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的认知中,审美被视作个人品位的纯粹表达,潮流则被视为自由选择的结果。然而这样的认知却无法真正消解人们心中的困惑,为什么有些设计一夜之间成为爆款?为什么有些风格被普遍认为“高级”,而有些则被贴上“俗气”的标签?
![]()
对此,本书提出了一个较为冷峻的观点:我们所追随的风格、所消费的商品,甚至所标榜的价值观,往往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由地位竞争和身份焦虑所驱动的文化游戏。
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地位与文化的象征符号
“地位”这个词并不抽象。它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相对位置,决定了资源、尊重与机会的分配方式。“文化”则是地位博弈得以展开的舞台,它并非虚无缥缈的精神产物,而是由大量具体惯例所构成的系统。所谓“惯例”,即一个群体中被共同接受并默认遵循的行为模式与符号规范,这些惯例,表面看起来是个人选择,但其实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地位游戏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惯例都具有同等的价值,不同的惯例对应不同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的服装品牌、消费的咖啡类型,甚至使用的词汇表达,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我们社会地位的信号。接下来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概念了,它的名称是信号传递成本。什么叫信号传递成本?它指的是个体为模仿某一地位信号需要付出的资源代价,成本越高,模仿难度越大,该信号的地位象征意义也就越强。
书里总结了五种常见的成本,分别是金钱成本、时间成本、排他性接触权、文化资本和打破规范的成本。这五种成本机制共同作用,使得地位信号不仅可见,而且难以轻易复制。它们构成了一道道无形的屏障,维持着不同群体之间的地位差异。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无论是在消费选择、职业发展还是社交行为中,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这场由地位与文化共同编织的游戏之中。
![]()
二、鄙视链无处不在?——不同阶层的文化区分
文化是一场关于地位的游戏,惯例是社群默认的游戏规则,由于信号传递成本的不同,每个惯例都有着地位价值上的差异。由此,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开始采取不同的惯例策略,去维持自己的地位边界。我们可以大致把这款游戏中的玩家分为三类:老钱、新钱,和专业阶层。
表面上看,这三种风格多元共存,甚至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文化繁荣,但本书犀利地指出,所谓文化多样性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位焦虑游戏。老钱用低调贬低新钱的“浮夸”,新钱用财富嘲笑老钱的“过时”,专业阶层则用知识鄙视前两者的“浅薄”。在这条鄙视链中最焦虑的,往往是专业阶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产及上层中产。面对这种境况,有些人试图完全退出这场阶级游戏,这就构成了亚文化群体。
亚文化群体必须通过强烈的视觉与行为差异,才能明确拒绝主流社会的地位标准,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与内在地位层级。亚文化在对抗中发明新的审美,这些审美又通过媒体与市场扩散,影响更多人。
三、“时尚是个轮回”?——地位焦虑导致时尚循环
倘若把时间线拉长,纵向去看,大家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社会的主流审美似乎总是在变?为什么有些东西突然火起来,又悄然过气,而有些却能穿越时间,成为经典?这背后的大手,名叫时尚周期。
![]()
“时尚周期”,本质上是一个文化惯例从诞生、扩散到衰落的完整过程,人们对地位的持续渴望与焦虑驱动着它的运转。时尚周期通常包括几个关键阶段:高地位群体的率先采纳、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先行者的效仿、商家的批量生产,最终走向大众化。
那么,是否存在能够超越这个残酷周期,获得持久生命力的行为模式?答案是肯定的。其秘诀在于获得历史价值。
文化不同于科技,科技进步是取代性的,而文化变迁则具有任意性,它允许我们回溯历史,从中汲取养分,以摆脱当下的陈腐与乏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在某些时刻向过去寻找灵感。
所以,时尚确实是一个轮回,但每一次轮回,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阶层、媒体、商业与大众心理复杂互动的结果。它表面上关乎美与选择,底层却是人们对地位的永恒焦虑与不停追逐。
四、总结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这场地位游戏变得更加复杂。数字技术在降低信号传递成本的同时,削弱了许多文化符号的地位价值,互联网还加速了时尚周期的运转,彻底打乱了传统的文化扩散节奏。
![]()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潮流、购买符号、塑造形象之前,可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究竟是在表达真实的自己,还是在迎合别人的期待?是在追求内在的满足,还是在焦虑地跟上某个圈层的标准?
说到底,真正的品位,或许不在于你买了什么、穿了什么、听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它们,是否能在纷繁的信号中,保持一份清醒、自主与从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