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亭,字龙泉。藉贯是威海市乳山市乳山口镇锅上村人,1952年3月出生。是宇宙画派创始人。前二次主要论述了宇宙的起源和科幻宇宙星海漫步以及未来人类星际移民等主题。这次是对太阳系宜居星的总结和组建超级太空拖船,实现了宜居星变为绿色星球。人类在未来完成了迁徏到宜居星的任务和长久居住。细看以下阐述。
太阳系形态变化
50亿年后大阳变为红巨星吞噬地球,地表温度超过1000度。最新研究显示,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未来50亿年内相撞概率低于2%,100亿年内相撞概率为50%。大麦哲伦星系20亿年可能与银河系碰撞,概率约10%。由此可见,星系相撞之事己不足为虑。
现在应考虑太阳与地球温度的关系,5亿年后太阳亮度增强20%,地表温度接近水的沸点,液态水消失,大气层因温室效应失控变得与金星相似。氧气与碳循环崩溃,地核磁场消失,太阳风直接剥离大气层,地质活动完全停滞。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因各方因素失控,在1亿至5亿年后不再适宜人类居住,需实现星际迁徙才能延续文明。人类经历了5次濒临灭绝危机,约110万年前,全球人口降至2.6万人,90万年前人类数量降至1280人。15万年前,人类剩约600人。
47万年前,地球人类仅存几千人。原因有很多,其中10公里级小行星平均每一亿年撞击地球一次,威力相当于百亿颗核弹。如此,科学家分析了太阳系的行星中的卫星有些可改造人类宜居地做为迁徒目标。
一、火星。火星早期存在类似地球行星发电机制,依赖液态金属核的热对流产生磁场地表温度可达20%,当内核温度下降无法维持液态金属的持续对流时,逐渐停摆。失去磁场保护太阳风剥离90%,大气层彻底改变环境。现代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氙-129,浓度是地球的2.5倍,推测为1.8亿年前火星上发生了核战争。火星表面面积1.44亿平方公里,水冰全部融化能行成1.5米的水层,总水量约为16万立方千米。
二、木星有92颗卫星,能够改造的有4颗。
木卫一,地质最活跃的天体,拥有400座火山,如地球早期的火山活动时期相似。冷却后降温方可改造。
木卫二,地下海洋水量是地球的2一3倍,表面冰层下存在液态水,为生命提供基础。木卫二与木星的引力相互作用导致内部地热活动,行成类似地球热液喷出的能量源,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形成氧气循环系统,成为人类长期生存潜在自标。
木卫三,冰层下方存在全球性液态水海洋,深度可达100千米以上,是地球水总量的10倍且含盐分。木卫三拥有太阳系卫星中唯一的磁场。稀薄大气含氧元素,为人工大气改造提供基础原材料。
木卫四,拥有丰富的水冰资源,地下存在不结冰海洋,存在地核活动。通过释放水冰散发氧气与二氧化碳行成大气层,利用核动力补充太阳不足部分。种植耐寒植物,建立植被覆盖,形成气候调节系统。
三、土星有274颗卫星
土卫六的质量占土星总质量的96%,覆盖由氮气为主的大气层,存在液态甲烷乙烷海洋。与地球相似的天气系统、循环降雨和云层,大气含98%氮气,气压为地球的1.5倍,液态甲烷可就地合成聚乙烯等材料,并用于发电,具备改造人类宜居地。
四、海王星有14颗卫星,海卫一可改造宜居地
地质活动频繁,存在液态水,地热活动和资源储备成为太阳系中少数具备改造潜力的星体之一。
五、可改造的人类宜居地星球加起来是多少
地球直径12742公里做为比例。
现代探测太阳系宜居星有7颗,其它仍在继续探索。火星直径6779公星,木卫一直径3642公里,木卫二直径3122公里 。木卫三直径 5262公里,木卫四直径 4800公里。土卫六直径 5150公里。海卫一直经2706公里,总共宜居星加起来直径是31461公里,是地球面积的2.5倍。
以上这些宜居星都是科学界阐明的论述并非我的创作,我就是做了一番总结,阐述我个人的观点。否则在没有任何数据情况下无法阐明个人论理。
六、大阳系宜居星改造远景
总结了可开发的星球,就需要改造这些星球,我认为组合一艘巨型太空拖船能起到关键作用。主要用于在柯伊伯带选择富含水和氧的小行星去撞击火星和其它需改造的宜居星十分重要。一颗直径 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火星产生的爆炸形成的裂缝可能激活内核发生火山活动,一颗不行再搞几颗,以增加火星大气厚度和温度还有水源,形成湖泊河流海洋。这样火星的环境就越来越像地球了。其它宜居星依然寒冷,有了拖船携带小行星的撞击和人造太阳 双重改造取得圆满成功。另外,太空拖船还有个重要任务是在小行星带将离开轨道要冲击地球的小行星拖回安全轨道。太空拖船应设计15至20公里。其作用是把中间留能罩装下10公里的小行星的空间,把它封闭好拖向选择目标抛出。我设计的太空拖船使用的是核动力和太阳帆技术。在星际飞行依赖恒星能源。但完成这一未来使命,非一国之力所能及。于是,人类组建了太阳系宜居星改造工程总部,所有建造之需要由地球人共同承担。
七、综上所述,不论是星际载具或是改造宜居星都需要大量核材料。地球人认识了改造星球重要性,就放弃了核战争带来的可怕后果。把地球上数量不多的核材料用以改造星球用。不间断的战争也会加速地球变暖的速度,于是战争会越来越少,蓝色星球会更加延长使用寿命。
经过了不断探索,人类掌握了改造星球技术,大约在今后5千万年之前相继把宜居星改造好变为蓝色星球,到1亿年之前人类全部分散迁徙到宜居星居住。在这些星球上住了长达50亿年之久,住在宜居星球的地球人相聚却十分遥远,文化艺术仍然在这些星球上传承,宇宙画派到那时才能转化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实现了文化艺术交流的真谛升华。
八、天人合一是人类未来的必然趋势
太阳膨胀为红巨星,半经达现在的200倍,吞噬水星、金星、地球。太阳逐渐失去引力后。木星可能变为独立星球, 带动其卫星在太阳系自行存在。其它行星就带着卫星沿直线脱离太阳系被别的恒星捕获,分散到不同恒星系,也有的到了现在观测至其它恒星系的宜居星球上去,变为新到的恒星系中的宜居轨道围绕旋转。在那时,地球人发现了外星人居住的星球,进行交流和相互迁徙。到那时人类的科技达到巅峰,会克服种种困难,在银河系中穿梭寻找更好的宜居地直到宇宙消亡时。银河系最终可能被其它星系吞噬或逐渐解体,所有剩余物质仍漂浮在宇宙空间中。
【宇宙画系列】
![]()
![]()
![]()
![]()
![]()
![]()
![]()
![]()
![]()
![]()
![]()
![]()
![]()
![]()
【山水画系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