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文6000字,详细解读四中全会公报的新意与逻辑

0
分享至



公报的意义

昨天下午17时许,新华社发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公报总结了我国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经历,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包括“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十五五”规划而奋斗。

当然,我们最关心的是“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重要部署,而公报也用接近一半的篇幅对此进行了阐述。可以说,今后五年我国经济政策与市场发展的宏观大势,就隐藏在看似枯燥的文字表述里。

这里需要重点指出,以五年计划为周期为探讨对象的宏观大势,可以称之为中长期分析,而影响中长期经济分析的变量指标主要有两类——长期变量和短期变量,其中,人口、制度、技术等长期变量决定经济体的潜在的增长率;财政与货币政策、投资与出口、消费与库存、市场信心与情绪…等短期变量决定了经济周期的波动。

所以,有必要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究竟有什么新意,这些新意在逻辑上如何自洽与实现。

公报的新意

在解读公报之前,我们有必要科普一下,耳熟能详的“N中全会”究竟是什么意思,每届“N中全会”所讨论的内容、会议的基调有什么不同?

简单地说,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简称。按照党章规定,党的每届中央委员会通常召开七次全体会议(即“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通常而言,前两届全会主要定下各类基调(务虚),后两届全会总结调整(务实),“三至五中”全会一般聚焦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具有承前启后的战略意义,对于经济政策的部署具有实打实的指导作用。


所以,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公报,应该对照着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报去阅读(因为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共七届全体会议中,完整提出经济建设目标与步骤的是五中全会,该会议召开于2020年10月),看看这相距五年以来,党和国家对经济形势的研判与要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关于“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长目标的表述。

本届公报中虽然没有提及今后五年我国GDP的预定增速,但却变相地提出了增长的目标,原文如下:

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与惯例,中等发达国家最主要的标准是“人均GDP达到2.5-3万美元”(综合联合国、世界银行、IMF、OECD的定义平均值),而目前我国人均GDP约为1.3万美元,按照现行汇率估算,要在2035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保持年均GDP增速在5%以上结合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消费不振的复杂形势,说明有关部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判断依然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势态。

(以下省略95字)

(二)工作部署内容的重要性排序

本届全会公报中,关于具体工作部署的表述,与此前公报基本一致,但排序重点出现显著变化。


对比可知,两届会议公报中, “科技”与“产业”的表述顺序相互对调。

本届公报的原文如下: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而上次公报的表述是: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总得看来,硬科技与强产业依然是公报中最先被提及的,而且被提到新的高度。按照关键词的出现次数和篇幅,其中“产业”高居榜首,出现8次,共150字;“安全”和“科技”位居二三位,分别出现7次和6次。

——显然,在中美贸易摩擦、技术交流不畅的背景下,“科技”不但关乎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更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而且,公报中作出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的结论,一方面肯定了过去数年来科技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也表达出这几年飙升的科技突破方向(例如数字与经济、税务等方面的结合,例如硬核的半导体产业与软实力的AI应用产业)是积极有效的,在今后五年内依然将是政策与资源的虹吸之地——对于普通家庭的大学生而言,这意味着在未来 5 年内,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相对更有前途,就业前景较好。

但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在公报描述中,产业比科技更加重要。这或许意味着,党中央关于“科技与产业”的研判,已经有了侧重点,以及理顺了相关的实现逻辑。

其中的逻辑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综合得出的。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是自由的、是非线性的,市场无法预测科技在哪一个方向取得突破。

例如近10年以来,人们虽然意识到AI是下一个风口,但几乎所有的AI公司都在做计算机视觉,想到的应用方向都是摄像头+人脸识别。而恰恰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这个冷门的研究方向出现了重大突破,才导致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ChatGPT的诞生,并促成了AI在语言、文字、图像创作等领域的应用。

另一方面,科技的落地是有迹可循的、是基于经济体自身的产业优势的,国家可以加速相关产业的布局与培植,形成相对优势。

例如作为大型的经济实体,美国在消费与应用端具有强大的优势,占全国人口总数62%的中产阶级具有充沛的好奇心与旺盛的消费能力,因此科技转化的最有利方向是消费端——例如AI服务于第三产业

相比之下,作为完整经济体的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完整的产业体系,在于发达的制造业,在于所谓的“工程师”红利。因此新兴科技直接服务于第二产业(制造业)。

也就是说,对于制造业成熟的中国而言,科技赋能制造、创造价值,间接提振消费,形成“科技—制造—消费”的逻辑闭环,这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突破与转换路径。

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产业优先于科技”的逻辑。当然,也就理解了公报中的另一个表述。

(三)创新育新的逻辑关系

那么,为什么关于科技赋能产业的说法正式出现于本届公报,而没有在此前的会议与公报中展示出蛛丝马迹呢?

在公报发布前几个小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

创新育新,就是要培养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十五五”规划中提出 打造新兴的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

按照“中译中”的逻辑,郑主任的意思是,在传统房地产与基建逐步熄火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已经放弃了老的路径依赖,试图打造新的国产替代行业,成为下一轮经济驱动的引擎。

另外,公报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新需求促消费,惠民生的新动能。

相关表述为: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所谓投资于物,其实就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投资。《扭腰时报》曾发表过一篇长文,论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功秘诀,就在于政府产业扶助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


1,在产业发展初期,各级政府各自扶助本地的产业与人才,通过预热的示范效应,带动社会投资的倾斜注入,促成供需两旺的产业发展势态。

2,在产业繁荣阶段,政府部门保持克制与中立,静待产业中头部企业的出现。

3,在产业成熟阶段,政府出台整顿产业秩序,完善相关市场规范,并补贴头部企业做大做强,以成本优势进军海外。

《扭腰时报》高度评价了中国式科技产业的培育模式,认为这种“养蛊模式”是创造性破坏的完美体现,值得各个经济体研究与学习。



(2010-2022年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速与构成,中国是重中之重)

但是,扭腰时报的信息已经落后了,目前我国版本更新已经迭代进化到了“投资于人”的新阶段,也就是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育,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技术、有情操、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从而突破科技发展的壁垒与投资效率边际递降的桎梏。

“投资与人”的理念,有利于消减“资本的异化”的不良影响,实现真正的帕累托改善,这也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然,无论投资于物还是投资于人,都只是手段和途径,真正的目的在于促进消费,也就是扩大内需。可以大胆地设想,关于技术培训与职称体系的建设,势必是未来数年的新兴领域,至于有没有相关的行业补贴,可能取决于地方政府与部门体系的钱包丰盈程度,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投资于物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通过有效的投资,尤其是通过惠民生的项目(例如养老、育儿、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建设),减少经济下行时期人民群众对不确定性的顾虑,让人们有信心地花钱消费。

而投资于人也会带来一重收益,就是掌握了更多技能、树立起进取心的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在新的产业机会面前更有信心,对未来发展更加看好…这消费,不就提振起来了么?

所以公告进一步指出:

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失意者同盟

月有阴晴圆缺,四中全会公报中有得意者,自然就有失意人。

例如对比5年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所提及的工作部署的重要性,得意者除了从第二名跃居榜首、力压“科技”的“产业体系建设”,最大的赢家恐怕是从第九位飙升到第五位的: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而且,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说的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两厢比较,对外开放不是实行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已经实行”的默认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大”。这说明不管中美关系摩擦到什么程度,对外开放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大势,它不但维系着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中的最重要一环,而且是关系着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制度,是东方大国不可或缺的play中的一环。

在公报发布的当天,A股先跌后拉,在收盘时候果断翻红,也许就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磅表述有关——这也是人民群众的心声与期望。

至于失意战线同盟中,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业工作者。本届全会公报中,干脆就没有提及金融业的发展,看来破除金融精英论的势头还将延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金融从业者或将和金融消费者一样,弱小,可怜,且无助。

甚至于,金融业“活下去”的价值,在于全心全意地支持实体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公报中的表述是: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然鹅,公报中最大的失意者,恐怕还得是绿色发展

我们首先看看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表述:

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而在最新公报中,相关表述是:

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表面上看,两者差不多?

但事实上,相关表述从“推动绿色发展”缓和到了“绿色转型”,有转型就意味着有“尚未转型”,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而且相关表述的重要性,也从第8位落到了第10位。

显然,在特朗普入主白宫、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面临严重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在欧洲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深受碳排影响的诡异局势下;在亚洲新兴国家的产业被碳排、ESG的乱拳捶得生活不能自理的现实条件下;在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居民的就业、民生受到严峻考验的当下…中国人民有权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政府放弃了碳达峰的承诺,而是本着“十年磨一剑”的严肃态度,稳打稳扎下慢功夫,我们不是坐等观望、不搞绿色,而是缓绿、慢绿、优绿、有次序地绿,既避免“当快不快,错失良机”,又杜绝“当慢不满,恐留后患”。

所以,哪些专业、哪些行业要提早做打算,你明白了吗?

总之,随着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闭幕,未来五年我国的经济大势已经定调,至于具体的产业政策与方针,可能要等到接下来的经济工作会议了。无论如何,这次会议对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茨威格所言:

人只有在举棋不定、无从把握的时候才感到疲惫。

——(全文完)——

写在后面的话:

1,Breaking News!这一个月来,最重磅的新闻有二:

一是在泽连斯基勉强答应停火协议的背景下,普大帝毅然拒绝停火,大帝的忠实小迷弟川普顿觉脸上无光,亲自签署了对俄油气禁令的总统令。据路边社消息,河北人民的今冬取暖大计划或将受到影响。

二是在修整一个月之后,本公众号居然复更啦。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在清朗行动的感召下,本号将坚持做“四有新人”,解读中国故事!

2,科技创新是当前的主旋律,新兴产业是目前的风口,我们着眼于它们“是不是”的问题,而不分析它们“能不能”的逻辑。这一点请各位辩证地看待与解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再躬身入局。毕竟某个投资人说得好:


不做好准备去创业,还不如去做慈善。

3,无论如何,生活还得继续。让我们在全会精神的指导下,砥砺前行。只是,不经意在这圈中,转到这年头,只感到在这圈中,经过顺逆流…

又及,《顺流逆流》的诸多版本中,小凤姐的演唱最深得人心,小哥和小凤姐的合唱版本最耳熟能详,然鹅,它们都是尊贵的VIP客户才能畅听的,所以只能分享蔡国权的冷门版本。不过,蔡国权是本人很喜欢的创作型歌手,同时还是《顺流逆流》的词曲作者,我觉得也很行。

觉得有趣,请关注公众号:将军箭

24 Oct 2025

点击“分享”“赞”,感谢你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将军箭 incentive-icons
将军箭
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
130文章数 12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