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英国素来不缺土豪留学生家长 —— 毕竟,优秀的精英教育资源从来不缺买家。
谷歌“牛剑家教”,我们会发现光是线上一对一,时薪就50-100镑不等,非常可观。
![]()
然而,牛剑学生在英国的补习大军里,只能算普通的“工薪阶层”。一些有能力把学生“补”进伊顿,哈罗等名校的名补,半小时就挣一千英镑。
![]()
就在最近,一名神秘家长大手一挥,开出18万英镑找补课老师,更是刷新了吃瓜群众的认知:
“神秘家庭斥资18万英镑求补课老师,只为让一岁儿子成为‘真正的英国绅士’”
![]()
据天空新闻消息,这名神秘家长并非英国人,招聘广告则是在补习网站Tutors International上发的。该在线平台创始人 Adam Caller表示,这名家长私下和他沟通过这件事,并要他签保密协议,所以我们除了知道TA是留子家长,其他有关身份的信息就没了。
据悉,这名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入读“伊顿公学,西敏公学,哈罗公学和圣保罗公学”这样的顶尖学校,足以看出望子成龙心切。
![]()
至于这名留子目前的状况...媒体只透露了他今年刚满一岁。
没错,这就是个神秘虎爸虎妈撒钱为襁褓中的儿子求家教的故事。
![]()
家长表示,希望能找到一位“能够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吸收能力"的老师,让他沉浸于"英国文化、价值观及精妙之处",在家族的外国文化规范固化之前,引导他走向"双文化主义"生活。
至于为啥要从一岁就开始抓,背后的原因也让人忍俊不禁:五岁的长子不指望了,一岁的次子还可以努力努力。
“五岁的长子现已年龄过大,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家长告诉顾问,“现阶段一岁的孩子尚未形成任何文化偏见,正是通过特定活动与知识启蒙,引领他走向双文化发展道路的黄金时期。"
这位家长认为,要让一岁孩子为进入顶尖公学做准备,最好早点让他体验"各种典型的英式活动,以此培养其行为习惯、世界观、审美品味及体育偏好"。
招聘启事明确指出:"完全可以让这个孩子亲身感受罗德板球场、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和特威肯汉姆体育场的氛围,并按照年龄阶段循序渐进地教授板球、网球、橄榄球,以及马术(包括马球)、赛艇等运动的入门知识。"
罗德板球场
![]()
温布尔顿网球场
![]()
特威肯汉姆体育场
![]()
”泰晤士河沿岸有许多划艇俱乐部,无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接触,都有助于培养男孩对这类传统运动及其社会地位的认知。
![]()
“导师亦可在适当时机引导男孩尝试部分运动,比如参加小马俱乐部或少儿网球课程。”
![]()
除了体育,家长还要求受聘导师让孩子接触西方古典音乐,并通过定期开展"音乐活动"促进其成长。
"导师需具备合格的音乐理论基础,能够引导孩子探索音乐与节奏的奥秘。随着年岁增长,这孩子应当理解乐器原理与不同音色的生成方式,并有望在幼年阶段萌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
这位导师必须是拥有数年精英教育经验的"非凡人士",且成长于"社会阶层相匹配的家庭背景"。其本人很可能毕业于英格兰顶尖中学及大学,兼具"教学专业素养与服务于高知名度家庭所需的审慎态度及文化敏感度"。
![]()
候选人还需具备在私宅、大使馆或王室家庭提供"定制化全人教育课程"的实践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合适的人选应具备文化洞察力与丰富的游历经历,熟悉安防流程,并能够"本能理解保密性、灵活度及职业边界在显贵家庭中的重要性"。
![]()
招聘启事补充道:"理想的导师应以亲切沉稳的特质著称,能够营造滋养心灵、激发潜能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在学术、情感及社交领域的全面发展。"此外,应聘者须身体健康、体魄强健、无吸烟习惯,且热爱户外活动。
尽管家长寄予厚望,但据描述其子"只是个符合年龄特征的普通小男孩——对万物充满探索欲,正以惊人速度吸收新知"。招聘补充说明指出:"与所有周岁幼童相同,他喜爱感官游戏、音乐和模仿言语的活动,已开始展现对世界的好奇并尝试发出原始音节。"
招聘顾问Caller向《每日邮报》透露,在发布招聘前已与这个家庭会面。"我当面请他们阐释理念,发现其逻辑完全自洽。"他解释道,"这个家庭来自风土人情与英国大相径庭的地区。他们希望培养出彻底融贯双文化基因的孩子——从行为仪态、眼神交流、肢体习惯到兴趣品味与认知方式等细微处,都与英国本土成长的孩子别无二致。"
![]()
截至昨日,Caller向《邮报》表示已收到61份求职申请,其中不少应聘者"绝对堪称出类拔萃"。
听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觉得18万英镑开少了 —— 全能六边形战士还要来自名门世家,大抵也是不缺钱的主;若非家道中落,谁愿意出来当家教?
![]()
不过,作为六位数年薪的回报,受聘者的工作强度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大:初期工作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3点。
受聘者每周可享有连续两日休假,每年至少四周假期。该职位初始合约为期12个月,但有望延续"多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国家都有虎妈虎爸。在西方世界,这些父母通常都很有钱,自然会用尽一切手段,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吃穿住行要最好的,学校和家教要最好的。当然,他们也要求孩子要做到最好。而他们自己却不太参与到其中:找专业人士,不是比我自己搞更有效率么?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消息来源:天空新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