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公报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通过“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实现供需良性互动。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提振消费、畅通循环的重任。
2024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车企到市场,一场以“政策驱动+市场创新”为核心的汽车消费升级战正全面打响。以旧换新补贴、地方购车优惠、车企让利促销三重利好叠加,二手车流通体系改革加速推进,汽车市场正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与增量并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以旧换新“三重奏”:政策组合拳撬动汽车消费升级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节点。2025年9月,行业产销量首度突破300万辆,铸就了名副其实的“金九”行情,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突破,更标志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增长逻辑正在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深刻转型。作为国民经济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强劲势头对稳定工业经济大盘起着“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政策组合拳在持续发力。2024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直击“老旧车存量庞大、更新需求滞后”的行业痛点。通过对报废特定老旧车辆并购买新车的消费者给予最高1万元补贴,该政策有效降低了换车门槛,释放了被抑制的更新需求。其政策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双轮驱动”,不仅普惠性地刺激消费,更鲜明地引导市场向绿色低碳转型,将新能源车型纳入重点补贴范围,部分城市还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了额外倾斜,这为正处于攻坚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而地方的创造性实践则让这股政策春风吹得更广、更暖。上海针对牌照难题推出“绿色通道”,广州依据车型价格实施“阶梯补贴”,成都创新“消费券+补贴”模式促进购车与商圈消费联动……这些因地制宜的举措,极大提升了政策的精准性和边际效益。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如安徽合肥、重庆等,将消费补贴与支持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刺激市场-带动产业-激活经济”的良性循环,展现了高超的政策协同。
市场的回应是最有力的证明。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超340万份,置换更新超660万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7.2%,带动1—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24.4%,市场渗透率达52.1%;其中9月市场渗透率达57.8%,实现七连增。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正快步迈入新能源主导的新时代。消费结构也在同步优化,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销量增长显著,呈现出清晰的“消费升级”特征。
面对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趋势,车企的竞争策略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它们不再沉溺于“价格战”的内耗,而是纷纷转向以“价值战”为核心的新赛道。比亚迪推出“出行无忧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小鹏MONA M03开发了多款配件衍生品,包括可调头颈枕、记忆棉腰靠、冰晶遮阳帘、扶手香氛储物盒、即插即用的仪表盘等;理想和OPPO联合推出定制版手表,佩戴该手表后靠近车辆就可无感解锁;极氪推出涵盖小事故和大事故的“事故安心包”服务等等。全力拓展从“一次性交易”到“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商业模式转型。这种从“以价换量”到“以价值吸引用户”的转变,是行业走向成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产业高歌猛进的当下,前瞻性的政策指引再次为未来指明了航向。近期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了稳健且高质量的增长目标。它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汽车产业将不再单纯追求量的扩张,而是致力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这一转变要求整个行业将重心进一步转移到技术创新、品牌向上与国际合作上来。
二手车市场堵点破局:流通体系改革释放存量潜力
在激活增量市场的同时,盘活存量汽车的巨大价值也成为关键课题。值得一提的是,会议公报还提出,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在汽车领域,二手车市场长期处于“大而不强”的困境,虽然年交易量超1800万辆,但流通效率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制约了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的释放。
究其根源,二手车市场存在三大核心堵点:首先是信息不透明,车辆历史记录、维修保养数据分散,消费者难以获取真实车况,严重制约了消费信心;其次是限迁政策,部分城市以环保为由限制国五以下二手车迁入,人为设置了跨区域流通壁垒;最后是税收成本高,二手车经销企业需按交易额2%缴纳增值税,而个人交易却享受免税,这导致“经纪模式”盛行,正规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为破解这些难题,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三个取消、一个优化”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全面取消限迁,除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外,国五排放标准二手车可自由流通;取消交易登记限制,允许二手车销售企业反向开具发票,实现“交易-过户”分离;取消增值税增收障碍,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规模以上企业按0.5%简易计税;优化信用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整合保险、维修、出险等多维数据。
政策红利迅速催生市场结构性变革,瓜子二手车率先推出“7天无理由退车”服务,依托AI检测技术实现车况透明化;优信集团在西安、郑州等地建设“二手车超级卖场”,提供认证、金融、售后一站式服务;传统经销商如广汇汽车则通过“新车+二手车”双渠道运营,有效降低了对新车销售的单一依赖。
同时,数字化工具正成为提升流通效率的核心驱动力。查博士等第三方检测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存证车况数据,从源头上消除信息不对称;车300等估值系统利用大数据动态调整价格,显著缩短交易周期。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二手车跨区域交易占比从28%提升至37%,平均交易周期缩短至5天以内,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随着政策持续落地,二手车市场将呈现三大清晰趋势。一是规模化,税收优惠正推动行业从分散的经纪模式向规范的经销模式转型,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的10%提升至30%;二是品牌化,认证二手车占比将超过40%,消费者对“官方认证”“延保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三是国际化,随着限迁取消,我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突破5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二手车货源地。
这一系列变革,不仅将释放万亿级存量市场潜力,更将推动汽车产业从“制造驱动”向“服务驱动”转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当老旧车辆顺畅置换为新能源车,当跨区域流通彻底打破地域壁垒,中国汽车市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高效的循环,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从政策设计到市场创新,每一个环节的协同共振,都在共同谱写中国汽车产业质效双升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