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
导 读
当下的伙伴们,谁还没点身不由己。白天上班做牛马,晚上加班带着娃,能犒劳自己的,也就是深夜里那顿烧烤、那盒炸鸡,或者周末犒劳孩子的汉堡薯条。我们都知道这玩意儿是“垃圾食品”,但总觉得,嗨,不就是胖点嘛,回头跑两圈不就消耗掉了?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可能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垃圾食品对你最大的伤害,不是让你胖,而是可能让你的脑子“生锈”,变得迟钝、焦虑甚至抑郁。而跑步之所以是解药,也根本不是因为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而是它在你身体里启动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恒意
你跑的步,正在拯救被外卖喂“傻”的大脑 !
一、垃圾食品是怎么把你的大脑搞坏的
咱们先说个残酷的事实。
现在超市里那些看着就让人流口水的薯片、巧克力、汉堡,它们的价格比健康食品便宜,味道比健康食品好,获取难度比健康食品低。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情况——高能量食物唾手可得。
与此同时,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在飙升。2025年的数据显示,这两者之间不是巧合,而是存在生物学上的因果关系。
![]()
爱尔兰科克大学的Yvonne Nolan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刚刚在顶级期刊《Brain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他们用老鼠做实验,让一组老鼠吃标准饲料,另一组吃自助餐式饮食——就是那种高脂肪、高糖的垃圾食品组合,轮着吃,想吃啥吃啥。
7周半之后,吃垃圾食品的老鼠出现了明显的绝望行为——在游泳测试中,它们更容易放弃挣扎,选择漂浮。这在科学上被认为是抑郁的表现。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二、肠道——你身上的第二个大脑
你可能不知道,你的肠道里住着几万亿个微生物,它们的数量比你全身的细胞还多。这些小家伙不是白吃白住的,它们在疯狂地生产各种化学物质,其中很多能直接影响你的情绪和认知。
研究团队检测了老鼠肠道盲肠里的175种代谢物,发现吃垃圾食品的老鼠,有100种代谢物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个比例高得吓人——相当于你肠道里的化工厂有57%的生产线都乱套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三种关键的代谢物急剧下降:
鹅肌肽(Anserine)——这是一种含组氨酸的二肽,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老年小鼠体内这种物质本来就少,而且与抑郁行为密切相关。人类研究发现,补充鹅肌肽能改善认知功能和情绪。
吲哚-3-羧酸盐(Indole-3-carboxylate)——这是色氨酸的衍生物,而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快乐激素)的原料。这个物质少了,相当于你制造快乐的原材料断供了。
脱氧肌苷(Deoxyinosine)——这是一种核苷类物质,在抑郁症小鼠的海马体(大脑负责记忆和情绪的区域)中也被发现减少了。
![]()
要 命的是, 垃圾食品还搞乱了色氨酸代谢途径 。本来色氨酸应该在大脑里转化成血清素让你快乐,结果在肠道里就被提前消耗掉了,转化成了一些无法穿越血脑屏障的代谢物。这就像原本应该送到大脑的快乐快递,在半路就被截胡了。
三、跑步是如何修复这一切的
这时候,该是运动横空出世了!
研究团队给另一组吃垃圾食品的老鼠安装了跑轮,让它们自由运动。结果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即使继续吃垃圾食品,只要坚持跑步,老鼠的抑郁行为就会明显改善。
这背后的机制相当精巧:
第一,激素水平的重新平衡。吃垃圾食品的老鼠,胰岛素和瘦素水平飙升——前者让你容易得糖尿病,后者本来是控制食欲的,但太多了反而会产生瘦素抵抗,让你越吃越想吃。
但是跑步之后,这两种激素都降下来了!特别是胰岛素,从疯狂飙升降到了接近正常水平。这就像是把失控的代谢系统重新拉回了正轨。
第二,肠道代谢物的部分恢复。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三种关键代谢物吗?跑步虽然不能完全逆转垃圾食品的损害,但能让它们的水平有所回升。虽然只影响了175种代谢物中的一小部分,但恰恰是最关键的那几种!
第三,其他补偿机制的启动。运动还提高了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水平——这是现在很火的减肥药司美格鲁肽的作用靶点。在吃垃圾食品的老鼠中,运动还特异性地提高了PYY(酪酪肽)的水平,这种激素能减少焦虑行为。
四、但这里有个巨大的BUG!
如果你以为反正我天天跑步,吃点垃圾食品没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研究发现了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垃圾食品会阻止运动诱导的神经新生。
什么意思呢?正常情况下,运动能促进海马体生成新的神经元,这对学习、记忆和情绪调节都至关重要。在吃健康食物的老鼠中,运动让海马体的新生神经元数量大幅增加。
但在吃垃圾食品的老鼠中,即使疯狂运动,新生神经元的数量也没有明显增加。这就像你的大脑本来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但垃圾食品把这个功能给关闭了。
研究团队的领导者Nolan教授说: 这表明饮食质量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了大脑从体育活动中获益的能力。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垃圾食品不仅损害你的大脑,还让你的大脑丧失了通过运动自我修复的能力。
五、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发表在同期杂志上的评论文章,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Julio Licinio教授撰写,他指出了这项研究的临床意义:运动在错误的饮食环境中仍有抗抑郁效果,这对那些难以改变饮食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
但他也强调,要获得完整的神经可塑性益处,还是需要关注营养状况。
这给我们几个重要启示:
1、运动确实能缓解垃圾食品的危害,但不能完全抵消。就像你不能指望每天抽一包烟,然后奢望通过跑步来完全代谢掉烟草的危害是一样。
2、如果你实在戒不掉垃圾食品,至少要开始运动。研究显示,即使在继续吃垃圾食品的情况下,运动仍能改善情绪,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这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3、最理想的方案是双管齐下。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这样你的大脑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保护和修复。特别是大脑的神经新生功能,只有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运动才能发挥作用。
4、肠道健康比你想象的更重要。这项研究再次证明了“肠—脑轴”的存在。你吃进去的东西,不只是影响你的体重,还通过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直接影响你的情绪和认知。
六、恒意的现实的建议
伙伴君也知道,在这个时代要完全避开垃圾食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谁不想来包薯片解解压?深夜加班的时候,谁不想叫个外卖犒劳自己?
但这项研究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务实的方案:
第一步,先动起来!不要等到我先把饮食调整好再开始运动,现在就开始,哪怕每天只是快走30分钟。
第二步,逐步改善饮食。不要试图一夜之间变成健康饮食达人,那样很容易反弹。可以从减少含糖饮料开始,或者每周少吃一次外卖。
第三步,关注你的肠道。多吃一些发酵食品(酸奶、泡菜)、高纤维食物,给你的肠道微生物提供好的工作环境。
记住,你的大脑比你想象的更有韧性,但也比你想象的更脆弱。运动确实能修复垃圾食品对大脑的部分损害,但不是万能药。最好的策略,永远是预防胜于治疗。
伙伴君顺便说一句,伙伴君要带货了!!!——带的就是这个科学研究的“硬通货”!这项研究是2025年10月21日才发表的,代表了这个领域最前沿的发现。论文发表在《Brain Medicine》期刊上,这是基因组出版社(Genomic Press)旗下的顶级期刊。所有的实验都经过了严格的伦理审查,数据也经过了同行评议。
这货,错不了!
![]()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