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立陶宛官方指控俄罗斯军机短暂侵入其领空,这一持续仅18秒的事件迅速引发连锁反应。
立陶宛总统、总理双双强硬谴责,北约紧急出动战机响应,而俄罗斯则全盘否认指控。
立陶宛军方披露的细节显示,10月23日下午6时左右,一架俄罗斯苏-30战斗机与一架伊尔-78加油机从加里宁格勒地区出发,闯入立陶宛领空约700米,停留18秒后便折返离去。军方推测,两架军机当时可能正在执行空中加油训练任务。
事件发生后,立陶宛迅速作出强硬回应。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在社交平台X发布视频声明,称此举是“对国家主权和国际法的公然践踏”,并宣布外交部将召见俄罗斯驻维尔纽斯大使馆代表提出正式抗议,“我们必须对此作出反应”。
总理因加·鲁吉尼埃内则在脸书上措辞更为严厉,直指俄罗斯“无视国际法与邻国安全,同时强调立陶宛的安全“由北约同盟保障”。
作为回应,北约立即出动部署在当地的西班牙空军“台风”战斗机紧急升空,在事发空域开展巡逻。
但俄罗斯国防部当晚便发布声明否认指控,称苏-30战机是在加里宁格勒州上空执行例行训练,“严格遵守俄领空使用规则,监控数据显示未偏离航线,也未侵犯他国边界”。
此次立陶宛领空事件并非偶然,而是近期俄罗斯与北约东翼国家系列空域摩擦的延续。
9月,爱沙尼亚指控三架俄罗斯米格-31战机侵入其领空,停留12分钟后被北约部署的意大利F-35战机拦截;数日后,超20架俄罗斯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北约战机击落部分无人机,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成员国首次对俄罗斯目标开火。
频繁的摩擦引发北约东翼国家强烈不安,它们普遍认为俄罗斯是在“试探北约的防御反应”,甚至有欧洲领导人指责莫斯科在发动“混合战争”。
![]()
为此,立陶宛、波兰等国不断施压北约,要求制定更严格的应对协议,明确针对反复或更具攻击性的领空侵犯的交战规则。
但北约内部对此存在明显分歧。荷兰首相斯霍夫等部分领导人态度强硬,称“俄罗斯应明白闯入北约领空可能被击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示,击落入侵战机是“正在考虑的选项”。
而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等则警告,开火可能陷入俄罗斯的“升级陷阱”,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也呼吁保持谨慎。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最终表态称,是否攻击入侵飞机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情报评估决定”,暂时延续了“克制优先”的立场。
空域摩擦的背后,是俄乌冲突胶着下美俄关系的持续紧张。特朗普近期透露,其推动俄乌和谈的努力陷入停滞,因普京拒绝在和谈条件上让步,他原计划与普京的会面已暂停,担心沦为“浪费时间”。
在立陶宛事件发生前,美国刚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实施新制裁,特朗普在白宫表态时仅寄望“普京能变得理智”。
而俄罗斯的态度同样强硬。针对北约的击落威胁,俄罗斯驻法国大使阿列克谢・梅什科夫直接回击:“若北约以此为借口击落俄机,将意味着战争”。
俄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波利扬斯基更将领空指控斥为“荒唐闹剧”,指责欧洲国家“反俄妄想症”发作,刻意塑造俄罗斯为敌人。
目前,东欧空域的紧张态势尚无缓解迹象。北约已启动“东部哨兵”行动强化东翼防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