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80岁高龄、肝硬化失代偿、严重心脏病、疑似结肠癌,兼有致命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风险……当这些高危因素集于一身,救治之路困难重重。然而,西安高新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多学科协作,成功实施高难度“钛夹限流辅助胃底组织胶栓堵术”,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再次创造了生命奇迹。
![]()
80岁奶奶满身“雷区”
苏奶奶因为双腿水肿得厉害才到医院检查,可一检查,医生们都捏了把汗,她身上的病情之复杂、危险因素之多,实属罕见。
先是被检查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失代偿期(简单说就是肝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门静脉高压(肝脏血管压力过高)。
![]()
![]()
做胃镜时又发现,她胃底有多处又粗又弯的曲张静脉,还形成了直径达2.0cm的静脉团。
![]()
![]()
更棘手的是,门静脉CTV检查显示,她胃部和肾脏之间有一条直径 1.5cm的异常血管通道(胃肾分流道)。
这种胃底静脉曲张压力高、血管壁薄,一破就会大出血,死亡率极高;而这条异常通道,又让常规的“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有了“胶水跑到其他血管引发危险(异位栓塞)”的风险,医生们一时面临着“治也难、不治更险”的困境。
雪上加霜的是,苏奶奶还患有冠心病、心功能Ⅲ级(心脏储备能力极差,术中一点波动就可能诱发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做过冠脉支架手术,现在还有全心扩大、中大量二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高血压达到3级极高危,还控制得不好;PET-CT检查还提示,升结肠区可能有恶性肿瘤。一身重病像沉重的枷锁,压得这位老人喘不过气,也让家人整日提心吊胆。
![]()
不坐等风险降临 多学科联手为生命 “破局”
对苏奶奶来说,现在最关键的是,提前拦住第一次可能致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宋瑛院长立刻组织消化内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影像科等科室,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多学科讨论(MDT),从病情评估到风险预判,从方案设计到应急准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经过多次深入探讨后,认为只有通过消化内镜下治疗,才能尽量规避消化道大出血风险,也为后续治疗心脏病、疑似肿瘤等问题铺路,所以这步险棋,必须稳稳地走。
![]()
凭借着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对患者的责任心,宋瑛院长为苏奶奶量身定制了一套创新治疗方案——“钛夹限流辅助胃底组织胶栓堵术”。
![]()
简单说,就是先拿特殊的钛夹,夹住一部分粗的异常血管,让血流变慢、变少,再精准注射“组织胶”,这样既能把鼓起来的危险血管彻底堵死,又能最大程度避免“胶水”跑错地方,主动把这个“炸弹”拆了。
1小时的生死时速
手术当天,在处理胃底巨大静脉团时,苏奶奶的心率、血压多次剧烈波动,情况十分危急。好在麻醉科章平医师经验丰富,临危不乱,精准用药,稳稳守住了她的生命安全防线。
手术台上,宋瑛院长一边全盘掌控手术进程,一边亲自操作内镜。她在苏奶奶胃底那些又粗又弯的静脉团上,精准夹上8枚和谐夹,成功减少了血流;又采用 “三明治”技术,在12个不同位点,精准注射了8ml组织胶和40ml聚桂醇,把曲张静脉彻底“堵死”。整个手术历时1个多小时,过程惊心动魄,最终成功解除了这一最大的生命威胁。同时,肠镜检查和组织取材也顺利完成。
![]()
以患者为中心 彰显医院综合救治硬实力
这例手术的成功,不只是一次技术突破,更体现了西安高新医院的治病理念:在面对极高危患者时,只要充分评估、做好准备,敢于采取积极干预,才是对生命最大的负责。它也充分展示了西安高新医院的四大实力:
医者仁心敢担当:面对超高风险,医疗团队始终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主动为患者争取生机。
技术水平够精湛:宋瑛院长领衔的消化内镜团队,已经掌握了国内领先的复杂静脉曲张治疗技术,技术实力够硬。
多科协作无缝隙:从术前评估、定方案到手术中保驾护航,消化、麻醉、心血管、影像等多个科室拧成一股绳,配合得无缝衔接,这是手术成功的核心保障。
麻醉保障超可靠:麻醉团队的精准调控,是应对高危患者术中危机的关键。
未来,西安高新医院消化病院消化内镜中心会继续秉持“生命至上,技术争先”的理念,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为更多复杂、危重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