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减污降碳!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0
分享至

10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广、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市工信局副局长郭亚龙、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冯浩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2023年底

西安市顺利入选

全国第一批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是全省唯一的试点城市

也是全国唯一的省会试点城市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

主要任务

2024年9月,西安市印发《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到2026年,构建“4+3+3+6”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西安模式”,包含25项重点任务。“4”是开展“能源、交通、工业、环境治理”4个领域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第一个“3”是从“园区、企业、项目”3个层面培育和遴选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标杆,第二个“3”是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金融政策、碳评纳入环评新机制、碳排放信息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新机制”3项创新政策,“6”是提升“市级层面试点工作机制创新、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清单编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监测核算、固定污染源排放量全口径核算、协同管理和创新”6个方面的能力。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

主要目标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碳排放强度下降协同度明显提升,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力争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度位于西部城市前列,达到全国同类型城市领先水平,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经验”,为建设“美丽西安”奠定基础。

自2024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西安市大力实施

能源低碳化、产业绿色化、交通清洁化等

根本性、源头性解决方案

实现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双下降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0.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7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4%,二氧化氮平均浓度3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 16.2%,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浓度1.1毫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1.4%;二氧化硫平均浓度7微克每立方米,与上年度持平;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均已完成陕西省下达任务。

推动4个重点领域协同控制

在能源领域,一是有序推进电厂部分燃煤机组的关停替代,进一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二是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8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2023年的30.2%提升至45%。三是推动供热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替代。2024-2025供暖季,全市3.83亿平方米集中供热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

在交通运输领域,一是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垃圾清运车、轻型环卫车辆,全部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新增或更新的物流配送和公务车辆中,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分别不低于90%和80%。二是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渣土车和商混车替代工作,替代率大幅提升。三是加强新能源汽车公(专)用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四是大力发展以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已建成陆海联动、多点协同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智能骨干网建设示范工程和西安港建设“一带一路”内陆中转枢纽陆海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在工业领域,一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2025年1-8月,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产值达5206.6亿元,同比增长13.4%。二是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5年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7.11万辆,同比增长19.9%。三是大力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产业加快技术迭代和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四是积极发展氢能产业,引入培育氢能企业120余家,加速打造完整产业链。五是实施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等六种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

在生态环境领域,一是推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深度改造,使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从80毫克每立方米降低到30毫克每立方米以下。二是首次开展融合清单编制工作,完成近3000家企业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识别协同管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三是持续做好污水处理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再生水利用率。2024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4.7%,在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中期评估中位列第一。四是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投运“5+4+1”大型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4座餐厨垃圾处置场+1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场),西安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生活垃圾焚烧厂3A等级评定率100%的城市,全市其他垃圾已实现“零填埋、全焚烧”,分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五是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累计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点1407个、分拣中心16个。持续推进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在重点项目推进方面,在2026年底前,计划投资262亿元推动66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能源领域29个、工业领域3个、交通领域4个、生态环境治理领域30个。截至目前,按照项目规划进度,已完成25个项目,其中,能源领域9个,投资额13.03亿元;工业领域2个,投资额1.8亿元;生态环境治理领域14个,投资额19.42亿元。

强化各类示范引领

一是开展了第一批污降碳协同创新优秀案例遴选工作,共遴选出29个优秀案例,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积极申报国家典型案例,西安市4个低碳发展案例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2个资源化利用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1家企业获评全国第一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西安智慧。

三是推动空港新城、沣西新城和航天基地3个省级低碳近零碳园区试点,初步建立园区低碳管理体系。

四是积极推进省级“零碳或近零碳”工厂试点,第一批3家试点企业已通过省级验收,5家已申报第二批试点。

五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6个,省级绿色工厂165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6个、省级绿色供应链10个。

六是开展了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主题宣传活动,发布了减污降碳卡通形象“绿小安”。

下一步,西安市将持续深化试点工作,充分释放减污降碳潜力效益,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经验”,以更高标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美丽西安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在问答环节

记者就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一起来回顾

问:能源结构调整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请问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过程中,西安市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介绍,近年来,西安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氢能产业培育、清洁供热改造等领域,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能源供给能力。二是加快氢能产业布局,打造西部氢能高地。三是推进清洁供热改造,构建低碳供热体系。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政策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西安率先建成绿色低碳智慧能源城市。

问:从工业领域的实践来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已取得一些成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新的尝试?新的成效?

答:市工信局副局长郭亚龙介绍,作为工业主管部门,市工信局始终锚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抓手,构建了“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示范引领”的三维推进体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一是政策赋能,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第二是技术迭代,夯实产业转型支撑。第三是示范引领,培育标杆带动效应。下一步还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问:交通运输领域是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具体任务是什么?目前的工作进展如何?

答: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冯浩介绍,西安市交通运输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主要涉及5方面工作任务。一是提升公交出租车辆新能源化。截至8月底,西安市累计更新出租车(含网约车)19663辆,全部为纯电动车辆,其中巡游出租车11119辆、网约车8544辆。 二是加快草堂工业区、陕西铁投物流有限责任公司2条铁路专用线建设。三是推进过境货车一致性收费,引导车辆向外环高速分流。四是推进汽修企业涉VOCs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五是持续推进陕西陕投华山西安港集运有限公司“一带一路”公铁联运中心项目建设。

问:请问西安市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过程中,有哪些政策方面的创新?

答: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广介绍,在推动试点过程中,西安紧紧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目标,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和创新,在政策激励和绿色金融政策创新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尝试。在政策激励方面,针对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光伏、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利用,供热行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激励和支持政策,促进多领域减污降碳。在政策创新方面,推动西咸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成了“四库两标准”,搭建起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沟通桥梁,为光伏、绿色建筑等项目争取金融支持约122亿元。下一步,还将继续探索出台碳排放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碳排放信息纳入排污许可信息等方面的政策。

来源:西安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态度城市 incentive-icons
态度城市
网易陕西是当地最具影响力品牌
71276文章数 445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