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科幻奇幻剧集充满无限可能与大胆设定,总能勾起我们的好奇心。但偏偏是这种“高野心”,往往让它们开局惊艳,后续却迅速“掉链子”:悬念变得一眼就能看穿,剧情转折也没了最初的吸引力,再也勾不住观众。
这种失望感,本质上都是“信任崩塌”——创作者和观众之间那层脆弱却关键的联结断了。很多剧集明明开局一手好牌,却把剧情拖进重复、混乱的泥沼,或是漫无目的地瞎逛,本该成为经典的作品,最终却早早陷入“让人失望”的境地,而且这一天来得比谁都快。
《地球百子》第一季的魅力在于“真实感”:100个少年犯被送回荒芜的地球,生存难度拉满,每一步都在生死边缘试探。
但当剧情转移到圣殿和普莱姆菲亚后,剧集清晰的方向感便消散了。情节开始依赖“夺舍传说”和“暴力循环”这些设定,跟最初“地球生存”的核心完全脱节。
粉丝对剧集的信任,早在第三季就被狠狠打碎——莱克斯(Lexa)的死,成了剧集中最令人心碎的时刻之一,这个伤口到最后都没愈合。
从那之后,《地球百子》里多了太多“价值观反复横跳”和“生硬转折”;到结局时,克拉克的故事线更是离了大谱——结局不是在地球活下去,而是变成了“外星文明考验人类是否配得上超越。
这个“太空转折”,直接摧毁了剧集最初赖以生存“真实感”。
![]()
当《迷失》引入“时间跳跃”设定后,剧集就踏入了与自身逻辑相悖的领域。
紫白色闪光、“达摩计划”的70年代往事……这些设定乍看很有悬念,却只给原本就没答案的谜题又添了新问号,到最后也没给出像样的解释。
《迷失》至今仍是我心中的“挚爱剧集”之一,但我也得承认:它确实玩脱了。
第五季其实还算不错,我到现在都记得,当时它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可即便如此,那时的剧情已经透着一股“理不清”的混乱。
剧集最初明明是围绕“生存”展开,穿插角色回忆来揭露他们内心的创伤,可后来却慢慢变成了“一个接一个的谜之转折”,完全跑偏了。
时间跳跃也从“叙事突破”变成了“累赘”,每一次跳跃都在拖慢剧情节奏。最让人可惜的是,这些内容原本一季就能讲完,根本没必要拖沓。
![]()
HBO的《西部世界》开局有多惊艳?它把“存在主义思考”和“主题公园的紧张氛围”完美融合,第一季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中的循环具有真实后果:机器人角色逐渐觉醒自我意识,每一次觉醒都带着沉甸甸的意义,让观众能感受到“这很重要”。
可到了后续季,剧情一路滑向“反乌托邦未来”,原本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迷茫感”,慢慢变成了“让人看得累”的混乱。
噱头越来越大,情感线却越来越单薄。
创作者最初承诺会有五季,可到第三季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部剧已经“丢了魂”。收视率一路下跌,谜题堆砌得比剧情发展还快,最终HBO在第四季后就砍了这部剧。
但说实话,《西部世界》早在被砍之前,就已经“不是自己了”。它的野心没人能否认,可最终还是被自己复杂的设定压垮了。
![]()
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穹顶之下》,开局设定堪称“小屏幕神级开局”:一个小镇突然被看不见的“穹顶”罩住,彻底与外界隔绝。
第一季让观众充满期待,甚至成了当年的“现象级剧集”,吸引了上千万观众。可它没有好好解开“穹顶之谜”,反而一个劲地“注水”,不仅偏离原著,还硬造了一套自己的“神话体系”,什么“外星亲戚”“发光蛋”,剧情转折更是离谱到没边。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斯蒂芬·金本人的反应,他直言《穹顶之下》“完全跑偏了”。
可惜的是,后续几季的剧情越来越“随心所欲”,“穹顶”的逻辑也越来越站不住脚。最终CBS在第三季之后砍了剧,一部本该成为“紧凑精彩迷你剧”的作品,硬生生变成了“没逻辑、没意义的闹剧”。
![]()
没几部类型剧能像《英雄》第一季那样成功,它火得有理有据:“拯救啦啦队长,拯救世界”的口号贯穿始终,一群普通人突然拥有超能力的设定,既宏大又贴近生活,看得人热血沸腾。
可到了第二季,剧集的“精气神”就没了。剧集运作人蒂姆·克林甚至在季中公开道歉,承认剧情“跑偏了”。
但问题远比“一季失手”更严重:后续的剧情线里,冲突反复上演,角色成长一夜清零,整个故事都建立在“不稳的地基”上。
收视率更是断崖式下跌。后来推出的重启季《英雄:重生》,原版核心角色几乎没回归,反而更凸显了观众对这部剧的“审美疲劳”。
一部曾经“看似拥有无限可能”的剧集,短短几年就把潜力耗尽了。
![]()
《陨落星辰》开局走的是“硬核生存风”——外星入侵后,人类挣扎求生,再加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质感拉满。
它的首播直接打响名号,成了《异形》粉丝的“最爱”。可到了第三季,剧情的“清晰度”就开始下降。剧集变得千篇一律,观众看腻了“没完没了的支线”和“绕来绕去的剧情”,最初那种“反抗精神”也磨没了。
随着“神话体系”不断膨胀——一会儿是“弗尔姆人联盟”,一会儿是“变异混种人”,甚至诺亚·怀尔饰演的角色女儿,还变成了“半外星人救世主”。原本的“生存主线”彻底被挤到一边,全给“冗长的背景故事”让路了。
到了最终季,很多集都在“原地打转”,剧情的“尖锐感”早就没了。一部本该是“人类绝境反抗”的剧集,最后变成了“堆砌外星元素的大杂烩”。
![]()
很少有剧集能像《未来闪影》那样引发如此大的热议。全球范围的昏厥事件、对未来的闪影,以及ABC将其定位为《迷失》精神继承者的宣传,为首播吸引了大批观众。
它开播时正好是《迷失》的最后一季,观众对“这类悬疑剧”的热情正处于顶峰。可问题是,围绕“单一事件”来维持周播剧的吸引力,根本不现实。
剧集主创的更换和漫长的播出中断进一步拖慢了剧情发展,故事卡在“没完没了的回忆”里,而非向前推进。
很多集都在“重复同一剧情线”,没有任何推进,季中时就有许多观众指出“剧集太拖沓了”。
一年后ABC就砍了这个项目。
![]()
《末世》的“大停电”,本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科幻设定:全世界突然没了电,人类的生存全靠“脑子和手艺”。
它的首播有近1200万观众收看。可这份热度没持续多久。
剧集很快就偏离了“真实生存”的核心,急转弯到纳米技术阴谋和华丽的争斗上,离最初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越来越远。
剧集主创公开承认第一季失败了。尽管第二季试图调整方向,将场景移至奥斯汀并改变基调,但火花已然熄灭。
NBC在第二季后取消了该剧,而华纳兄弟则以一部数字漫画悄然完结了故事。
一个本应逐步展开的迷人开局,反而变成了“堆砌元素、混乱不堪的剧情”。
![]()
有恐龙、有“破碎的未来”、有“迷失在时间里的殖民地”,《史前新纪元》本该是“超越所有科幻大片的剧集”,手里的牌好到炸。
FOX为这个项目砸了不少钱,第一季平均有700多万观众收看。可在“华丽外壳”之下,却是“空洞的内核”。让人意外的是,《史前新纪元》更像“家庭伦理剧”,而非“科幻剧”。
剧情的“紧张感”完全配不上它的设定:很多集看起来就是“常规家庭剧”,恐龙不过是“背景板”,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威胁”。
FOX在第一季之后就砍了剧,理由是“成本太高、收益一般”。
![]()
《惊世谎言》一开始打着“《迷失》接班人”的旗号宣传。它的开局有权力阴谋、有“隐藏在人类中的外星人”,还有“打乱的时间线”,元素满满。
观众看了试播集后,期待能看到一部史诗级剧集,可核心谜团到最后都没解开。时间跳跃和“套娃式揭秘”只让观众越看越乱,角色也没成为“解谜关键”,观众只能自己在剧情里找逻辑线,累得不行。
结局更是离谱——一颗外星行星突然出现在地球轨道上。
这个“反转”没让人觉得震撼,反而让人厌烦,成了“创作者欠观众一个答案”的标志性事件。NBC在第一季之后就砍了剧,也印证了“没扎实基础的悬念,撑不了多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