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实现自己空中力现代化且西方化的乌克兰来说,已经等不及其它的后续援助,乌克兰空军计划采购至少100架瑞典JAS-39E/F“鹰狮”战机——而要及时获得这批装备,大概率需在乌克兰境内本地化生产其中大部分战机。
![]()
原因在于萨博(SAAB)位于林雪平(Linköping)的工厂产能有限,目前已承担瑞典空军及现有出口客户的订单交付任务。瑞典政府已确认,“鹰狮”在乌克兰的本地化生产具备可行性,但前提是乌克兰需找到合适的本土合作方。
![]()
此外,大规模“鹰狮”战机出口合同通常会包含本地化生产条款——2014年瑞典与巴西签署的首份“鹰狮”合同便是典型案例,该案例可作为评估乌克兰本地化生产“时间周期”与“实施范围”的重要标杆。因此,分析巴西此前的“鹰狮”本地化生产流程,对乌克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巴西“鹰狮”本地化案例:合同内容与分工
2014年瑞典与巴西签署的“鹰狮”合同金额为54亿美元,涵盖36架战机的供应:28架单座JAS-39E型“鹰狮”,以及8架双座JAS-39F型“鹰狮”。在巴西境内执行该合同的过程中,萨博的合作方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这家企业以生产客机、运输机及“超级巨嘴鸟”涡桨战机闻名。
![]()
36架“鹰狮”的生产分工明确:
- 仅13架由瑞典全程生产;
- 8架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负责组装;
- 剩余15架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萨博支持下自主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不仅为本土“鹰狮”生产多个关键零部件,还计划接收约60项相关技术转让。
巴西本地化进程:时间线与关键节点
2015年,首批350名巴西工程师赴瑞典接受培训并积累实操经验。
2016年,即合同签署两年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成立“鹰狮设计与开发网络(GDDN)”中心,巴西与瑞典专家在此开展联合工作。
![]()
2018年,巴西萨博航空组装厂(Saab Aeronáutica Montagens)在圣贝尔纳多-杜坎普(São Bernardo do Campo)揭牌。该工厂负责生产“鹰狮”的尾锥、减速板、机翼盒段及前后机身段,这些部件随后会送往加维奥佩谢(Gavião Peixe)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工厂进行总装。
不过,该组装厂直至2020年才正式投产,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鹰狮”总装生产线则在2023年5月才启动。
巴西案例的延误教训:多重挑战影响进度
巴西的“鹰狮”本地化合同充分体现了项目推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受多重因素影响,项目严重延期:
![]()
- 巴西国内政治危机,包括在美国接受调查的腐败丑闻;
- 客观存在的技术难题;
- 疫情等完全不可预测的突发因素。
该合同原计划于2024年全面完成,但目前仍远未达到这一目标。具体交付进度为:巴西在2019年接收首架“鹰狮”战机,2023年收到首套战机组装套件,截至目前共接收约10架。当前,首架完全由巴西本土生产的“鹰狮”战机正处于交付前的准备阶段。
尽管存在延误,该合同仍在推进中,巴西最终将接收全部35架战机(原文此处疑为笔误,按前文应为36架)。此外,外界普遍认为,这36架“鹰狮”仅是巴西采购计划的首批。更值得关注的是,瑞典还计划利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生产设施,完成对哥伦比亚和秘鲁的“鹰狮”战机出口订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