看“多少”,还要看“质量”。
牛奶蛋白是动物蛋白,氨基酸组成完整,属于优质蛋白;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在氨基酸模式和消化吸收率方面略逊一筹,但经过磨浆、煮沸后,消化率大幅度提升,在植物蛋白中名列前茅。对于素食者或需要降低动物脂肪摄入的人来说,豆浆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
3、脂肪与胆固醇
在脂肪和胆固醇方面,豆浆和牛奶的差异较为显著。
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约为3.6克/100克,其中约65%是饱和脂肪酸。同时,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每100克约含17毫克胆固醇。
相比之下,豆浆的脂肪含量较低,约为0.5—1.6克/100克,且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到20%,不含胆固醇。豆浆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更为友好。
因此,对于需要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的人(例如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患者),豆浆是更健康的选择。不过对于一般健康人群来说,牛奶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并不会造成负担,适量饮用全脂牛奶也无需过度担心。
4、生物活性物质
除了常规的营养成分外,豆浆和牛奶还含有各自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特殊的益处。
牛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这些物质对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具有积极作用,不过这些在经过高温杀菌后大部分会被破坏。
相比之下,豆浆中独有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植物雌激素”,它可以双向调节人体内雌激素,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一定缓解作用。
此外,豆浆中还含有大豆低聚糖(如棉籽糖、水苏糖)等膳食纤维,它们不被人体消化,但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繁殖、增强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豆浆中的卵磷脂和植物固醇含量也较丰富,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5、嘌呤
对于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来说,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是需要关注的。
大豆属于高嘌呤食物,但在制作豆浆时,大部分嘌呤会溶解到水中并被稀释,因此豆浆中的嘌呤含量其实并不高。每100克普通豆浆的嘌呤含量大约只有20—50毫克,属于低嘌呤食物范畴。相比之下,牛奶本身嘌呤含量极低,每100克牛奶仅含1毫克嘌呤。
因此,从嘌呤角度看,牛奶对痛风患者更为友好。不过需要澄清的是,适量饮用豆浆并不会显著升高血尿酸,痛风患者在缓解期可以适量饮用。
![]()
不同浓度豆浆的嘌呤含量
该喝牛奶还是豆浆?
其实我们没必要陷在“二选一”的纠结里。因为无论哪种,我国居民的人均摄入量都不达标。
![]()
图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明确建议:成年人每天要喝300—500克奶、吃15—25克大豆(豆浆、豆腐等都算)。可现实里,不管是喝奶还是吃豆,咱们普遍都没吃够量——所以国家在2024年提出“增豆、加奶”的口号,鼓励大家两种都要加量。
当然,这两种饮品由于营养的区别,所以健康作用也有差异。如果你有特殊情况,可以来了解牛奶和豆浆,谁更匹配你的需求。
1、豆浆适合谁?
①素食者
②更年期女性
③便秘人群
④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血脂人群
2、牛奶适合谁?
①骨质疏松患者
②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未成年
③孕妇及哺乳期妈妈
牛奶和豆浆的饮用注意事项
无论是豆浆还是牛奶,正确的饮用方法和选择技巧都很重要。如果饮用不当,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甚至带来健康隐患。这样喝,营养吸收翻倍↓
把握饮用时间
牛奶:饮用时间尽量选择在睡前半小时。不仅有利于补充人体夜间对钙的需求,牛奶中含有的L-色氨酸还能促进睡眠。
豆浆:随餐食用或者餐后饮用更佳。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等成分,适合在用餐时同时摄入,吸收利用率更高。
注意摄入量
牛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日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为300—500克。
豆浆:建议每日大豆及坚果类摄入量为25—35克。换算成豆浆,大约在300—500毫升。
学会巧搭配
牛奶:搭配主食如面包、燕麦等一起食用,可以延长牛奶在胃里的停留时间,有助于餐后血糖的稳定。
豆浆:与谷物搭配,可以弥补谷物中赖氨酸的不足,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饮用禁忌要牢记
×牛奶禁忌×
乳糖不耐受人群:不宜饮用牛奶,容易引起腹胀、腹泻、腹痛等不适。
有中度或重度痘痘人群:需要减少牛奶的摄入量。
长时间高温蒸煮牛奶:容易使牛奶中蛋白质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淀物生成,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豆浆禁忌×
痛风患者:豆浆由大豆制成,大豆嘌呤含量高,因此痛风患者不宜饮用过多豆浆。
胃寒、脾虚、肾功能不全人群:豆浆性平偏寒,此类人群应少喝或不喝。
忌喝未煮熟的豆浆:没有煮熟的豆浆含有皂素、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物等物质,可能会让人产生头晕、腹泻、呕吐、恶心等中毒症状。
忌用保温瓶储存豆浆:豆浆中的皂苷成分会溶解保温瓶内的水垢,而且豆浆在瓶中容易变质。
这样选购更放心
牛奶选购技巧
看配料表:配料表越短越好,生牛乳排在第一位的为佳。
看营养成分表:主要看蛋白质含量,通常蛋白质含量越高,牛奶品质越好。
按需选择产品类型:鲜牛奶(巴氏奶)营养保留更完整,纯牛奶(常温奶)更耐储存,可根据需要选择。
注意乳饮料:乳饮料本质是饮料,而不是奶,购买时注意区分。
豆浆选购技巧
看名称:留意产品是“纯豆浆”还是“豆浆饮料”,后者蛋白质、钙含量较低,且添加了糖和其他食品添加剂。
看配料表:尽量选择配料表短、添加剂少的产品。
看生产日期:豆浆保质期较短,购买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推荐自制豆浆:自制豆浆安全、卫生,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配浓淡,营养更易吸收。
掌握正确的饮用方法和选购技巧,才能让牛奶和豆浆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希望大家都能喝出营养,喝出健康!
来源 | 科普中国 ,原标题:《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