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
每年的10月是世界乳腺癌宣传月。10月23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系主任、乳腺肿瘤外科主任祝国莲及乳腺肿瘤外科医生马凯提醒: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是提升治愈率的关键,市民需主动关注乳腺异常,通过科学防控为乳房健康筑牢防线。
出现乳腺肿物需及时就医评估
祝国莲称,任何新出现的、无法自行消失的乳腺肿物,都应该去医院进行评估。不要自行判断良恶性。具体需要警惕并及时就医的情况包括:
新出现的肿物需格外关注,尤其是此前从未摸到过,或在月经周期结束后依然存在的肿物;持续存在的肿物,即使存在了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只要没有消失,就应该检查;摸起来像小石子或鼻尖一样较硬的肿物;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活动度差的肿物;持续增大的肿物,无论大小,只要发现它在不断变大就要引起关注。
虽然很多良性肿物也无痛,但乳腺癌在早期通常是无痛的。尤其要警惕无痛、质地硬、边界不清的肿物;伴有皮肤改变、乳头改变的肿物,以及乳头溢液、乳头皮肤脱屑、糜烂、结痂等情况也需要警惕并及时就医。
腋窝淋巴结的变化同样不能忽视,腋窝摸到无痛、质地硬、活动度差或融合的肿大淋巴结,需要就诊。同时,男性出现乳腺肿物也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因认知误区导致漏诊;40岁以上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或个人病史者、已知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者都需要定期排查。两位专家特别强调,即使肿物不符合上述特征,但只要是让你感到担忧的肿物,就应该及时就诊。
生活方式管理+定期筛查 保持乳房健康
祝国莲称,保持乳房健康需要综合的生活方式管理和定期筛查:
了解自己的乳房: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建议在月经结束后一周左右进行),熟悉自己乳房平时的外观和触感,这样更容易发现新变化。但需明白自检不能替代医学筛查。
维持健康体重:超重或肥胖(尤其是绝经后)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通过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坚持规律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降低风险。
选择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选择优质蛋白质(鱼、禽、豆类)。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限制高糖、高脂、深加工食品。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牛油果、坚果等)。
限制饮酒:酒精摄入是明确的乳腺癌风险因素。最好不饮酒,如需饮用,应严格限量。
谨慎使用激素:长期使用某些类型的绝经期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增加风险。如需使用,应与医生充分讨论风险和获益,在最短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母乳喂养:如果可能,尽量进行母乳喂养。研究显示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尤其是哺乳时间越长,保护作用越明显。
戒烟:吸烟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相关,包括乳腺癌(尤其对年轻女性风险更高)。
管理压力:长期慢性压力可能对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找到健康的减压方式,如运动、冥想、瑜伽等。
保证充足睡眠:规律、高质量的睡眠对整体健康和激素平衡很重要。
祝国莲特别提醒,遵循专业筛查建议尤为重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水平(家族史、基因等)。与医生讨论并遵循适合你年龄和风险因素的筛查计划。这是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不要因为害怕或没有症状而逃避筛查。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 樊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