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肖李大队社员修渠时发现秦代土坑木椁,联合考古队随后对云梦睡虎地秦墓展开发掘,共清理 12 座秦墓,其中 M11 格外引人注目,出土的竹简即著名的云梦睡虎地秦简。
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无墓道,墓坑设脚窝,长 4.16 米、宽 3 米、深 5.1 米。一棺一椁,椁室以横梁分出头箱与棺室,盖板铺树皮与稻草,底板下有垫木;头箱与棺室顶板封闭严密。木棺呈长方盒状,盖板有麻绳缠痕,外裹素绢与锦护棺,内铺小米。填土分三层,经夯打;东部壁龛出土木车、泥马与泥俑,椁盖板有牛头骨,四角灰烬疑与祭祀相关。棺内为四十多岁男性仰身曲肢葬。
随葬品主要在头箱与棺内,头箱有漆、竹、铜、陶等器物;棺内藏 1100 余枚竹简及毛笔、玉器等,毛笔以线缠笔毛于杆头,笔套为竹筒。竹简多保存完好,长 23-27 厘米、宽 0.5-0.8 厘米,墨书秦隶多清晰,原以麻绳编册,后散乱。内容含法律、行政文书、医学著作等,逾半数为秦代法律,是我国已知最早法律条文,为研究秦代历史提供翔实资料。
竹简内容主要包括:秦律三种,含商鞅六篇相关内容,包括法律本文及解释、近 20 种涉及农田,刑徒,徭役,狩猎等专项律令及《游士律》等;治狱案例 20 余则,记审讯与法医检验等;《大事记》补秦昭襄王至秦始皇三十年史缺并记载“喜”的生平;另有南郡郡守腾文书、《为吏之道》《日书》等。其作为最古秦代法律文献,首次展现 “秦律” 全貌。
《为吏之道》载为官规范,体现秦以法为本、综合治国理念,强调为官清正、判案公正、赏罚分明及上下有序。
墓主人推测为“喜”,据《大事记》载其生于秦昭襄王四十五年,17 岁服徭役,曾任御史、令史等法律相关官职,29 岁从军,参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46 岁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墓主年龄、随葬法律竹简与其生平吻合,墓葬年代为公元前 217 年。汉江地区是楚国腹地,从秦将白起拔郢后到秦国灭亡,秦在此统治半个多世纪,在当地既有使用秦俗埋葬的人,也存在保留旧地楚俗埋葬的人。但“喜”是一个地道的秦官,死后是用秦的习俗下葬的,墓葬中随葬品为典型秦国器物,为秦人墓。
云梦睡虎地秦墓为研究秦代法律、历史事件、阶级斗争提供关键资料,为研究秦代江汉地区埋葬习俗,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文字资料。
#考古# #历史# #科普# #法律# #湖北# #秦国# #文物#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