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今年预计将突破2.5万亿元。下半年以来,民营航天企业IPO进程明显提速,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微纳星空、国星宇航、天兵科技等纷纷启动了上市辅导。10月22日,星河动力正式也加入这一行列。
就在上个月底,公司完成24亿元融资,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民营火箭公司金额最高的单轮融资,也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金额第二高的单轮融资,仅次于去年的垣信卫星(67亿元)。成立至今累计融资额超过53亿元,投后估值约150亿-158亿元。
![]()
公开资料显示:星河动力成立于2018年2月6日,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部位于北京经开区,在四川简阳、山东海阳、安徽池州、四川资阳、河北廊坊、江苏太仓均有产业布局。
作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火箭量产、高密度发射并商业化的民营商业火箭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航天发射服务、航天装备制造、高性能产品配套,以及工程、技术、安全、系统集成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
![]()
公司共有核心团队数百余人,其中博士41人,硕士107人,航天相关行业八年以上工作经验人员占比达九成。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百奇、总裁刘建设、副总裁夏东坤均来自中国航天发祥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
现年47岁的刘百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师从房建成院士。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三年,专注于飞行器导航系统研究。2011年作为尖端技术人才调入火箭院,担任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参与多个国家级型号研发。
2018年,刘百奇响应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航天产业的政策号召,放下“铁饭碗”,在北京亦庄创立星河动力。从一开始,公司就确定“从小做起、以战养战”的生存策略,即先通过投入较小、相对成熟的小型固体火箭研发(即“谷神星”系列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实现零散微小卫星的发射服务,然后开发高可靠性、可回收、低成本、运载能力大的液体火箭(即“智神星”系列中型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解决航天行业发射成本高、运力不足的痛点。
![]()
“谷神星一号”是一款四级小型运载火箭,一、二、三级采用固体动力,四级则配备一体化液体动力系统,用于轨道与姿态控制。箭长约20米、直径1.4米,整流罩直径1.6米,起飞质量30吨,起飞推力60吨,近地轨道(LEO)运力0.4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0.3吨。
2020年11月7日,“谷神星一号(遥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飞成功,这是中国民营企业首次将商业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2021年12月7日,“谷神星一号(遥二)”一箭五星发射成功,首次实现国内民营火箭一箭多星商业发射。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完成中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海上发射。
2025年9月5日,“谷神星一号(遥十五)”顺利将3颗卫星(开运一号、驭星三号08星、云遥一号27星)及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精确送入预定轨道。至此,“谷神星一号”完成21次发射任务(16次陆地+5次海上),成为民营火箭“发射王”。其中20次取得成功(自2023年12月5日复飞以来连续11次成功),占到国内民营火箭行业总成功发射的51.3%,累计发射成功率超过95%,位居国内民营商业火箭发射成功率榜首。
这也是我国首型从“试验型”进入真正批量化、商业化发展阶段的民营火箭,累计为27家商业卫星客户共计发射85颗卫星,创下国内民营火箭企业服务客户数、发射卫星数等多项第一。
![]()
“谷神星二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计划于年内首飞。前者采用三级固体串联+液体上面级方案,起飞质量100吨,500公里LEO运载能力1.6吨,500公里SSO运载能力1.3吨,适配中型组网/补网需求。后者为两级液体加先进上面级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起飞质量283吨,低轨运载能力7吨,将服务于大型星座组网和大型卫星发射市场。
再加上“谷神星一号”(瞄准微小卫星市场)以及“智神星二号”,星河动力将构建起0.3-58吨运力范围的全产品谱系,全面覆盖商业微小卫星、中小型组网发射、大型星座组网发射等多个航天发射服务场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