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荷花之美多与盛夏相关——翠盖红妆,映日灼灼,引得文人墨客争相吟咏。可当秋风掠过荷塘,花叶渐枯,这份美便似被时光收走,少有人再驻足。殊不知,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枯荷,藏着比盛放时更耐品的意蕴,那是一种褪去浮华后,直抵生命本质的通透之美。
![]()
枯荷的美,美在姿态的疏朗与筋骨的倔强。盛夏时层层叠叠的荷叶,此时已褪去绿意,化作棕褐或浅黄的残片,有的半卷如伞,有的平铺如纸,却无一丝萎靡之态。细长的荷茎虽不复往日挺拔,却仍以各种弧度舒展着,或斜倚水面,或直指晴空,每一道弯曲都似在诉说风雨的洗礼,每一根线条都透着不肯折腰的韧劲。蓝天白云作背景时,这份疏朗更显分明——没有了绿叶的遮挡,枯茎与残叶在澄澈的天幕下勾勒出极简的轮廓,像一幅留白充足的水墨画,寥寥几笔,却尽得风流。
![]()
枯荷的美,更美在与天地相映的和谐与意境的悠远。湛蓝的天空澄澈如洗,洁白的云朵悠然飘过,而下方的枯荷静默伫立,一静一动,一蓝一褐,形成鲜明却不冲突的对比。阳光洒下时,枯荷的脉络在残叶上清晰可见,似老人手上的纹路,刻满岁月的故事;微风拂过,枯茎轻轻摇曳,与云朵的流动相映成趣,仿佛天地间正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此时的荷塘没有了盛夏的喧嚣,却多了一份宁静致远的氛围,让人站在塘边,内心也随之沉静,忍不住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即便无雨,也能在这份静默中,品出时光沉淀后的安然。
![]()
人们总爱追逐盛放的绚烂,却往往忽略凋零的价值。蓝天白云下的枯荷,用它的残茎残叶告诉我们:美从不只在于鲜活与艳丽,更在于经历风雨后依然保持的姿态,在于褪去所有修饰后,依然能与天地相融的从容。这份美,不张扬,不刻意,却能在不经意间叩击人心,让我们懂得欣赏生命不同阶段的模样,也学会在喧嚣尘世中,寻一份如枯荷般的沉静与通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