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2025 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大电网安全风险防控分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聚焦能源变革背景下的电网安全、源网荷储“团结治网”等核心问题,共议应对之策。本届分论坛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
会上,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李建设以《国内外电力系统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分析及启示》为题作主旨报告。他通过一系列大面积停电事故案例,结合我国电网安全稳定实践,深入剖析了新形势下的大电网安全风险,指出“新能源极高渗透率稳定运行的机理认知与风险防控是当前国内外亟需攻克的重大难题。”他提出更加注重电力+气象的深度融合,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前瞻引领,更加注重数智转型的全面赋能,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核心作用,更加注重团结治网的系统观念,更加注重国际合作的开放共赢的“六个更加注重”来应对未来挑战。
通过分析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公开报告的97起大电网停电事故,李建设指出,双高电力系统复杂特性认知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他特别强调,在97起事故中“极端灾害引起大面积停电37起,是最主要成因之一”。
![]()
此前9月,一篇题为《继往开来,翘首电力市场建设新阶段》的专业文章在国家能源局官网刊发,署名为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李建设。外界始知李已成为南网新任总工。李文详细解读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文章指出,一是统一现货市场保安全与发现价格职能相统一,明确可靠性机组组合与目前市场定位,前者保障电网安全,后者形成分时价格信号,可支撑新能源全面入市,也能推动2025年底前用户侧参与现货申报、出清、结算,解决此前用户申报仅涉结算的问题。
二是完善中长期签约及限价机制,要求各地动态调整签约比例,逐步让中长期电能量交易限价贴近现货限价,并将目录电价中非电能量部分独立核算,凸显中长期市场“压舱石”作用。
三是完善辅助服务与现货市场衔接机制,推动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与现货联合出清,同时鼓励探索备用市场化竞价机制,以反映备用价值。
四是研究可靠容量评估和补偿机制,探索评估各电源及新型储能的可靠容量,按回收市场边际机组固定成本原则定补偿标准,未来条件成熟时建容量市场,缓解新能源冲击下传统火电固定成本回收难题。
五是打造规范透明零售市场,搭建线上交易平台,公开电价与套餐、完善合约模板,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行业从价差套利转向增值服务竞争,同时完善信息披露。
六是持续提升市场运营能力,完善信息披露、标准化市场运营业务流程。
七是强化电力市场秩序监管,整治不当干预行为,依托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监管方式,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