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 以数智之力赋能龙江振兴

0
分享至


□文/本报记者 孙铭阳 摄/本报记者 刘心杨

10月23日上午,2025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开幕,大会为何在哈尔滨举办?会为黑龙江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凝晖。作为深度参与大会筹备与行业观察的专家,他从大会定位、选址考量到黑龙江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分享了独到见解。

谈及中国计算机大会的核心特点,孙凝晖首先明确其“旗舰属性”——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每年汇聚上万名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及行业用户代表,是IT领域的年度盛会。

“大会的价值绝不止于‘谈技术’。”孙凝晖认为,一方面要揭示最前沿的技术趋势,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更注重“技术落地”,通过专题讨论推动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它就像一座多向桥梁,连接学术与企业、资本与产业、技术与地方经济,最终要让数字技术真正赋能实体。”

为何将本届大会及首届展览会放在黑龙江?孙凝晖坦言,这是基于“战略契合”与“区域均衡”的双重考量。从国家战略看,东北经济振兴是重要任务,而数字技术是关键驱动力。“人工智能与20年前的互联网不同,它不能只停留在虚拟经济,必须扎根实体经济。”孙凝晖说,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制造业、农业等丰富场景,恰好是数字技术落地的“试验场”,无论是工业的规模化运营,还是黑土地的机械化耕种,都需要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升级,这与大会“技术赋能实体”的定位高度契合。

从区域发展看,孙凝晖希望打破“数字技术集中在南方”的惯性认知:“中国的数字浪潮不能遗漏任何主要区域。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如果能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对其他区域有极强的示范意义。”

谈及黑龙江发展数字经济的底气,孙凝晖首先提到人才与技术沉淀,他说,以哈工大、哈工程为代表的高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设计算机专业,数十年积累下,技术储备与人才基础扎实。

更核心的优势在于场景与资源。他举例,联想、曙光、华为及三大运营商已在龙江布局,黑土地的大规模农业、哈尔滨与齐齐哈尔的制造业,都是数字技术的优质应用场景。同时,黑龙江气候适宜、资源充足,适合建设算力中心,能够为数字经济提供算力底座。

对于发展建议,孙凝晖提出三个“准备”:一是人才准备,让行业从业者读懂技术;二是数据准备,开放场景、打通数据,在应用中迭代优化;三是算力准备,依托现有基建进一步夯实算力支撑。“关键是把积累的数据用起来,结合人工智能从‘信息时代’迈向‘智能时代’,提升生产力。”孙凝晖说。

当被问及黑龙江数字经济的未来,孙凝晖明确表示“不必对标杭州”:“每个区域有不同优势,杭州的互联网创业活力是特色,龙江的优势在大工业、大农业的规模化运营,数据更集中、政府组织力更强,还有众多央企资源。”他认为,龙江的核心路径是“整合优势”:将政府的组织力、学术的前沿技术、企业的产业资源结合,落实“人工智能+行业”行动计划,在制造业升级、农业智能化等领域形成特色竞争力。

“中国经济需要区域分工,龙江深耕自己的优势领域,就能在智能时代实现弯道超车,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能。”孙凝晖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黑龙江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黑龙江新闻网
黑龙江新闻网官方账号
37301文章数 16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