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真是艺高人胆大,连婚姻这事儿都敢另起炉灶。他们办酒席,过日子,甚至生儿育女,偏偏就不去领那张红本本,把老一辈“奉子成婚,领证为天”的规矩彻底掀了个底朝天。这究竟是爱情观的觉醒,还是一场前途未卜的豪赌?
![]()
我们总以为,一纸婚书是爱情的终极认证,是给彼此家庭和未来的一份责任状。可如今的年轻人似乎不这么想,他们更信奉“日子过得好比什么都强”。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他们许多人可是亲眼看着父母辈的婚姻如何在一地鸡毛中挣扎。离婚时的财产纠葛,剪不断理还乱的共同债务,那些被当成“床头打架床尾和”的家暴调解,都像一根根刺,扎在他们心里。婚姻在他们看来,应该是两个人并肩前行,而不是互相拖累的枷锁。领证本该是安全感的来源,可如果感情走到尽头,这张纸反而成了最麻烦的解脱手续。日子若能琴瑟和鸣,有没有那张证又何妨?可真要这么过,生活里会不会处处碰壁?
![]()
年轻人的算盘打得那叫一个精明,核心就八个字:规避风险,掌握主动。过去总说没证孩子上不了户口,现在早就是老黄历了。《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权利一模一样,继承权、户口都不是问题。甚至在某宝上申请新生儿补贴,婚姻状况选个“其他”就能搞定。有些姑娘的户口还在村里,不领证生孩子,每年几万块的分红就稳稳到手,一旦领证迁了户,这笔钱可就打了水漂。这笔账,谁不会算?再说说分手,那三十天的离婚冷静期,简直让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如坐针毡。“过不下去就得走,凭什么要我等?”没领证,合则来不合则去,干脆利落,不用彼此消耗,最后两看生厌。最让人拍手叫好的是家暴问题。一旦领了证,动手就可能被和稀泥成家务事。可没这层身份,对方动手那就是故意伤害,警察处理起来也绝不手软。至于财产和债务,年轻人更是门儿清。谁也不想替对方的赌债网贷背锅。不领证,债务各归各,井水不犯河水。真要共同生活,一份同居协议就能把收入分配、付出多少写得明明白白,法院照样认。
![]()
这种生活方式在传统人眼里,简直是离经叛道。可我们真的该一味指责吗?我总觉得,那本结婚证代表的是一种“我愿与你共担风雨”的庄重承诺。但我无法否定年轻人的选择,因为他们肩上的压力,和我们当年早已天差地别。我们四十多岁的人结婚时,房价还没那么高不可攀,养娃的成本也还在可控范围,领证带来的安全感远大于风险。现在的年轻人呢?房贷、车贷、养娃成本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还要面对婚姻里的种种不确定性。他们选择不领证,不过是在现有规则下为自己找的一件“防弹衣”。有人说得特别好,“不是我们不想承诺,是我们想先做到不拖累对方。”所以,与其批判他们“不传统”“钻空子”,不如坐下来好好聊聊。如果孩子真这么选,不如提醒他们,“万一对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同居协议里该注意哪些陷阱?”帮他们把风险想得更周全,远比一句生硬的“不行”要强得多。
![]()
说到底,00后的婚姻选择,不过是给这个时代提了个醒:世界在变,婚姻的形式又何必一成不变。我们不必模仿,也无需强求。世界终究是他们的,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只需报以尊重,给予理解。毕竟,好好过日子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