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0日,白宫的记者会上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并肩而立,话题却频频绕回中国。一边是特朗普高调宣布“已经接到邀请,明年初会去中国访问”,另一边又没忘了拿出他惯用的施压手段,放话称要是中美谈不拢贸易协议,对华关税就可能从现在的55%飙到155%。这种“先递橄榄枝再亮大棒”的戏码,放在当下中美互动的背景里,格外值得琢磨。
要知道就在几天前,特朗普还在嚷嚷着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后来态度稍缓,又提出用降低关税换中方在稀土、芬太尼和大豆问题上让步。现在突然把“公平贸易协议”挂在嘴边,甚至提到月底韩国APEC峰会期间可能和中方会面,立场的反复让人摸不透。但只要看看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就知道这不是特朗普突然转性。从贸易战开打至今,美国消费者光是为进口货涨价就多掏了上千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要多花近1300美元——这些所谓的“对华关税”,本质上是美国政府向自己人收的税。
![]()
美国的制造业更是被这波关税坑得不轻。本土工厂高度依赖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关税一加,输入成本直接暴涨,导致制造业产出下滑、竞争力越来越弱。汽车、电子行业本来就靠薄利多销,现在成本上去了,利润没了不说,还得靠裁员求生。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算过一笔账,从2001年到贸易战高峰,就因为对华贸易逆差,美国丢了270万份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制造业岗位。农业的日子更不好过,中国反击加征大豆、猪肉关税后,美国农民的出口量锐减,上亿吨农产品烂在地里,不少人要么破产,要么只能靠政府补贴勉强维持——这种时候特朗普还敢放话把关税提到155%,简直是在给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面对特朗普这套“威胁+示好”的组合拳,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的回应很明确:中方处理中美经贸问题的立场一贯且明确,关税、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中美只能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问题。这话里的潜台词很清楚——想谈可以,但必须放弃那些制裁和威胁,不然根本没有谈判的基础。特朗普显然也明白中方的底线碰不得,所以才会从之前坚持“美国赢两次”的所谓“双赢”,退到现在只求“公平协议”,说到底,还是美国在对华博弈中已经没什么牌可打了。
![]()
有意思的是,这次记者会上特朗普还提到了台湾问题,他说“不认为中国大陆会‘侵台’,现在也没看出来他们会这么做”,还表示“在涉及台湾及其他议题上,中美会和睦相处”,甚至提到预计会和中方讨论台湾问题。这话听着温和,但背后藏着的心思不简单。之前就有美媒报道,中方要求美国明确承诺“反对‘台独’”,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说“不支持‘台独’”,这件事后来也得到了中国外交部的间接证实。现在特朗普主动提要和中方讨论台湾问题,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想拿台湾问题当筹码,换取中方在贸易上的让步。
不过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早就把话挑明了: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只能由中国人来决定。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持续谋“独”挑衅,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大陆方面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这话不是空话,不管特朗普怎么说,都影响不了中国统一的节奏——美国要是不插手,事情能简单解决;要是敢介入,中国肯定会“不惜一战”,把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黑手打痛打回去。
![]()
现在特朗普一边喊着要访华,一边又拿关税和台湾问题做文章,其实更像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中美博弈到现在,特朗普应该很清楚,想靠施压让中国让步根本行不通。中国经济最近已经出现反弹,工厂出口猛增,手里还有限制稀土出口、转移供应链这些杠杆;而美国经济更依赖消费和服务,贸易战早就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再闹下去,美国经济先扛不住的可能性更大。
明年初的访华能不能成,成了之后能谈出什么结果,关键还看美国能不能放下遏制中国的念头,能不能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和中国对话。要是还抱着“要么签协议,要么加税”的威胁心态,还想在台湾问题上打擦边球,那就算特朗普来了中国,也很难有什么实质性进展。毕竟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从来不会妥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