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有支特别厉害的部队,从这儿走出来的将领,后来好多都成了响当当的人物,像陈赓、刘亚楼、杨得志、杨成武这些,全是从这支部队出来的。而且这支部队的军政主官,后来也都成了名震全军的开国将军。
红一师:藏龙卧虎的精锐
这支部队就是红一师。1933 年 6 月,我军决定取消军级编制,为了方便指挥,把中央红军原来的七个军,改成了七个师。其中红一师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下面管着三个团,兵力超过五千人,每个战士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强兵猛将。
![]()
长征的时候,红一师一直当开路先锋,一路上闯潇水、打湘江、强渡乌江,还四渡赤水河,为大部队北上立了大功。这些功劳,离不开红一师几位首长的出色指挥。
师长李聚奎:敢挡枪、能扛事的上将
先说师长李聚奎,他是湖南安化人。大革命一开始,他就加入了湘军将领唐生智的部队,跟着一起闹革命,想把封建统治给推翻。在部队里,他经常接触我党的思想,慢慢就有了入党的念头。后来国共合作破裂,他直接跟着彭老总参加了平江起义。
起义的时候,有敌人把枪口对准彭老总,李聚奎不顾自己安危,冲上去替彭老总挡了一枪。就因为这事,彭老总特别器重他。入党的时候,他郑重发誓:“我这辈子就跟党走了,党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之后一辈子,他都实实在在照着这话做。
长征开始后,李聚奎当上红一师师长,带着部队冲在最前面,好几次在绝境里为大部队杀出一条路。部队走到大渡河的时候,敌军调了十万大军追过来,情况特别危急。李聚奎立刻让杨得志挑了 17 个战士组成敢死队,先去抢占渡口。
最后在他的灵活指挥下,我军成功拿下渡口,帮大部队顺利渡过大渡河。战斗结束后,中央专门表扬杨得志,可杨得志特别实在地说:“都是李师长指挥得好。” 李聚奎又特别谦虚,说功劳都是前线战士的。
![]()
到了 1936 年,他跟着西路军西渡黄河,在河西走廊转战。那边条件艰苦,马家军又疯狂围攻,我军损失特别大。李聚奎在战斗中跟队伍走散了,一个人躲进祁连山,吃了好多苦才回到延安。
当时他觉得自己打了败仗,主动要求受罚。可毛主席看着受苦受累的爱将,心里只有心疼,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虽败犹荣!” 后来,李聚奎把这次惨痛的经历记在心里,化悲痛为力量,在战场上更勇猛了。
抗战开始后,他当 386 旅旅长,跟着陈赓大将在太行山打仗。解放战争时,他又成了四野副参谋长,为解放东三省出了大力。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亲自点将,让他去领导石油工业部的工作。
也因为这,他错过了 1955 年第一次授衔。后来毛主席知道了这事,马上让负责人给他补授军衔。1958 年,李聚奎单独被授予上将军衔。
政委赖传珠:公私分明的上将
除了李聚奎,红一师的政委赖传珠,建国后也被评上了上将。赖传珠是江西人,年轻时就带头搞学生运动,后来因为表现突出,被吸收进了党。
可大革命失败后,敌人报复他,把他父母都杀害了。带着家仇国恨,赖传珠上了井冈山,成了毛主席特别信任的部下。因为他做政治工作特别厉害,长征开始后,就当上了红一师政委,跟着部队走长征。
![]()
不过他在红一师只待了几个月,没多久就被调到红二师五团当政委。但他一直记着红一师艰苦奋斗的作风,后来还把这种作风推广开来。
抗战时期,他先后当了新四军参谋处长、军长、政委,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工作,都做得特别出色。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又被任命为四野十五兵团政委,从东北一直打到南方,为解放全国立了大功。
建国后,他帮着罗荣桓元帅做授衔工作。他从来没想过给自己谋好处,评其他将领的军衔时,总往高了评;轮到自己,却一个劲往低了评。按他的资历,评上将没问题,可他主动要求评中将。
罗荣桓元帅和其他领导知道后,都不同意他的想法。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还是给赖传珠评了上将。
政治部主任谭政:后来居上的大将
红一师还有个厉害角色,就是政治部主任谭政。他后来的军衔,比之前的师长、政委都高,成了开国大将。谭政是湖南湘乡人,跟陈赓是发小,后来还成了陈赓的妹夫。也是在陈赓的影响下,谭政走上了革命路。
之后他跟着陈赓参加国民革命军,投身北伐战争。可就在这一年,大革命失败了,谭政马上带着部队跟着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
起义失败后,好多人对革命没了信心,都走了。只有谭政等少数几个人,跟着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因为谭政有文化,成了毛主席的第一任秘书。之后他帮着毛主席创建红军,还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这段时间里,他得到毛主席的赏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长征开始后,谭政当上红一师政治部主任。一路上,他始终照着毛主席的思想,抓好部队的思想建设,让战士们就算身处险境,也能团结一心往前冲。
抗战时期,毛主席任命他为总政副主任,一直在延安做政治工作。解放战争时,他又成了四野政治部主任,在解放战场上继续发挥作用。这时候,他在军中的地位早就超过了之前的两位上级,1955 年授衔时,被授予大将军衔。
参谋长聂鹤亭:命运多舛的中将
要说红一师的参谋长聂鹤亭,他的经历就有点可惜了。他的军事和政治能力不输师长、政委,资历也不比谭政大将低,可因为好多波折,最后只评了中将军衔。
大革命失败的时候,聂鹤亭领导了吴山庙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去了叶挺独立团,参加南昌起义。因为打仗勇敢,叶挺军长把他提拔为排长,当时粟裕大将还是他手下的警卫班长。
这样的起点已经很高了,可之后的路上,他好几次错过晋升机会。南昌起义结束后,他跟着朱老总部队南下,当时队伍被打散,缺干部,朱老总本来想提拔他。
可那时候我军迫于形势,要跟国军将领范石生合作,性格耿直的聂鹤亭一下子接受不了,就离开部队,去上海党中央工作了。后来他被派到中央苏区,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斗。长征开始后,他被提拔为红一师参谋长,一路上冲锋陷阵,立了不少功。
因为打仗勇猛,他得到毛主席的赏识。到了延安后,毛主席本来想好好培养他。可就在这时候,他的老上级叶挺将军给他捎信,希望他去新四军帮忙。
![]()
那时候聂鹤亭已经是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了,可他特别想回到老战友身边,就没跟毛主席打招呼,悄悄离开延安,去找叶挺了。可情况突然变了,他没到成新四军,中途被留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做对国军的统战工作。
也因为这,他错过了好多重要战役,在军中的地位慢慢降了下来。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先后当了松江军区司令、辽北军区司令,主要做地方军事管理工作。
1955 年授衔时,他被评为中将。一开始他还不满意,觉得自己资历够高,不该只评中将。可他没意识到,自己的军功其实不够。罗荣桓元帅知道他的态度后特别生气,说先不给授衔。直到第二年,他才补上中将军衔。经过首长的教育,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改掉了冲动莽撞的脾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