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低调去开家长会,班主任指着他鼻子骂:就你儿子还想考大学?

分享至

引言

“你那个表情算什么意思”。

男人捻灭了烟,烟头的火星像一只濒死的红色小虫,坠入黑暗里。

“没什么意思”。

另一个声音回答,年轻,但是更冷。

“我只是觉得,我们这种人,可能早就死在什么地方了”。

“也许就死在今晚”。

窗外的雨,终于开始下了。

01

陈建国觉得自己像一颗钉子。

一颗刚刚被敲进一块陌生木头里的,生了锈的铁钉子。

省教育厅厅长的办公室阔大得像一座坟墓。



空气里漂浮着一股陈旧木材和崭新油漆混合的古怪气味。

阳光被厚重的窗帘滤过,变成了灰蒙蒙的尘埃,懒洋洋地洒在他那张巨大的办公桌上。

桌子是红木的。

红得像凝固的血。

他上任二十七天,没开过一次全系统大会。

也没让省电视台的任何一个镜头,哪怕是无意的镜头,扫过自己的脸。

所有雪片一样飞来的饭局请柬,都被办公厅主任用一套滴水不漏的说辞挡了回去。

陈厅长身体不适。

陈厅长还在熟悉情况。

陈厅长不喜欢被打扰。

私下里,各种版本的流言已经在这栋灰色的大楼里悄然滋生,像潮湿墙角的霉菌。

有人说新厅长是从中央直接下派的狠角色,身负秘密使命,正在暗中观察每一个人。

有人说他其实没什么背景,不过是派系斗争中一个用来占位置的过渡品,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陈建国对这些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他习惯了沉默和观察。

就像一颗钉子,被敲进去之后,首要任务不是闪闪发光,而是用自己的锈迹,去感受木头内部的纹理。

去感受那些看不见的裂缝和虫蛀的空洞。

深夜十一点的家,比办公室更安静。

这是一套老旧的家属院,墙皮是斑驳的,楼道里堆着邻居家的酸菜缸和生了锈的儿童自行车。

空气里永远弥漫着一股说不清的,由饭菜余味、劣质消毒水和衰败植物混合成的味道。

陈建国喜欢这种味道。

这味道让他感觉自己还活在人间。

他脱下皮鞋,光着脚踩在冰凉的水泥地上。

儿子的房门虚掩着,透出一条电脑屏幕的惨白色光带。

陈建过悄无声息地走过去。

他看见了儿子陈晓飞的背影。

一个瘦削的,微微弓起的,像一张还没拉满的弓一样的背影。

房间里像一个造纸厂的废料仓库。

泛黄的县志。

破损的地方史料。

手绘的古代地图。

这些纸张堆积如山,几乎要将那个小小的书桌吞噬。

陈晓飞正戴着耳机,专注地盯着屏幕。

屏幕上是复杂的视频剪辑软件界面,无数的素材像被打乱的拼图,等待着一双有耐心的手去复原。

陈建国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书桌一角的一张数学试卷上。

试卷被揉搓过,又被勉强抚平。

鲜红的数字,像一道狰狞的伤口。

个位数。

陈建国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走进去。

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嘎声。

陈晓飞猛地回过头,像一只受惊的兔子。

他慌乱地摘下耳机,手指下意识地想去切换电脑屏幕。

“爸”。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在忙什么”。

陈建国问。

他的声音总是这样,不高不低,听不出情绪。

“没……没忙什么”。

陈晓飞含糊地说。

“为……为我们学校的历史兴趣小组,查点资料”。

谎言。

陈建国一眼就能看穿。

儿子的眼神在闪躲,像风中的烛火。

他没有戳破。

他只是伸出手,将那张数学试卷轻轻拈了起来。

纸张在他指尖发出轻微的,垂死的叹息声。

“不要耽误了主科”。

他说。

说完这句,他就转身离开了。

没有愤怒。

没有说教。

甚至没有一丝失望的表示。

但陈晓飞知道,这比一顿暴怒的痛骂更让他难受。

那是一种沉默的,巨大的,让他无处遁逃的压力。

像一块冰,贴着他的脊椎,慢慢融化。

陈建国回到自己的书房。

他没有开灯。

他站在窗前,看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城市的灯火像一片广阔而虚假的星空。

他想起妻子去世前的那个夜晚。

也是这样的沉默。

她拉着他的手,什么也没说,只是流泪。

他知道她想说什么。

她担心儿子。

担心他这个不懂得表达,把一切都藏在心里的父亲,养不好他们唯一的孩子。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一份文件。

红色封皮。

上面印着几个字:《关于全省教育系统作风问题整顿的初步构想》。

他翻开。

用一支红色的笔,在“师德师风”和“教育公平”这几个字下面,画了三道重重的,几乎要划破纸张的横线。

02

省重点中学的办公室里,空气是黏稠的。

混合着粉笔灰、汗味,以及一种无形的,叫做“功利”的气味。

张锐的笑声是整个办公室里最响亮,也最刺耳的声源。

他正夹着手机,身体以一个夸张的弧度后仰着,几乎要躺倒在那把吱吱作响的办公椅上。

他的头发用发胶梳理得一丝不苟,像一顶黑色的头盔,在日光灯下反射着油腻的光。

金丝眼镜后面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会眯成两条缝,但那缝隙里透出的光,却精明得像野兽。

“哎哟,黄总,您真是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他的声音又尖又亮,带着一种刻意拔高的谄媚。

“什么捐赠不捐赠的,您这是支持咱们学校的教育事业嘛”。

“您放心,孩子的事就是我的事”。

“第一排,风水最好的那个位置,我早就给您儿子留着呢”。

“‘三好学生’的推荐,您放心,咱们班,除了您儿子,还有谁有这个资格?”。

电话那头的黄总,发出了满足的,像猪一样哼哼的笑声。

张锐的腰弯得更低了,仿佛电话那头的人能看见他的姿态。

挂了电话,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那副谄媚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傲慢和自得。

他端起桌上泡着浓茶的杯子,吹了吹浮沫,对旁边一个刚入职不久的年轻老师说:“小王,看见没有”。

“搞教育,也要懂人情世故”。

他用一种传授天机般的口吻说道。

“你光会讲奉献,能当饭吃吗?”。

“咱们的工资,是教育局发的”。

“咱们的奖金,可是要靠升学率和这些‘热心家长’发的”。

年轻老师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些许不认同,但没敢做声。

张锐最喜欢这种表情。

这让他感觉自己像一个俯瞰众生的神。

他慢条斯理地翻开班级名册。

这是一本厚厚的,记录着六十个学生命运的册子。

在他的眼里,这册子不是学生名册。

这是一本账簿。

有些名字,是优质资产,比如黄总的儿子,虽然成绩一般,但附加值高。

有些名字,是潜力股,是那些可以冲击清华北大的学霸。

而另外一些名字,则是需要尽快剥离的不良资产。

他的手指划过一个个名字,最终,停在了“陈晓飞”三个字上。

他的嘴角,不屑地向下一撇,发出一声短促而响亮的“嗤”声。

“说起这个,就来气”。

他把名册摔在桌上,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晃了出来。



“我们班怎么就分了这么个玩意儿进来”。

他向小王抱怨道,声音里充满了被玷污了的愤怒。

“理科一塌糊涂,回回倒数第一,拉低了我们班多少平均分,你知道吗?”。

“整天就抱着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书看,写的作文也是阴阳怪气,不知所云”。

“这种人,将来就是个社会底层的命,纯属浪费教育资源”。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陈晓飞的存在,是对他个人的一种巨大侮辱。

“还有他那个家长,更是一绝”。

“开学到现在,一个电话没主动打过,一条信息没发过”。

“好像孩子送到学校就跟他没关系了似的”。

“一看就是那种没本事,还不负责任的底层货色”。

年轻老师小王,小声地辩解了一句:“陈晓飞同学的历史和语文,还是很好的……”。

张锐的眼睛猛地瞪了起来,像两只被激怒的牛蛙。

“好有什么用?”。

他尖叫道。

“现在是信息时代,是科技时代”。

“学文科能有什么出路?能当饭吃吗?”。

“我告诉你,小王,你还是太年轻,太天真”。

“在咱们这个学校,在这个社会,分数就是一切,升学率就是一切”。

“其他的,都是狗屁”。

他说完,拿起桌上刚刚打印好的家长会通知单,看了一眼。

脸上又露出了那种高深莫测的,属于神明的微笑。

家长会。

这是他的主场。

是他公开进行“资产评级”,敲打“不良资产”,巩固“优质资产”关系的最佳舞台。

他已经想好了,这次,一定要当着所有家长的面,好好地敲打敲打那个“陈晓飞”,和他那个“不负责任”的家长。

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耻辱”。

陈晓飞拿到家长会回执单的时候,手抖了一下。

那张薄薄的纸,在他的手心里,却重如千钧。

他不敢想象。

不敢想象那个穿着旧夹克的,沉默寡言的父亲,坐在一群光鲜亮丽的家长中间,会是怎样一副格格不入的场面。

他更不敢想象,当张锐用那淬了毒一样的语言,点评他的成绩时,父亲的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他犹豫了很久。

几乎想把这张回执单撕碎,扔进厕所里。

但最终,他还是把它抚平,放进了书包。

晚上,他把回执单放在了陈建国的书桌上。

陈建国正在接一个电话。

电话里,是副厅长的声音,正在商量明天一个极其重要的内部会议。

陈建国的目光,落在那张回执单上。

他看到了“高二(一)班家长会”几个字。

也看到了儿子在回执单上签下的,那个有些潦草的名字。

他对电话那头说:“明天的会,你替我主持一下”。

“我有点私事”。

副厅长在电话里愣了一下。

他跟了陈建国这么多年,从未听他说过“私事”这两个字。

陈建国挂了电话。

他拿起那张回执单,看着上面印刷的,那个他即将要去亲自“体验”的,基层的教育生态。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但他的眼神深处,却有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03

家长会这天,天色是灰的。

像一块脏了的抹布,罩住了整个城市。

陈建国打开衣柜。

衣柜里清一色是深色的夹克和中山装。



每一件都洗得有些褪色,熨烫得却一丝不苟。

他挑了一件领口和袖口都有些磨损的深蓝色夹克。

这件衣服,他穿了快十年。

然后,他从车库里,开出了一辆最不显眼的,扔在马路边都可能被收废品的人多看两眼的旧桑塔纳。

这辆车,是他的伪装,也是他的眼睛。

省重点中学的校门口,像一个正在举办的名车展览会。

黑色的奥迪。

银色的奔驰。

白色的宝马。

这些钢铁巨兽,在灰色的天幕下,闪烁着冰冷而傲慢的光泽。

车门打开,走下来的男人,无一不是大腹便便,戴着粗大的金链。

走下来的女人,则都披着貂皮,喷着能让十米外的人都打喷嚏的浓烈香水。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成功者。

或者,他们自以为是成功者。

陈建国的旧桑塔纳,像一条误入天鹅湖的丑小鸭,悄无声息地滑过。

没有一个保安多看它一眼。

它停在最角落的一个车位上。

陈建国下了车,关上车门。

那“砰”的一声,轻得像一声叹息。

他走进校园。

他能感觉到那些家长的目光,像无数根细小的针,扎在他的后背上。

那目光里,有审视,有轻蔑,有不加掩饰的优越感。

他毫不在意。

他像一个无关紧要的幽灵,穿过这些由名牌和财富堆砌起来的身体,走向教学楼。

高二(一)班的教室,已经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的名利场。

空气闷热,混杂着各种香水、雪茄和皮革的味道。

黄总,那个承诺捐赠多媒体设备的房地产开发商,正大马金刀地坐在第一排的正中央。

他的肚子巨大,像一座肉山,将身下的椅子撑得不堪重负,发出呻吟。

他身边,围着一群点头哈腰的家长。

他们在交换名片,在互相吹捧,在编织一张由利益和关系构成的无形大网。

班主任张锐,则是这张网的中心。

他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在人群中穿梭。

他的脸上,挂着职业化的,恰到好处的笑容。



他给黄总续上热茶。

他拍着另一个家长的肩膀,亲热地叫着“李哥”。

他对着一位妆容精致的女士,夸赞她的项链“真漂亮”。

陈建国进来的时候,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就好像一滴水,汇入了大海。

他扫视了一圈。

教室的最后一排,还有一个空位。

那个位置,紧挨着垃圾桶,头顶的日光灯坏了一根,不停地闪烁。

他默默地走过去,坐下。

椅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灰。

他坐下的时候,灰尘扬了起来,在空气中跳着绝望的舞蹈。

他成了一个“透明人”。

一个彻底的,无人问津的观察者。

他看着张锐那张在不同面孔前,切换着不同表情的脸。

他看着黄总那副不可一世,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钱的嘴脸。

他看着那些挤在前面,拼命想证明自己存在感的家长们的焦虑。

也看着那些和他一样,默默坐在后排,脸上写满局促和不安的“透明人”家长们。

他突然觉得,这个小小的教室,就是这个庞大社会的缩影。

等级森严。

壁垒分明。

上课铃响了。

那铃声,尖锐得像一声惨叫。

家长会,正式开始。

张锐清了清嗓子,走上讲台。

他打开了PPT。

第一页,是鲜红的,加粗的几个大字:“决战高考,人生无悔!”。

他开始了他的演讲。

那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煽动性。

但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淬了冰的刀子。

“各位家长,我们班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

“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就是一艘即将驶向名牌大学港湾的航空母舰!”。

“但是,任何一艘船上,都有划得最用力的水手,也都有拖后腿的懒汉!”。

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向后排。

“所以,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内部的,坦诚的交流”。

“我要把我们班的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直观的划分”。

他按动遥控器,PPT上出现了一张巨大的金字塔图。

塔尖,是几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被称为“清北预备役”。

塔身,是大部分学生,被称为“985冲刺军”。

而塔底,最小,也最不起眼的那一块,则被他冷酷地标记为——“本科边缘生”。

“对于塔尖和塔身的这些同学,我要提出表扬”。

他开始念出一个个名字,和他们优异的成绩。

每念到一个名字,坐在前排的某个家长,就会骄傲地挺起胸膛。

“特别是黄子明同学”。

张锐的语气陡然变得无比热情。

“黄子明同学,虽然目前成绩还在塔身,但是,在黄总这样优秀的家庭教育下,在他的父亲不遗余力的支持下,我看到了他身上无限的潜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黄子明同学冲进塔尖,只是时间问题!”。

黄总发出了满意的哼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全场响起了稀稀拉拉的,谄媚的掌声。

掌声落下后,张锐的脸色,突然沉了下来。

“但是”。

他拖长了音调,语气变得严厉。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班里,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些同学,不务正业,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学习上”。

“他们在浪费自己的天赋,也在浪费我们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

“更是在辜负各位家长的血汗钱!”。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像一把锤子,一下一下地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教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后排的那些“透明人”家长们,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陈建国静静地看着讲台上那个表演欲极强的男人。

他的脸上,依旧没有表情。

但他放在膝盖上的手,却不知不觉地握成了拳头。

他知道。

暴风雨,就要来了。

04

张锐走下了讲台。

他那双擦得锃亮的皮鞋,踩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带有审判意味的“哒、哒”声。

教室里的空气,已经被他刚才那番话切割得支离破碎。

前排的家长们,脸上是幸灾乐祸的,看好戏的表情。

后排的家长们,则把头埋得更低了,像一群等待宣判的囚徒。

张锐很享受这种感觉。

这种掌控他人情绪,肆意展示自己权力的感觉,让他感到一种近乎变态的快感。

他今天要找一个典型。

一个靶子。

用来杀鸡儆猴。

那个叫陈晓飞的学生,和他那个从未露面的神秘家长,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他的脚步,不紧不慢。

像一条在草丛中蜿蜒前行的蛇。

最终,他停在了教室的最后一排。

停在了那个穿着旧夹克,从头到尾都沉默不语的男人面前。

他没有看陈建国。

他只是居高临下地站着,目光扫视着全班,声音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

“有的同学,我真的是想不通”。

他开始了他的“不点名批评”。

但他的描述,却细致得像一幅素描画,让所有人都能瞬间对号入座。

“数学,常年考个位数”。

“这已经不是脑子笨的问题了,这是态度问题!”。

“心思呢,全用在那些没用的杂书上,什么历史啊,地理啊,那些东西能当饭吃吗?能帮你考上一个好大学吗?”。

“将来走上社会,人家老板面试你,会问你哪个皇帝有多少个老婆吗?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的,刺耳的窃笑声。

黄总笑得最厉害,他那座肉山一样的肚子,夸张地抖动着,几乎要从椅子上弹起来。

张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终于将那充满鄙夷的目光,聚焦在了陈建国的脸上。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形成一种极具压迫感的姿态。

他的音量陡然拔高,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啐了毒的钉子,狠狠地砸向陈建国。

“我不管这位家长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你可能很忙,忙着赚钱,忙着养家糊口”。

“但是,我对你只有一句话”。

“你对孩子的教育,是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的失败!”。

这句话,如同一颗炸雷,在死寂的教室里轰然炸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利剑一样,齐刷刷地刺向了最后一排那个沉默的男人。

那些目光里,充满了同情、怜悯,但更多的是一种残忍的好奇。

张锐还没有停下。

他似乎是要将自己所有的刻薄与恶毒,在这一刻,全部倾泻出来。

他伸出一根手指,几乎就要戳到陈建国的鼻子上。



“我今天就把话撂这儿!”。

他的声音嘶哑而尖利,像被撕裂的破布。

“就你儿子,那个成天抱着垃圾书看的废物,还想考大学?”。

“我告诉你,他能念个高职,都算是你们家祖坟上冒了青烟了!”。

“一辈子就这点出息!烂泥扶不上墙!”。

黄总等人,再也忍不住,发出了肆无忌惮的哄笑声。

整个教室,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恶意的,残酷的斗兽场。

陈建国,就是那个被扔进去,供人取乐的角斗士。

然而。

出乎所有人意料。

那个男人,没有暴怒。

没有羞愧。

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

他只是缓缓地,缓缓地抬起头。

然后,缓缓地,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很慢。

却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千钧般的重量。

他站起来的那一刻,整个教室的喧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掐断了。

所有人的笑声,都戛然而止。

他们看到了一双眼睛。

一双深不见底的,平静得可怕的眼睛。

那平静里,没有愤怒。

只有一种巨大的,令人心悸的失望。

仿佛一位神明,在俯视着一群愚蠢而可笑的蝼蚁。

陈建国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

却像一口古钟,嗡的一声,敲进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张老师”。

“在你看来”。

“什么样的孩子,才叫‘有出息’?”。

这个问题,问得很平静。

但张锐却莫名地感到了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瞬间窜上了天灵盖。

他张了张嘴,正想继续喷吐他那些刻薄的话语,用以掩饰自己内心那一闪而过的心虚。

就在这时。

“砰——!”。

教室的门,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猛地撞开了。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齐刷刷地回头望去。

只见王校长,那个平时养尊处优,连走两步路都要喘气的王校长,此刻正以一种百米冲刺的速度,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



他的脸上,是一种极度扭曲的,混杂着狂喜和惊恐的表情。

他的头发乱了。

领带歪了。

价格不菲的西装上,甚至还沾着不知从哪里蹭来的灰尘。

他像一头被追赶的,慌不择路的公牛。

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市电视台记者,以及几位一看就是领导模样的中年人。

这副诡异的场面,让在场的所有家长,都彻底懵了。

王校长无视了所有呆若木鸡的人。

他的目光,像两盏探照灯,在小小的教室里疯狂地搜索着。

最后,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扯着他那已经变了调的嗓子,声嘶力竭地高喊一句话。

张锐听见后瞬间脸色大变,如遭雷劈——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