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遵义10月23日电 10月22日,“85鉴定”40周年大会在遵义举行。活动现场,各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溯源“85鉴定”,梳理“茅台酒易地试验项目”科技脉络与产业价值,探讨白酒科技的未来。
![]()
与会专家合影留念。罗飞燕摄
1975年,国家科技办公室下达《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重点中试项目,并先后调任茅台酒厂原厂长郑光先等技术精英,到遵义汇川北郊石子铺开展试验攻关。这项历时10年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开启了中国白酒行业科研与技术革新的先河,被称为“中国白酒一号工程”。
1985年,在国家科委指导下,中国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严东生,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心芳,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沈怡方、季克良等22位著名科学家及酿酒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成果进行技术鉴定,试验项目成功通过鉴定,史称“85鉴定”。
在“85鉴定”40周年、珍酒建厂50周年之际,贵州珍酒通过本次活动溯源“易地试验”科学精神,梳理科学试验的产业价值,共同探讨白酒科技的未来路径。
![]()
专家团一行实地考察。罗飞燕摄
活动现场,行业协会领导、“85鉴定”亲历者及传人、专家媒体代表走进珍酒赵家沟生态酿酒区,实地观摩现代化制曲工艺、近距离察看酱酒酿造关键环节;随后,专家团一行前往珍酒石子铺厂区,重点探访“中国白酒一号工程”原址。
在大珍·珍酒品鉴会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作出总结:大珍·珍酒酱香突出、曲香明显、花果香和培烤香谐调舒适,醇厚丰满、圆润细腻、酒体谐调、回味悠长、空杯留香好,大曲酱香酒风格典型。
“85鉴定”40周年纪念会现场,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作主题报告,介绍了中外两场传奇的评酒会——“巴黎审判”和“85鉴定”。
![]()
会议现场。罗飞燕摄
嘉宾对话环节,“85鉴定”亲历者及传人、协会领导、权威专家等追溯了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及“85鉴定”的关键历史,还原了1975年为响应国家万吨茅台产能需求,以及开展易地试验的重要关键节点。研讨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围绕“85鉴定”的价值与启示展开深入探讨。(王秀芳、实习生罗飞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