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南的群山之间,一座小村庄旁静静立着一口井。井壁由青石垒砌,井口边缘被岁月磨得光滑,井台上铺着的石板缝隙里,还留着些许湿润的青苔。这口井没有华丽的装饰,却有着一个特殊的名字 —— 红井,它的故事,藏在几十年前那段艰苦却充满温情的岁月里。
![]()
那时,村子里的百姓喝水是件难事。村里的水源要么在几里外的山脚下,要么就是田间的浅井,一到旱季就容易干涸,而且水质浑浊,喝了常闹肚子。每到清晨或傍晚,总能看到村民们挑着水桶,沿着崎岖的山路往返,沉重的担子压弯了肩膀,汗水浸湿了衣衫,一趟水挑下来,往往要耗费大半天的功夫。
![]()
后来,一支队伍来到了这里。他们看到村民们饮水艰难,便决定帮村子挖一口深井。挖井的日子里,队员们和村民们一起忙碌。没有先进的工具,就用锄头一锄一锄地挖,用箩筐一筐一筐地把泥土抬出来。遇到坚硬的石头,就用锤子一点点敲碎,手上磨出了水泡,也只是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干活。村民们看在眼里,也主动送来自家的锄头、箩筐,有的还把家里仅有的粮食拿出来,给干活的人补充体力。
![]()
井越挖越深,到了地下几米深的地方,开始出现湿润的泥土,大家的劲头更足了。可没过多久,问题来了 —— 井壁的泥土开始松动,随时有坍塌的危险。队员们赶紧找来青石,一块一块地砌在井壁上,每砌一块都仔细调整位置,确保牢固。为了加快进度,白天大家顶着烈日苦干,晚上就点起煤油灯,借着微弱的灯光继续施工。
![]()
不知过了多少个日夜,当第一股清澈的泉水从井底冒出来时,现场的人都欢呼起来。有人俯下身,用手捧起泉水尝了一口,甘甜的泉水滋润了干渴的喉咙,也甜到了每个人的心里。队员们还和村民们一起,在井口周围修了石板路,方便大家打水。
![]()
从此,村子里的百姓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清晨,人们提着水桶来到井边,清澈的井水倒映着天空的朝霞;傍晚,井边又成了村民们聊天的地方,孩子们围着井口追逐嬉戏。这口井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更拉近了人心。
![]()
后来,为了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人们给这口井取名为 “红井”。多年过去,红井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井水依旧清澈甘甜。往来的人们总会来到井边,听当地百姓讲述这口井的故事,感受那份跨越时光的温暖与力量。红井的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而它所承载的精神,也像这井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