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都得睁只眼闭只眼。”段德才这句略带调侃的话背后,是为了照顾失智岳母,无数个不敢深睡的夜晚,是随时准备起身查看的警觉,更是他用三十多年时光写就的责任与担当。
![]()
△除了照顾老人,段德才还要承担起家中责任。
10月15日上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段德才光荣上榜。23日,当记者拨通段德才的电话时,他刚结束上午的劳作,利用午休时间接受采访。他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三封寺镇莲花堰村,今年65岁的他在当地“名气”很大,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十里八乡都知晓。
2018年,岳母刘玉珍出现精神障碍,面对失智失能的岳母,段德才毫不犹豫接回家中照料。谈及照顾的难处,他用平静的语气道出了其中的艰辛:“她经常离家出走,病发时还会砸窗摔物……睡觉都得睁只眼闭只眼。”
段德才的守护,藏在每一个季节的细节里。寒冬,他在岳母房中生起土炉,坚持在深夜12点和凌晨4点各起身添一次柴,只为让老人不受风寒。炎夏,他早早备好防蚊纱窗,将叮咬与烦躁隔绝在外。日复一日的贴身照料,让他成了岳母最稳定的“拐杖”和最安心的依赖。
![]()
△段德才照顾失智的岳母。
与精神状况不佳的岳母交流,是另一重考验。段德才说,平常跟老人说话,她都不怎么回应。然而,在沉默之外,他们找到了独特的沟通频道:“岳母平时喜欢唱歌,我也会通过同样的方式回应她。”歌声,成了他们情感流通的独特语言。
这份对长辈的孝心,早已融入了段德才的生命。时间回溯到1996年,当时他已养育三个子女,家庭负担沉重,却毅然将84岁高龄、且患有严重银屑病的嗣岳祖母李冬秀接回家中并细心照料,持续了四年,直至老人88岁安详离世。
当被问及为何一次次选择扛起这最沉的担子时,他沉默片刻,只是简单地说:“没办法,都是自己的家人。” 这是血脉亲情中最本真的认定。
段德才的肩膀,还曾扛起更多。他曾在1991年收养弃婴,视如己出;也曾在2005年抚养父母离异的侄子,供其读书成人。他认为给予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品格的塑造。他注重教导孩子们“要老老实实,不干坏事,不拿别人的东西,做一个善良、诚实的人”。在最拮据时,他捡过邻居丢弃的变质糍粑果腹,只为让孩子们能吃饱。
![]()
△段德才在干农活。
三十多年的风雨,他坦言“压力很大”,有过疲惫和委屈。但支撑他的,是那份“没办法,不得不坚持下去”的责任感。如今获评“中国好人”,他表示:“日子还是一样过,该做的事一件也不会少。”“中国好人”的称号于他而言,不是终点,而是对过往的总结与勉励。回首这段浸满汗水的岁月,他却品出了一丝回甘,“感觉自己还是很幸福的,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生活慢慢过吧。”这是他对未来最朴素的愿望。从青丝到白发,段德才用他最的行动,将“责任”二字化为了深夜的炉火、夏日的纱窗和一顿顿软糯的饭菜,在平凡岁月里,书写了一段无声却厚重的大爱。
潇湘晨报记者邓舒文 实习生侯宝睿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