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果没有周恩来这个人物,中国革命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0
分享至

“1936年12月12日凌晨一点,委员长还在睡,可怎么办?”杨虎城在西安临潼的烛光下低声问张学良。短暂的沉默后,两人得出的共同判断是:赶紧把周恩来请来,否则这摊子没人收得住。对话至此,问题已经抛出——如果周恩来不存在,很多关键时刻恐怕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时针往回拨到1920年秋天,巴黎郊外的那间简陋宿舍里,二十二岁的周恩来第一次把马克思的书递到赵世炎手上。有人觉得这只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小插曲,然而正是那几本书,把一群迷茫青年拧成了后来旅欧支部的骨干。没有这层早期纽带,国内新文化思潮与工人运动的衔接点就会松动,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蓄水池”也会见底,后续干部来源必定捉襟见肘。

三年后,黄埔军校东征途中发生增城之夜兵变,校内议论声四起。多数人把目光投向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十分钟的训话,他先讲“革命为什么打枪”,再讲“军队必须听党指挥”,最后一句只九个字:“纪律若碎,军心就散。”兵变被硬生生压了下去。如果没有这双能在军官与士兵之间平衡的手,黄埔系未必能保持统一指挥,后来的北伐阵线大概率出现内耗,蒋介石乘虚整编的难度也会骤降。



1927年“清党”风暴席卷上海。中共中央地下机关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局面混乱到连电台频率都失去控制。周恩来在法租界租来一间三十平方米的小屋,设立特科临时指挥点。三周内,他重新部署情报网络,策反数位要害部门的军官。试想若少了这一段急救行动,党内联络链断裂将超过半年,后续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时机和配合都会落空,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武装尝试甚至不复存在。

长征途中,夹金山积雪过膝,红一方面军断粮断药。此时博古仍坚持教条路线,张闻天迟疑不决。周恩来跳出狭窄山道,在木板桥头拍板:“军事指挥权交毛泽东。”短短一句,却为遵义会议奠下基础。若此刻他犹豫半分,指挥权旋即回到三人团,红军可能被川军和滇军夹击于乌蒙山脉,根本走不到陕北。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面对枪口不发一言。南京政府已决定派空军轰炸。周恩来飞抵西安,第一句是“委员长安全第一”。随后依次安抚东北军将领、沟通南京高层、再给共产国际发电报。四十八小时里,他像连轴转的枢纽,把原本对立的四方利益重新排列组合。缺少这种高超统战手腕,张学良旋即背水一战,南京炸弹落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此胎死腹中。



全面抗战时期,周恩来常驻武汉、重庆,出入谈判桌,手握国共两条热线。珍珠港事件前后,蒋介石试图拉拢英美排挤中共。周恩来递上《国共合作抗战备忘录》,用“抗战大后方需要统一”这句话堵住了蒋的退路。没有这一纸备忘录,新四军难以扩编,皖南事变后或将被整体裁撤,华中敌后战场随即出现真空。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重庆谈判气氛微妙。周恩来把毛泽东送上飞机,随后单独留下收集舆论、稳定谈判节奏。蒋介石暗示“请毛主席多留几日”,实则拖字诀。周恩来会心一笑:“委员长,航班早定,时间不能改。”一句看似客气的话,掐断了任何软禁的可能。倘若无人洞察这一层心思,谈判桌很可能变成“人质局”,延安指挥中枢将出现空窗。



解放战争打响后,东北战场缺军械。周恩来与苏联谈判,从哈尔滨港划出几条航线,抢在冬季封江前运回第一批大炮。要知道,彼时斯大林对东北态度暧昧,倘若谈判失败,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只能用迫击炮对付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第十三兵团,秋季攻势难言胜算。

隐藏在枪火背后的,是那条细如发丝的秘密战线。周恩来亲自确立“公开工作合法化,隐蔽战线专业化”原则。上海、天津、南京三地情报网在1948年同时启动,让解放军掌握了国统区金融崩溃的第一手资料,为“百万雄师过大江”提供精确时间窗口。少了这一环,渡江战役可能遭遇国府纸币换银票的短暂回光返照,胜利天平或被拖延几个月。



从留法青年到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大大小小的转折点上,都像齿轮里的那颗关键轴承,低调却不可替代。倘若历史中真的抽走这个名字,中国革命的节奏、力度、甚至最终归宿,绝不会是今日熟知的模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1402文章数 12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