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振宁先生去世,3个儿女没人学物理,却个个成才:他的教育思路太绝了,父母拿来就能用!

0
分享至


来源 | 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最近,杨振宁先生离世的消息不断在各平台刷屏,众人纷纷悼念追忆。

这位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享誉世界的顶尖物理学家,一生走过了103个年头,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贡献堪称“传奇”。

杨先生走后,有人细数他在物理世界筑就的丰碑,有人怀念他在百年人生里至真至纯的品格,有人感慨在前行路上他曾带给自己的无限力量。

纵观他曾走过的路,不少人还逐渐发现:

杨振宁先生及其家族代代相传的教育理念,也处处都是精华。

他的三个子女,并未像常规思维以为的那样,跟随他的脚步继续研究物理,但却在各自热爱且专长的领域深耕,并绽放光彩,个个成才。

长子杨光诺从事计算机行业,是一名量子计算机专家;

次子杨光宇早年间从事化学行业,后又专注研究天文学;

女儿杨又礼是一名医学博士,曾前往非洲从事医疗活动,以仁心行走世界。

看了杨振宁先生的教育思路和家风传承,我发现了这4个值得所有普通家庭借鉴的大智慧。


01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

不是家境,而是目标和兴趣

杨先生曾在一次访谈中讲到:

“你要了解自己的能力,你要了解自己的兴趣。 你如果掌握了自己的能力跟兴趣,再根据这个了解和兴趣去选择,你所要走的路径,是最容易成功的。”

他是在这样的理念中一路走来的,后来在引领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秉持的教育观也是如此。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中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研究的数学家,也曾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杨振宁年幼时,父亲就常教他“鸡兔同笼”、“韩信点兵”等数学问题,他学的很快,父亲甚是欣慰。

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了父亲,也会在孩子们小时候教他们同样的知识,几个子女学的也很快。

然而不同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会牢牢记住那些学过的东西,但他的孩子们会忘得一干二净。

在他看来,这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因为他天生就喜欢这些数学结构,觉得这些算法很妙,所以自己始终铭记于心。

但孩子们对这些概念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所以过后完全不记得,后来也没有去走上研究数学或者物理相关的路。

关于人生发展,杨先生总结到:

“人如果能够很早知道,自己对于哪方向是特别接近,这个有很大的好处。”


归根究底,正是兴趣和天赋的种子在一个人的心底生根发芽,加上目标和努力的浇灌,从而成就未来的枝繁叶茂。

年少时的杨振宁,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在数学方面有着过人的天分,父亲杨武之发现这些后,便尽心尽力培养,引导他慢慢学习。

后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又迷上了物理,得知此事的父亲也没有斥责他“选择变化太快”,而是尊重儿子的兴趣,鼓励其继续深入探索。

13岁那年,杨振宁偶然看到一本名为《神秘的宇宙》的书,深深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回家后便对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众所周知,这个从少年口中说出来的看似遥不可及的梦,后来真正实现了。

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杨先生也是遵从这样的思路和方法。

他从不刻意要求孩子必须学什么,而是带领他们多学习各类知识,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

就像他在报告会上,教导学生时说的那样:

“每个人兴趣与能力不同,而兴趣与能力都须要培养。 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兴趣。”


诚然。决定人生最终高度的,从来不是起点的远近,而是每个人是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跑道——那条由目标和兴趣铺就的道路。

没有方向的跑车,再快也只是原地打转;有了热爱的指引,即使是单车也能抵达远方。

俗话说得好:“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有远见的家长,都懂得在教育路上,做好这3件事,用火把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1)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父母要做一个有耐心的观察家,而不是总做批评者,多鼓励孩子去实现人生的多种可能。

(2)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兴趣往往在自由中生长,避免屡次否定孩子的爱好,也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父母做好孩子生命的那盏明灯就好,剩下的,教给孩子自己完成。

(3)允许试错,接受改变:

孩子的兴趣可能会变,比如这个月喜欢跳舞,下个月喜欢下棋,这很正常。不要因为孩子“三分钟热度”就批评他,反而要鼓励他“多尝试才能找到真正喜欢的”。

哪怕孩子尝试后发现不喜欢,也是一种收获,比盲目坚持更有意义。

02

决定孩子未来的,

从不是大道理,而是小习惯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还是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杨振宁和父亲杨武之都十分认同一个观念——“渗透法”。

大意指的是,有的知识你第一次学的时候听不懂,但之后可以通过阅读研究等方式一步步多接触,逐渐深入。

杨振宁小时候,家里的学术氛围就十分浓厚,父亲除了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外,还会带他阅读各类书籍,不断提升他的思想认知。

在他上中学后,就已经养成了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主动阅读父亲带回来的书,遇到难题时也会立马请教父亲。

后来他成家后,有了长子杨光诺,也会常常带他去书店看书,闲暇时就给孩子们讲各种故事,让知识一点一滴慢慢进入大脑。

教导学生时,他也会强调,多阅读物理学杂志,研究各领域的新动态,接触的方向越广泛,人的眼界才会打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教育之根本在于习惯养成。 良好的态度与方法,需转化为日常习惯,以便随时展现与应用,受益终身。”

河流的走向,由无数细小的水流汇聚而成;人生的轨迹,由一个个日常习惯铺垫而成。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先让好习惯逐步渗透学习、生活,自然会铺就一个宽广且长远的未来。

反观我们身边,太多父母忽视习惯的培养,只盯着成绩。

其实,培养习惯的关键不是强制,而是引导。

分享两个最值得给孩子培养的习惯,以及相应的养成建议:

(1)坚持读书:

阅读是成本最低的“健脑药”,能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每天固定时间,父母陪孩子一起看书、读故事;根据孩子的兴趣选书,不要强迫孩子读“你认为有用”的书;把书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比如客厅、卧室、卫生间,让孩子随手就能拿到。

(2)学会管理时间:

这是学习的核心习惯。很多孩子写作业拖拉,不是因为懒,而是不会管理时间。

让孩子自己制定时间表,比如几点写作业、几点阅读,父母只做监督者,不做催促者。

请记住,大道理是“高空楼阁”,小习惯是“稳固地基”,地基打牢了,孩子的人生才能建得高、站得稳。


03

父母稳定的内核,

是成就教育的关键要素

现实生活中,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

“孩子成绩不稳,一道题做错一次又一次,学习总是磨磨蹭蹭,到底要怎么教?” “别人家孩子会的东西那么多,我家孩子怎么在艺术方面没有一点天赋,真的很焦虑.....” “孩子到了青春期,像是有犯不完的错,看着他的未来都不知道方向在哪,最近总是彻夜难眠。”

其实很多时候,教育的问题,不是条件不足,而是内核不稳。

所谓“内核稳”,就是情绪稳定、心态平和,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就崩溃,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就焦虑。

而父母的内核,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定海神针。

杨振宁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杨武之在发现儿子的数学天赋后,并没有急功近利,急于让他学习更高深的内容。

杨武之认为,孩子擅长的方向将来靠自己就可以越做越好,而父母应当做的是帮其补足不足的那些方面。

于是他请了一位历史系的高材生,教杨振宁学习《孟子》,其中学到的知识也对他后来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一次讲座中,当别人问及他的教育观时,杨振宁先生坦言称:

“用不着着急,孩子自己会发展。”

教育三个儿女时,杨先生也始终保持着尊重、允许孩子试错的态度,陪伴他们成长。

对于孩子的人生选择,他不会过度干涉;对于孩子的生活变化,他也没有半点慌张。

正如他和父亲杨武之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中提到的那样:“慢慢来,不要急。”

由此可见,真正厉害的父母,并非一定拥有完美性格,但往往都拥有稳定的内核,能做情绪的主人。

教育路上,牢记这3个忠告,父母和孩子才能更加从容地迈过人生的每道关卡:

(1)反焦虑:

父母要学会管理自身情绪,当感到焦虑时,先暂停与孩子的互动,通过深呼吸、短暂离开等方式平复情绪;和孩子沟通时,慢慢沟通,用平和陈述替代焦虑警告。

(2)反脆弱:

适度放手,培养孩子独立应对挫折和人生变化的能力及心态,父母的脆弱常与“灾难化认知”相关,首先要增强心理韧性,调整认知模式,学会区分事实与评价;敢于陪伴孩子试错,才能发现无限可能。

(3)反内耗:

减少无意识的攀比,拒绝完美执念,接纳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各种变化,明确对孩子最关键的品质培养方向,如“责任感”“同理心”“抗挫力”,围绕核心目标筛选教育方法,减少对无关信息的过度关注。


04

孩子健全的人格,

是支撑人生的核心能力

《人物》的采访中,杨振宁先生曾表示: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我父亲,他是数学教授,他并没有教过我很多的数学。 不过,他所创造出来的我们的家庭环境,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人跟我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个我想是受到我父亲处人处世态度的影响所形成的。”

他直言道,自己说话的方式,做人做事的态度,包括研究工作的努力,都跟自己的家庭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父母传递给他的三观,帮助他修炼了健全的人格,这些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他的记忆里,母亲除了从小教他认字,更重要的是给他留下了,坚强意志的信念。

而这些至关重要的信念,是具备无比力量的,后来也伴随了他的一生。


有人曾在教育过程中,遇到困境,特意请教杨振宁,想得到一些中肯的建议。

杨先生在回信中谈到:“孩子前面还有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尤其重要的是,在心理跟学习上保持全面均衡的发展。”

深以为然。一个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是决定未来人生长度必不可少的条件。

有多少人,总在拼孩子的成绩、才艺,却忘了帮助孩子塑造完整的人格。

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即便成绩普通,也能在人生里活得从容、踏实、有力量;而一个人格不健全的孩子,哪怕成绩再好,也可能在某个挫折面前一蹶不振。

什么是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家总结过几个核心特质:

有安全感、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会共情别人、能应对挫折、有独立思考能力。

这些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家庭教育中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3个方面一定要做好:

(1)关注孩子的三观养成,树立正向的家庭价值观:

价值观是成长的核心。比如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让父母买单;比如尊重,家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不要在孩子面前说配偶的坏话。

(2)言传身教,不要忽视榜样的力量:

好家风的本质,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你想让孩子爱读书,自己就要先拿起书;你想让孩子诚实守信,自己就要说到做到;你想让孩子孝顺长辈,自己就要先对父母好。

就像古语中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也是家风的样子。

(3)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培养他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格的“基石”。无条件的爱不是不管孩子做什么都纵容,而是让孩子明白:你勇敢向前走,家永远是你最坚固的底气。

教育的焦虑,往往源于对标准答案的追求。

我们总在问“怎样才能把孩子教好”,却忘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需要适合的培育方式。

好的家庭教育,就像牵着一只蜗牛散步,不必急着赶路,不必焦虑结果。

当父母放下焦虑,做好自己,用心陪伴,孩子自然会沿着成长的轨迹,长成最好的模样。

点亮文末“爱心和赞”,与所有父母共勉。

作者:枳为橙。本文首发中学生听书( ID : tingshu2018 ),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国学经典诵读、中小学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欢迎关注我们。

期中考试不足两周,复习还没方向?赶快试试名校押题卷

这套试卷三年级-高三都有,语数外、物化生全涵盖。每科2-3套分层卷,配详细解析,题源是近3年名校真题,孩子练1道顶10道。长按扫码免费领,让孩子复习少走弯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霹雳炮
2025-11-05 21:13:41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5 09:42:39
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

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

界面新闻
2025-11-05 17:24:55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4 19:55:24
英媒爆猛料!中国用ASML“落后”光刻机造出先进芯片,美方拦不住

英媒爆猛料!中国用ASML“落后”光刻机造出先进芯片,美方拦不住

金错刀
2025-11-05 12:08:15
刚一发布,瞬间暴涨200%!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刚一发布,瞬间暴涨200%!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河南交通广播1041
2025-11-05 16:45:24
石家庄警方:男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已被当场控制

石家庄警方:男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已被当场控制

界面新闻
2025-11-05 13:44:22
确认了!浙江新增一座机场

确认了!浙江新增一座机场

鲁中晨报
2025-11-05 20:51:04
雷霆126-107胜快船,8连胜!这一战我彻底看清6个现实:保罗老了

雷霆126-107胜快船,8连胜!这一战我彻底看清6个现实:保罗老了

毒舌NBA
2025-11-05 14:39:06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妙知
2025-11-05 15:19:50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麦杰逊
2025-11-05 12:52:35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携手出局?中超3队本轮亚冠全不胜+进淘汰区!包揽东亚区榜末3位

携手出局?中超3队本轮亚冠全不胜+进淘汰区!包揽东亚区榜末3位

我爱英超
2025-11-05 22:21:52
网传上海建工集团几万员工回家待岗,只发两三千元还扣社保公积金

网传上海建工集团几万员工回家待岗,只发两三千元还扣社保公积金

爆角追踪
2025-11-05 19:18:19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西贝迎来“闭店潮”,一切都结束了

西贝迎来“闭店潮”,一切都结束了

首席品牌观察
2025-11-05 15:58:18
炸锅了炸锅了!港圈突然爆出大新闻:谢霆锋居然通过法律协议

炸锅了炸锅了!港圈突然爆出大新闻:谢霆锋居然通过法律协议

小光侃娱乐
2025-11-05 10:55:03
国足新主帅出炉!名记:邵佳一确认当选,执教西海岸胜率36%

国足新主帅出炉!名记:邵佳一确认当选,执教西海岸胜率36%

奥拜尔
2025-11-05 17:03:23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2025-11-05 23:51:00
掌门1对1 incentive-icons
掌门1对1
中小学学习方法、经验分享
2371文章数 166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数码
教育
时尚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教育要闻

最新:2026年南京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曝光!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