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live图再有活人感,我也不想发朋友圈了

0
分享至


如果朋友圈让社交从滋养变成了消耗,消失和撤离,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身边很多朋友,都不发朋友圈了。”

“朋友圈秀恩爱,现在已经过时了吗?”

“每次发朋友圈总会给你捧场的朋友,要珍惜”……

前不久,微信公关总监“粥姨”在微信派播客中回应“朋友圈凉了”的说法,她认为这是个人感受,是巨大的信息茧房。每天仍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布内容,近几年数据稳定。

“粥姨”说,朋友圈的花式玩法有很多:有人朋友圈三天可见,但置顶比命还长;有人朋友圈私密后再悄悄公开可见;有人进行熟练分组,实现“个性化投放”;有人不发朋友圈,却在玩“状态”。她补充,朋友圈不推出访客功能,是为了减轻社交压力;不推出二次编辑功能,是为了不让人轻易篡改个人编年史;而逝者账号,也不会进行回收处理。


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正在重塑人们的社交生态。(图/pexels)

其实,朋友圈早就凉了。每一次玩法的更新,都是为了解决一场社交阵痛。今天,微信也不再轻盈,而是变得愈加沉重;朋友圈不是变大了,而是变小了;朋友圈不再是广播,而成了窄播。

越来越多的人正从朋友圈消失。他们要么保持沉默,只看不发;要么不看也不发,避免信息过载、情绪过劳。这年头,谁不想尽量轻快地活着。

朋友圈的进化史,

就是社交压力的升级史

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英文名“moments”寄托了捕捉生活瞬间的初衷。最初的界面简洁干净,没有分组,没有限制,只有最亲近的朋友和真实的生活。

“那时候的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老陈把仅剩的几缕头发从左边扒拉到右边,回忆道,“只有大学同学和好朋友,发什么都很随意,吃个泡面也能发一条。现在发条状态,比写工作报告还难。”

随着用户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朋友圈的社交生态变得愈发复杂。2012年9月,“不看他/不让他看”功能推出。关系的泛化带来了语境的坍塌,当家人、同事、客户、陌生人齐聚一堂,原本轻松的“后院”,变成了需要处处小心招呼的“前厅”。

2017年,朋友圈重塑社交边界,标志性的“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诞生。到2019年,使用这一功能的用户突破1亿。如今,它成为多数用户的默认设置。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折射出用户对隐私保护和社交边界控制的强烈需求。


今天的朋友圈,正从轻松随性的“后院”,变成到处都要小心招呼的“前厅”。(图/pexels)

“我设置三天可见不是因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只是不想让新加的人那么快就看透我的过去。”上海女白领露丝李说,“朋友圈就像我家的前厅,欢迎客人来访,但不想让所有人都能翻看我的私人相册。”当然,她也会将最光鲜的部分在朋友圈置顶。

此后,朋友圈的功能更新越发频繁:发布本地视频、图片编辑、视频动态、live图……每一次更新都试图丰富表达形式,却也让社交表演变得更加繁复。有社交媒体研究者指出,这些功能表面上给了用户更多表达工具,实际上却提高了社交表演的门槛。当所有人都开始用专业级水准经营朋友圈时,随性的分享就成了一种奢侈。

2024年9月为苹果用户、2025年9月为安卓用户推出的live图功能,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困境。这个旨在让分享更生动的功能,却带来了新的社交尴尬。“我发了一张看似完美的咖啡厅自拍Live图,结果一点开,背景里清晰地传来我和朋友的对话:‘你这张脸修了半小时吧’——秒删!”小王发出一连串鹅叫。

这种“生动”包含了太多设计,且往往变成了社交车祸现场,让精心策划的“表演”频频穿帮。从“记录生活”到“表演生活”,朋友圈的功能进化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人的社交压力升级史。朋友圈每个新功能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交表演负担。

从“朋友圈”变“工作圈”,

是一场社交的异化

朋友圈的变化,其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交场景异化,它正从朋友圈变成工作圈,从熟人社交滑向陌生人社交和半熟社交。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在此找到了完美注脚。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社交互动就像剧场,每个人都在进行“印象管理”,通过符号美化自己,进行合乎他人期待的表演。朋友圈就是这个理论的鲜活印证。

表演与现实的割裂,以及被精心裁剪过的局部真相,造就了“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的鲜明对比。用户在线下面对琐碎、疲惫的现实,却在线上展示高度滤镜化的完美生活。


旅行出片,是“精装朋友圈”的典型代表。(图/unsplash)

“每天早上挤地铁、中午吃外卖、晚上加班,这才是我的真实生活。但朋友圈里,我发的都是在咖啡馆看书、周末去爬山、假期去旅游的照片。”大厂程序员大白说,“我知道这样很虚伪,但大家都这样。如果说这是‘病态朋友圈’,我觉得我们都是病人,只是病的方式不同而已。”

早在2016年,《新周刊》就在“滚蛋吧!朋友圈”的封面专题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朋友圈的异化,感叹圈子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并犀利点评了朋友圈的十种人:红包党、点赞党、晒幸福党、国外度假党、鸡汤党、谣言党、养生党、营销党、健身党、隐身党……这些形形色色的“朋友”共同构成了光怪陆离的朋友圈生态。

朋友圈的社交泛化是其变质的另一推手。微信的“熟人社交”定位,随着好友结构的复杂化——同事、客户、亲戚、一面之缘的人都涌入这一空间,打破了熟人社交的信任基础。

“我的微信好友已经突破3000人,真正认识的不到500人。”自媒体博主小东东很苦恼,“每次发朋友圈都要分组,太累了,后来就索性不发了。分组这个功能本来是为了让我们更随性地发言,结果却成了社交枷锁。”


在绩效社会,你需要非常努力和表现得非常努力。(图/unsplash)

与此同时,朋友圈不可逆转地滑向工作圈和营销圈。“朋友圈早就不是朋友圏了,是工作圈、广告圈。”深圳科技公司公关赵女士忙到没空谈恋爱,“部门领导明确要求我们要转发公司推文,还要截图发到工作群。我的朋友圈里全是行业资讯和公司宣传,早就没有生活了。”

这其实是职场的无形规训。当领导、同事都在朋友圈秀如何辛苦工作时,一种无形的职场压力和职场期待便形成了,不发显得不够积极,只发生活显得“不务正业”,就连开不开放朋友圈、点不点赞都成了“站队”的信号。最后,朋友圈的活人感渐渐消失,“朋友圈”一步步变成个人和公司业绩的“公告栏”。

逃离与回归:从“情绪过劳”到“轻快地活着”

当朋友圈变成表演场和工作圈,社交倦怠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沉默”或“逃离”,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在过度连接的数字社会中的理性自保。

“我特别喜欢一种感觉:一段时间内没人知道我在做什么,只有我知道一切都在变好。” 有文化博主写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有网友跟帖说,“就像小鸭子一样,上面平静淡定,双脚在咣咣游。”在这个过度分享的时代,有时保持沉默反而成了一种奢侈。

情绪过劳,是逃离朋友圈的首因。在朋友圈这个永不落幕的剧场里,持续的“印象管理”消耗着人们的心力。“发一条朋友圈,从修图到文案,再到思考分组可见,要花半个多小时。发完之后还要不停地看谁点了赞、谁写了评论,太内耗了。”关闭朋友圈一个月的吴大美女说,“现在我把这些时间用来学画画,心静了不少。”


逃离朋友圈,回归线下真实社交才能真正重新建立人与人的连接。(图/pexels)

社会比较带来的心理损耗同样不可忽视。朋友圈是一个“比较级”的舞台,充斥着他人的高光时刻。“看到前同事又去了欧洲度假,大学同学刚换了大平层,心里总不是滋味。”失业在家的二狗一边手洗内裤一边感慨,“后来明白了,关掉朋友圈,焦虑少一半。那些光鲜的背后,可能也是同样的鸡飞狗跳。”

信息过载则是另一大压力源,那些传播焦虑、谣言和八卦的碎片化信息,正在消耗着人们残余不多的耐心,“抱歉,我不想知道”,人们在需要知情权的同时,也需要一种不知情权,同时也亟须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场静默的逃离中,人们开始转向更真实、简单的社交方式。从公开的“广场”撤回至私密的“包厢”(微信私聊、小群),从“对外展示”转向“对内安顿”,关注点从“别人怎么看我”拉回到“我是否舒服自在”。


尽一切可能,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人和事上。(图/pexels)

这种转变当然不是社交的退化,而是社交的进化和提纯,从追求社交的“广度”回归到“深度”,从维系大量的“弱连接”到深耕少数的“强连接”。

加再多一生很可能只见一面的“朋友”,在朋友圈里频频进行点赞之交,只不过是一场数字幻觉。真正的朋友并不会因为你不发朋友圈就远离你,如果你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跟真正的朋友见面聊天,一起看一场日落、品尝一道美味、欣赏一朵花开,关系反而会更加亲密,拥有更多长久的美好记忆。

在朋友圈,如果社交从滋养变成了一场消耗,消失和撤离是唯一合理和正确的选择。

逃离朋友圈,当然不是社交的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真的,不如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人和事上,更真实、更轻快、更好地活着吧。

作者 | 何驰编辑 | 腾宇题图 | pexels运营 | 邓官靖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地狱恶魔蒋英库:奸辱有夫之妇,杀人分尸锅炉焚烧,八年连杀21人

地狱恶魔蒋英库:奸辱有夫之妇,杀人分尸锅炉焚烧,八年连杀21人

易玄
2024-07-22 02:59:21
全新宝马M3旅行版上市:94.39万元,530马力3.0T双涡轮大心脏加持

全新宝马M3旅行版上市:94.39万元,530马力3.0T双涡轮大心脏加持

IT之家
2025-11-01 21:11:09
搞笑登,伦纳德绝杀成功时哈登露出鬼魅笑容

搞笑登,伦纳德绝杀成功时哈登露出鬼魅笑容

懂球帝
2025-11-02 09:15:04
火箭3连胜,乌度卡变阵获奇效!申京16+10+9破纪录杜兰特追平哈登

火箭3连胜,乌度卡变阵获奇效!申京16+10+9破纪录杜兰特追平哈登

锅子篮球
2025-11-02 12:08:49
随着火箭胜绿军!2好消息1坏消息,7人得分上双,乌度卡浪子回头

随着火箭胜绿军!2好消息1坏消息,7人得分上双,乌度卡浪子回头

生活新鲜市
2025-11-02 12:30:48
我国大阅兵对美国冲击到底有多大呢?

我国大阅兵对美国冲击到底有多大呢?

揭秘历史的真相
2025-10-09 21:23:11
怪不得李在镕在韩国狂?你知道他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怪不得李在镕在韩国狂?你知道他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阿柒的讯
2025-09-29 20:36:59
时隔20年再办APEC的韩国,迎来时隔11年中国贵宾再次国事访问!

时隔20年再办APEC的韩国,迎来时隔11年中国贵宾再次国事访问!

新民周刊
2025-11-01 09:18:20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11:53:11
奚梦瑶全家在迪士尼!女儿正脸曝光鼻子有点塌,保姆保镖时刻跟着

奚梦瑶全家在迪士尼!女儿正脸曝光鼻子有点塌,保姆保镖时刻跟着

仙味少女心
2025-11-01 18:17:22
灰熊官宣禁赛莫兰特1场!声称行为造成不利影响 薪金损失27万美元

灰熊官宣禁赛莫兰特1场!声称行为造成不利影响 薪金损失27万美元

罗说NBA
2025-11-02 05:43:24
马筱梅罕谈大S过去,回应孩子回北京上学,撕碎S家仅剩的“体面”

马筱梅罕谈大S过去,回应孩子回北京上学,撕碎S家仅剩的“体面”

刘森森
2025-11-01 15:22:33
俄罗斯都不敢碰,美国也不敢试!中美冲突的“红线”到底多致命?

俄罗斯都不敢碰,美国也不敢试!中美冲突的“红线”到底多致命?

墨兰史书
2025-10-25 13:25:03
统一台湾后需要多少驻军

统一台湾后需要多少驻军

袁老师说历史
2025-09-19 15:47:19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年代回忆
2025-05-13 20:05:32
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赌中国离不开它,中国在48小时之内反杀!

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赌中国离不开它,中国在48小时之内反杀!

未曾青梅
2025-10-26 23:56:58
中俄东北虎数量差距断崖:俄罗斯700只,中国的数量令人意外!

中俄东北虎数量差距断崖:俄罗斯700只,中国的数量令人意外!

历来纵横
2025-10-31 16:08:09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忠于法纪
2025-11-01 09:22:20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火箭三连胜期间进攻效率134.7,本赛季进攻效率联盟第一

火箭三连胜期间进攻效率134.7,本赛季进攻效率联盟第一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14
2025-11-02 14:12:49
新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周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21139文章数 12899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时尚
房产
健康

教育要闻

粉丝采访录(二):普通劳动者怎样培养子女

手机要闻

销量同比增长100%,iQOO Neo11热卖背后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