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毛戈平之后,又一国货化妆品牌即将登陆港股!
9月29日,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
成立于2001年的自然堂控股,已成为行业内屈指可数的拥有超过20年历史的国货化妆品公司。公司旗下的基石品牌自然堂于2013年至2024年间连续12年以零售额计排名国货化妆品品牌前两名。
值得关注的是,自然堂控股在本次上市前夕还获得了全球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和知名机构加华资本超7亿元投资。
01.
从“公务员”到“国货美妆掌舵人”
1964年,郑春颖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个农民家庭,后在20世纪80年代以辽宁省辽阳市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东北财经大学商业经济系。
毕业后,郑春颖进入辽宁省辽阳市财政局,一干就是十年。
20世纪90年代,正值创业大潮之际。郑春颖敏锐地察觉到了美容院行业的潜在商机。于是,他便随着这股创业浪潮辞去了公务员的“铁饭碗”工作,在沈阳市开起了美容院。小有成就后,他离开沈阳,独闯上海。
彼时,他注意到上海的商场里,几乎所有的化妆品品牌都是外国品牌。于是,他便下定决心创立一个源于中国的世界级化妆品品牌。
![]()
郑春颖 来源:网络
2001年,郑春颖在上海创立“自然堂”,并推出定位高端抗老的姊妹品牌“美素”。
截至目前,自然堂集团已发展成为涵盖522个SKU的美妆龙头,旗下共有5个主要品牌,即旗舰品牌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和己出,涵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等多品类。
公司成立初期,郑春颖与弟弟郑春彬分别持股40%与60%。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郑春颖持股55%,三位弟妹合计持股45%。
最新招股书显示,郑春颖家族股权结构进一步集中:郑春颖、郑春彬、郑春威、郑小丹分别持有74.58%、4.41%、4.41%、4.41%股份,合计拥有公司约87.81%的投票权。
![]()
来源:自然堂招股书
目前,61岁的郑春颖为自然堂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兼董事长。郑春颖的弟弟郑春彬、郑春威为公司执行董事,郑春颖的妹妹郑小丹为非执行董事。《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郑春颖以110亿的身价财富位列榜单第2448名。
![]()
来源:胡润百富
这家创立逾20年的国货品牌,长期保持着家族企业的低调,直到IPO前夕,首次向欧莱雅、加华资本这样的外部投资者打开大门。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在资本运作上素来保持谨慎的老牌企业,在冲刺IPO前,终向两位重量级投资者打开了大门。
欧莱雅全资子公司美町香港有限公司以4.42亿元获得6.67%股份,加华资本旗下Himalaya International以3亿元获得4.20%股份,两笔投资均已于今年9月完成交割。
02.
以零售额计排国货前两名
“你本来就很美”是自然堂的标志性口号。随着护肤品营收的增长,自然堂的营收也在逐年增长。
以2024年零售额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自然堂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旗舰品牌“自然堂”于2013年至2024年间连续12年以零售额计排名国货化妆品品牌前两名。
![]()
自然堂柜台 来源:网络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自然堂品牌收入分别为40.6亿元、42.6亿元及43.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稳定维持在95%左右。2025年上半年,该品牌实现收入23.2亿元,占比94.9%。同期,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的66.5%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0.1%。
然而,与营收的稳步增长相比,利润表现则出现波动。
2022年至2023年,自然堂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和3.02亿元,2024年下降至1.90亿元,今年上半年为1.91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3.2%、7.0%、4.4%及9.0%。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利润下滑主要系加强品牌推广与营销活动所致,销售及营销成本显著上升。
高营销投入的背后,是渠道结构的持续线上化。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线上收入占比由59.7%提升至68.8%,线下渠道仍贡献约30.9%的收入。目前,线下渠道涵盖百货店、购物中心、化妆品店、超市、便利店、药店等多种业态。
目前,自然堂建立了整合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全渠道销售网络。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来自线上渠道的收入分别为25.60亿元、27.49亿元、31.62亿元、16.83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59.7%、61.9%、68.8%、68.8%。
自然堂的线下渠道的零售业态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化妆品店、超市、便利店、生活馆、药店和各种新兴零售业态。截至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30.9%的总收入来自线下渠道。
自然堂表示,2025年起,将进一步强化线下渠道布局,在标杆购物中心开设自然堂自营旗舰店,以提高消费者覆盖面及品牌知名度。目前,自然堂于2025年7月在深圳开设首家旗舰店,另有三家旗舰店目前已在上海、武汉及重庆陆续开业。
03.
多重现实推着“上场”
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自然堂选择递表港股,并非偶然,而是被多重现实推着上场。
从募资用途上看,自然堂也正试图优化企业的发展蓝图。招股书显示,自然堂计划将募资用于加强DTC(直面消费者)能力、丰富多品牌矩阵、加码研发扩大产品组合、升级生产设施及扩大海外业务等方面。
其中,丰富多品牌矩阵主要指通过孵化及收购等方式,拓展旗下品牌,包括拓展口腔护理及草本特色等产品类别。此外,自然堂还计划通过加码研发推进核心产品迭代。
出海也是自然堂的目标之一。公司表示,目前计划在北美和东南亚等地区拓展业务,建立海外事业部等。公司还计划寻找对国际品牌的投资及收购机会。
若以零售额计,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9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4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7%。根据预测,2026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来到10262亿元。
同时,机构预计2024至2029年间,中国化妆品市场将以6.6%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约为同期全球化妆品市场增速的两倍。
![]()
来源:AI生成
此外,中国美妆的市占率于2024年已达约50%,占据半壁江山;在购物品牌节日大促的销售额排行榜上,属于国产品牌的席位也越来越多,国货美妆正在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这是属于“自然堂们”的机遇。
自然堂面临的压力并不小。
当前,珀莱雅、上美等头部品牌已向百亿规模冲刺,而50亿级阵营的企业正纷纷通过上市补短板,快速在资本市场上“占位”:谷雨瞄准A股“美白第一股”,林清轩角逐港股“高端护肤第一股”,自然堂则以“科技美妆+巨头背书”为核心故事,试图在资本市场开辟新赛道,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
实际上,今年以来,大量企业赴港上市。同时,在港股持续走强的背景下,也有企业在上市之后获得了非常好的股价表现,以此前上市的毛戈平为例,在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之后,至今股价已翻倍有余。
当前中国美妆市场正经历深度洗牌,功效护肤、成分党崛起等新趋势,对传统品牌形成倒逼压力。自然堂此次IPO若能成功,不仅将获得关键融资支持,更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品牌价值重估。
本文由胡润百富综合整理
联系方式
官网:http://www.hurun.net
微信:hurun-1999
邮箱:service@hurun.net
❖ END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