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994年,监狱法出台。
彭真曾在国民党监狱度过六年,也曾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受尽折磨,整整九年时间陷入囹圄。正如彭真自己曾经说过的那样:“入党六十多年,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
31年后,这部关乎罪与罚、安全与人权的法律迎来了首次大修。
历时1个月,监狱法修订草案二审稿结束了公开征求意见。全国范围内,共有149人留下了对这部法律的看法。监狱法的关注度并不算高,原因不难理解:它涉及的对象,是一群被剥夺自由的人;而拥有自由的人,往往以为监狱离自己很远。
修监还须思蹲监。
秦城监狱这个关押高级政治犯的监狱很有意思,它是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负责建造的,但是第一个被关进去的就是他自己。
2
罪犯的诸项权利中,辩护、申诉、控告、检举权不受侵犯早就有法可依,但现实中想要行使,却受到不少限制。
但当你认为自己无罪,在服刑期间向狱警递交申诉材料。对方却提醒他,如果坚持申诉,就要做好“不会减刑”的思想准备。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按照《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规定》,“服从法院判决,认罪悔罪”是获得基础分的前提之一。这意味着,罪犯若申诉,往往会被视为“不认罪”“态度不好”。
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在最新的监狱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中,新增条款明确规定:罪犯行使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不得被视为不服从管教、缺乏悔罪表现的依据。
3
坚持申诉,就要做好“不会减刑”的思想准备不是空穴来风。
张辉、张高平系叔侄关系,因涉及2003年发生在杭州的一起强奸致死案,分别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和有期徒刑十五年。
张高平在狱中拒绝认罪并拒绝减刑,通过持续申诉推动案件平反。他认为不认罪才能证明自己未犯罪,这种态度与其侄子张辉形成对比(张辉选择同时争取减刑和申诉)。
4
在狱中张高平不停地写申诉信,不停地向监狱民警诉说冤屈,还大量地研究各种杀人案件。
另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张高平偏执地坚持伏法,但不认罪,劳动但不减刑。
网上有央视的视频采访。
主持人王宁:我们知道你在监狱里面拒绝减刑,为什么啊?
张高平:我没犯罪,我咋减刑,你要叫我写犯罪事实,不是说减刑就减了,还要叫你写犯罪事实,认罪悔过书,时不时地叫你写,发个东西要你写出作案的目的,作案的动机,时间地点,那些东西你咋写。
王宁:可是相比坐牢的那种痛苦,能够减点刑早点出来,难道不是更好的事吗?
张高平:那个我晚上写那些东西,你要硬要叫我写,我天天睡觉都心绞痛,你们感受不到的,你没被冤枉,你感受不到的。
王宁: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张高平:心绞痛啊,就是跟一个石头一样的,往下沉一样的,痛啊,那个滋味,我宁可待在监狱。
王宁:而在减刑这个问题上,侄子张辉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说,他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要争取减刑,而另一方面要继续申诉,因为在监狱当中表现良好,他先后从死刑减为了无期徒刑,从无期徒刑减成了有期徒刑。
在采访当中,两个人反复强调说我们一直要申诉,绝对不放弃,他们坚持法律的严肃和公正,也坚信他们的案子一定能够得到平反。也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之下,命运在等待之中悄然发生着改变。
5
在宣判无罪的法庭上,浙江冤狱事件受害人张高平对法官说,“你们今天是法官和检察官,但你们的子孙不一定是,如果没有法律和制度保障的话,你们的子孙也可以被冤枉,也可能徘徊在死刑的边缘。”
这话听来是不是特别扎心?
监狱法修改终于让“申诉不影响减刑”成为明文规定,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要把这一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效果观察。
2025年10月23日星期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