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近日,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拟表彰对象名单,威县农业农村局入选。近年来,威县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深融入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责主业之中,持续加强政策倾斜支撑力度,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
规划先行,重点扶持。在编制《威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时,专门组织力量对全县民族村的资源禀赋、产业现状进行摸底调研,明确将支持民族村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作为重点内容。近年来,针对性安排民族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08万元,改善灌溉面积350亩,惠及农户120余户,土地产出效益显著提升,让民族村群众在政策红利中共享发展成果。
聚焦发展,精准滴灌。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项目等政策落实过程中,始终把民族聚居区群众的需求放在优先位置,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近三年来,累计向民族村安排各类农业项目资金逾482万元,完成村内道路新建或修缮3.8万余平方米;实施果蔬大棚、榨油厂等产业项目3个,为民族村培育特色产业;在规划实施根力多、乐牛、金鸡等资产收益项目时,将王庄、姜霍寨、黄街等民族村纳入帮扶范围,实现由“输血”到“造血”转变。
政策倾斜,惠民增收。利用靠近君乐宝牧场的地理优势,依托粮改饲、奶业振兴等项目扶持,积极推动前南寺庄村打造高标准青贮饲料基地,成立前南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发展种植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2000余亩,年产优质饲草5000余吨,实现年产值200余万元。针对姜霍寨、王庄、黄街等村葡萄种植规模大的实际,依托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累计为经营主体、种植户发放有机肥1000余吨,为群众亩均节省成本90余元。通过“一村一策”的精准扶持,让民族村特色产业“强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
“我们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依托产业规划和惠农政策,以资源倾斜持续激发民族地区内生动力,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根基,在共同富裕中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合力。”威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赵晓飞表示。(赵国华、马亮、张瑞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