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持续两小时的跨国对话引发全球关注,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应约分别与欧盟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还和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了电话。
![]()
从表面看,这是一次常规的经贸沟通,但核心议题却紧紧围绕着两件事:稀土出口管制和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争议。
可中方没接茬,王文涛部长立场明确,更针对欧方此前做法,反将了对方一军。
欧盟荷兰联手施压
先说说稀土问题,欧盟在会谈中摆出了一副“受害者”姿态,不仅恶意抹黑中国正常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还声称这些政策不合理且有害。
他们抱怨说,欧盟企业提交的2000个稀土出口许可证,最终只有一半通过审批,这直接冲击了欧洲的汽车业和机械行业。
可欧盟却故意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而且为了照顾欧盟企业的实际需求,中方早已开辟了绿色通道。
更让人意外的是安世半导体事件,欧盟竟然把黑锅直接甩给中国,声称中国的相关措施“伤害了欧洲乃至全球”,还要求中国“缓和局势”,让中国和荷兰达成一份“切实可行的协议”。
![]()
说白了,就是想让中国吞下这个哑巴亏,默认他们抢走中企资产的事实。
面对欧盟和荷兰的无理要求,王文涛部长的态度十分明确:绝不妥协。
中方不仅一一驳斥了欧方的不实指控,还反过来要求欧盟发挥正向作用,督促荷兰遵守契约精神,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虽然会谈最后达成了一个共识;王文涛部长本周将应邀访问欧洲,出席“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会议,但在最核心的安世半导体问题上,中荷双方根本没谈拢。
卡雷曼斯在通话后还对外抱怨“中方态度强硬”,可他却没想想,中国企业花300多亿真金白银收购的企业,平白无故被荷兰政府抢走控制权,中方怎么可能轻易让步?
荷兰的海盗行为与中国的合理反制
要弄清楚这场争议的来龙去脉,得先从安世半导体的收购说起。
![]()
几年前,中国企业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花了300多亿元收购了荷兰安世半导体的控股权,不仅按荷兰法律走完了所有审批流程,还在东莞建了一座封装测试工厂。
和荷兰的生产工厂形成配合:荷兰工厂负责生产芯片,中国工厂负责封装测试,整个产业链运转得十分顺畅。
可就在中企把安世半导体经营得蒸蒸日上的时候,荷兰政府突然变了脸。
今年早些时候,荷兰政府受美国影响,以“防止技术和产业链转移出荷兰”为由,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强行剥夺了中企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更过分的是,荷兰籍高管现在还窃据着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甚至宣布停止给中国境内的员工发工资,而荷兰政府对此不仅不制止,反而还推波助澜。
这种做法哪里是什么“维护国家安全”,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海盗行为”,完全无视法制精神和自由贸易规则。
荷兰政府给出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安世半导体的技术和产业本来就是中国企业通过合法收购获得的,中企想怎么安排产业链布局,荷兰政府没资格指手画脚。
![]()
而且他们所谓的“技术外流”,从头到尾都是单方面的猜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相反,荷兰政府强行抢夺中企控制权的行为,已经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冲击。
安世半导体主要生产汽车用半导体,它的产品有70%都要在中国完成封装测试,主要客户也大多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荷兰政府这么一闹,不仅安世半导体的产品没法顺畅变现,还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采购周期变长,甚至可能影响到欧洲电动汽车的供应。
面对荷兰的无理行径,中国的反制既合法又合理。
中方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还有针对安世半导体的相关措施,都是在法律框架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而且中方还巧妙地用荷兰自己的逻辑反将一军,荷兰不是说中企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吗?
现在中方直接指出,真正破坏供应链稳定的,是荷兰政府强行抢夺中企控制权的行为。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回应,让荷兰政府无话可说。
事件背后的连锁反应
这场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之争,影响早已超出了企业和国家的范畴,无论是荷兰本土的经济,还是中国普通人的生活,都被卷入其中。
![]()
先说说荷兰面临的困境,荷兰政府之所以急着找中国谈判,不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错了,而是因为中国的反制让他们吃到了苦头。
安世半导体失去中国市场后,就算荷兰自己建封装测试产线,也顶多是半死不活地挣扎,根本没什么发展前景。
更严重的是,荷兰的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动荡,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甚至有了资金外逃的迹象。
资本对政治风险最敏感,荷兰破坏契约精神的行为,已经让投资者对这个国家失去了信心。
欧盟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本来想推进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升级,还想和中国谈原材料供应和市场合作,可荷兰的这件事却成了拦路虎。
![]()
欧盟不得不跟着荷兰一起给中国打电话“劝谈”,但实际上根本拿不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全程只是给荷兰“帮腔”,逼着中方让步。
可欧盟忘了,他们的供应链里有超过四分之一都和中国深度绑定,真要是闹僵了,受损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对中国来说,这件事不仅关乎安世半导体一家企业的利益,更关乎所有中企海外投资的安全。
如果中方在这件事上妥协,那以后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很可能会成为其他国家随意掠夺的目标。
而且这种影响还会波及到普通人的生活:安世半导体的芯片用在手机、电脑、智能家电和新能源汽车上。
要是供应链中断,这些产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交货时间也会拉长,大家买东西就要多花钱、多等时间。
![]()
就连普通人买的半导体、智能汽车相关的基金和理财,也可能因为投资环境不稳而出现波动。
不过,中国在这场争议中也掌握着关键优势。
中国不仅是安世半导体最大的市场,还掌握着半导体产业链的“最后关口”封装测试。
全球范围内,暂时没有哪个国家能替代中国在封装测试领域的地位,荷兰和欧盟就算想绕开中国,也根本做不到。
而且中国今年刚发布的《对外投资安全法规》,明确规定要保护中企的合法海外资产,这也给了中方强硬回应的法律支撑。
结语
现在,荷兰和欧盟其实还有回旋的余地,只要归还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回到合同框架下和中国协商,就能实现双赢。
![]()
如果他们还抱着“一边侵吞中企资产,一边逼中国妥协”的想法,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中国在这件事上的坚持,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是为了给全球企业营造一个更稳定、更公平的投资环境。
信息来源:
证券时报:《涉及出口管制、安世半导体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最新表态》2025-10-22
![]()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