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被父母调换给弟弟,我没闹,高考成绩下来我亮出保送通知书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六月的热浪席卷着这座北方小城,蝉鸣聒噪得让人心烦。

肖思雨站在书桌前,指尖轻轻抚过那张薄薄的准考证。

照片上的她微微抿着嘴,眼神里藏着这个年纪少有的沉静。

隔壁房间传来母亲张丽敏对弟弟邓思淼事无巨细的叮咛,语气里的热切与半小时前对她说的那句“正常发挥就行”形成鲜明对比。

她早就习惯了这种区别对待,只是这一次,关乎命运的转折点。



01

窗外夕阳西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某个秘密即将被拉出水面。

她知道明天的高考不会平静,但没人料到,她早已为这场战役准备了最后的底牌。

而这个秘密,将在这个家庭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夜幕彻底笼罩了小城,家家户户的灯光次第亮起。

肖思雨将准考证仔细收进透明的文件袋里,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珍宝。

她听见弟弟在客厅里大声背诵古文,母亲在一旁不断地给他递水果。

“淼淼,再坚持一下,明天就解放了。”

张丽敏的声音里满是宠溺,与平日里对女儿说话时的平淡判若两人。

肖思雨轻轻关上房门,将那过分温馨的画面隔绝在外。

书桌上摊开的物理习题集已经翻得卷边,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着无数个深夜的奋战。

她不需要像弟弟那样在父母的监督下学习,因为没有人会来检查她的功课。

这种“自由”曾经让她感到孤单,如今却成了她秘密规划未来的保护色。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新消息来自班主任萧慧君。

“明天加油,相信自己。”

简短的七个字,却让肖思雨嘴角泛起一丝暖意。

在这个家里,真正理解她价值的人,竟是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师。

她快速回复了一个“谢谢老师”,然后熄灭了屏幕。

02

房门被轻轻推开,父亲宋伟探头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局促。

“思雨,复习得怎么样了?明天...”

“差不多了,爸。”肖思雨打断了他欲言又止的关心。

宋伟点点头,目光在她书桌上停留片刻,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轻轻带上了门。

肖思雨听着父亲远去的脚步声,心里泛起一丝苦涩。

她知道父亲并非不关心她,只是在这个家里,母亲的意见永远优先。

而母亲的心中,弟弟永远是第一位的。

她从抽屉深处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指尖在上面轻轻摩挲。

这里面装着她三个月前就收到的惊喜,一个连家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她原本计划在高考结束后公布这个消息,给家人一个惊喜。

但现在,她隐约感觉到,明后天可能会发生一些事,让这个惊喜变成她唯一的防线。

客厅里的钟敲了十下,肖思雨将信封重新藏好,开始收拾明天考试要带的文具。

2B铅笔削得刚刚好,橡皮擦是崭新的,尺子平整地躺在笔袋里。

每一样东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如同她的人生规划,清晰而明确。

她不允许任何人打乱这个规划,即使是她的家人。

夜深了,客厅里的声音渐渐平息,弟弟似乎已经回房休息。

肖思雨却毫无睡意,她走到窗前,望着对面楼里零星亮着的灯光。

那些窗户后面,是否也有像她一样的考生,正在为明天的考试做最后的准备?

是否也有人和她一样,怀揣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命运的转折点?

她轻轻叹了口气,拉上窗帘,准备洗漱睡觉。

经过父母卧室时,她听到里面传来低低的交谈声,隐约有“替换”、“保险”这样的词飘入耳中。

肖思雨的脚步顿了一下,但很快又继续向前走去。

也许只是她多心了,明天就是高考,父母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她这样安慰自己,却不知为何,心头的不安感越来越重。

水龙头里的冷水泼在脸上,让她瞬间清醒了许多。

镜中的女孩有着清秀的五官和一头利落的短发,眼神里是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她和弟弟是异卵双胞胎,除了眉眼间略微相似,几乎没有太多共同点。

性格更是天差地别:她安静内敛,喜欢独自思考;弟弟活泼外向,是家里的开心果。

从小到大,这种差异让父母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弟弟被鼓励发展各种兴趣爱好,而她则被要求“懂事”、“省心”。

就连名字也能看出差别:她随母姓肖,弟弟随父姓邓。

母亲曾说这是因为她和外婆长得像,所以随母姓,但现在想来,这其中或许有更深层的原因。

肖思雨摇摇头,不想再纠结于这些陈年旧事。

她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迎接明天的考试。



03

回到房间,她将闹钟设定在早上六点,然后躺上床。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画出一道银色的线。

肖思雨闭上眼睛,深呼吸,试图将杂念从脑海中清除。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在辗转反侧中进入浅眠。

梦里,她站在一个岔路口,一条路光明坦荡,另一条路迷雾重重。

她站在原地犹豫不决,直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走你想走的路,没有人能替你决定方向。”

那是萧老师的声音,清晰得不像在梦中。

肖思雨猛地睁开眼,发现天已经蒙蒙亮了。

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而命运的齿轮,也从这一刻开始悄然转动。

厨房里飘来早餐的香味,母亲张丽敏已经在准备丰盛的考试日餐点。

肖思雨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看到餐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

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还有一锅正在冒热气的鸡汤。

“思雨起来了?快去洗漱,然后叫淼淼起床。”张丽敏头也不回地吩咐道。

肖思雨点点头,走向卫生间,路过弟弟房间时,她停顿了一下。

房门虚掩着,能听到里面轻微的鼾声。

她和弟弟虽然是双胞胎,但作息习惯完全不同。

她是天生的早鸟,而弟弟则是典型的夜猫子。

这种差异在高考前几个月尤为明显:她早早休息以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

弟弟则常常熬夜到凌晨,靠着咖啡和能量饮料硬撑。

“淼淼,起床了。”她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含糊的应答。

洗漱完毕回到餐厅时,邓思淼已经睡眼惺忪地坐在桌前。

“妈,这也太早了吧...”他揉着眼睛抱怨道。

“不早了,你得早点到考场,适应一下环境。”张丽敏将一碗鸡汤放在儿子面前,“快喝,补补脑子。”

肖思雨默默地盛了一碗饭,坐在弟弟对面。

张丽敏这才注意到女儿,随口问道:“思雨,准考证和文具都检查好了吗?”

“检查好了。”肖思雨简短地回答。

“姐,你紧张吗?”邓思淼一边喝汤一边问,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还好。”肖思雨抬眼看了看弟弟,“你呢?”

“我?”邓思淼耸耸肩,“反正我就那水平,正常发挥就行。妈,你说是不是?”

张丽敏的表情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很快恢复了笑容:“瞎说,你最近进步很大,肯定能考好。”

肖思雨敏锐地捕捉到了母亲那一闪而过的异常,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低头吃饭。

父亲宋伟这时才从卧室出来,脸色看起来有些疲惫,仿佛一夜没睡好。

“都起了?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吗?”他问道,目光却不自觉地避开了肖思雨。

“爸,你都问第三遍了。”邓思淼笑着打趣,“比我妈还紧张。”

宋伟勉强笑了笑,坐在餐桌前,却没什么食欲。

肖思雨静静地观察着家人的一举一动,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早餐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张丽敏开始催促两个孩子最后检查考试用品。

肖思雨回到房间,从抽屉里拿出那个透明的文件袋。

准考证安静地躺在里面,照片上的她神情平静。

她仔细检查了考号、姓名和考场信息,确认一切无误后,将文件袋放进了背包。

不知为何,她突然想起昨晚隐约听到的父母对话,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不安。

为了打消疑虑,她又打开文件袋,再次确认准考证没有任何问题。

照片是她三个月前拍的,当时她还特意梳了自己最习惯的偏分发型。

考场被分配在市一中,离家大约四十分钟车程。

所有信息都准确无误,她摇摇头,觉得自己可能是考前太紧张了。

“思雨,准备好了吗?我们该出发了。”门外传来父亲的声音。

“马上就好。”她应道,最后看了一眼房间,然后背起背包走出门。

04

客厅里,邓思淼正在最后背诵几个作文素材,张丽敏在一旁不断叮嘱注意事项。

“淼淼,答题卡一定要填涂规范,别急着交卷,多检查几遍...”

肖思雨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家人准备完毕。

宋伟看了看表,开口道:“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走吧。”

一家人走出家门,夏日的晨光已经洒满了小区。

邻居王阿姨正好出门倒垃圾,看到他们一家四口,笑着打招呼:“今天高考是吧?俩孩子加油啊!”

“谢谢王阿姨。”邓思淼活泼地回应,肖思雨只是微微点头。

去停车场的路上,张丽敏一直挽着儿子的手臂,轻声细语地交代着什么。

肖思雨和父亲并肩走着,两人都很沉默。

“思雨...”宋伟突然开口,却又欲言又止。

“怎么了,爸?”

“没什么,”宋伟摇摇头,“就是...加油。”

肖思雨点点头,心中那种不安感再次升起。

她敏锐地感觉到,父亲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却又不敢说出口。

这种微妙的家庭氛围,从昨天晚餐开始就一直萦绕不散。

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多想,现在最重要的是专注考试。

车子驶出小区,汇入早晨的车流中。

市一中在城东,弟弟的考场在城西的实验中学,两家考场方向完全不同。

按照计划,父亲先送她去市一中,然后再送弟弟去实验中学。

“思雨,你考场远,我们得早点到,免得堵车。”张丽敏从前座回头说道。

肖思雨点点头,看向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

这座城市她生活了十八年,每一条街道都无比熟悉。

但今天,一切都显得陌生而微妙,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车载收音机里正在播放早间新闻,主播的声音平静而沉稳。

“今天是我国一年一度的高考日,预计全国将有超过千万考生参加...”

邓思淼低头玩着手机游戏,似乎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并不紧张。

张丽敏时不时回头看儿子,眼神里满是期待和担忧。

肖思雨闭上眼睛,试图在脑海中最后过一遍重要的公式和知识点。

然而,父母昨晚的低语和今早的异常表现,总是不合时宜地闯入她的思绪。

她睁开眼睛,发现父亲正透过后视镜看她,两人的目光在镜中相遇。

宋伟迅速移开了视线,专注地看着前方道路。

这一刻,肖思雨几乎可以肯定,有什么事情正在暗中进行。

而这件事,很可能与她和弟弟的高考有关。



05

车子在市一中门口停下,校门外已经聚集了大量考生和家长。

肖思雨拿起背包,准备下车。

“思雨,”张丽敏突然叫住她,递过来一瓶矿泉水,“带上这个,考试时渴了可以喝。”

“谢谢妈。”肖思雨接过水,微微一愣。

这种细致的关怀,母亲通常只会对弟弟展现。

“快去吧,好好考。”宋伟的声音从驾驶座传来,依然带着那种欲言又止的语气。

肖思雨点点头,打开车门走入人群。

她没有立即走进校门,而是站在不远处,看着自家的车子驶离。

透过车窗,她能看到弟弟依然在低头玩手机,母亲则似乎在和父亲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这景象让她心中的疑云更重了。

“肖思雨!”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她转过身,看到班主任萧慧君正朝她走来。

“萧老师。”肖思雨礼貌地打招呼。

萧慧君打量着她的脸色,关切地问:“怎么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

肖思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可能是有点紧张。”

萧慧君拍拍她的肩膀:“以你的水平,正常发挥就足够了。别忘了,你还有...”

她突然停住,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总之,放轻松,我相信你。”

肖思雨明白老师指的是保送资格的事,点了点头。

与其他考生道别后,萧慧君压低声音说:“考完试记得给我发个消息,有件事想和你谈谈。”

肖思雨心中一动,但还没来得及追问,萧慧君已经被其他学生围住了。

她看了看时间,离开考还有一个多小时,决定找个安静的地方最后复习一下。

坐在校园的长椅上,她打开背包,拿出文件袋。

不知为何,她又一次取出了准考证,仔细端详着。

照片、姓名、考号、考场号...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但就在她准备将准考证放回文件袋时,手指触碰到了照片表面。

一种微妙的违和感让她停顿下来。

准考证上的照片似乎比她记忆中的要新一些,边缘也没有那种轻微的磨损感。

她将准考证拿到眼前,借着阳光仔细查看。

照片上的女孩确实是她的模样,发型也是她常梳的偏分。

但眼神...那双眼睛里的神采,似乎与她的习惯有些微差别。

肖思雨的心跳突然加速,一个可怕的猜想浮现在脑海中。

她猛地站起身,朝着校门口的方向跑去。

必须确认一件事,一件她原本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

校门外,家长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紧张和期待。

肖思雨穿过人群,来到校门旁的公告栏前。

上面贴着各个考场的分布图,她迅速找到了自己所在的教室位置。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了考场名单上,仔细搜寻着自己的名字。

当她找到“肖思雨”三个字时,瞳孔猛然收缩。

名字旁边的照片,不是她准考证上的那一张。

那是一张看起来极其相似,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区别的照片。

照片上的女孩有着和她几乎一样的五官,但笑起来的样子更加明朗,眼角微微上挑——那是邓思淼的习惯表情。

肖思雨感到一阵眩晕,扶住公告栏才勉强站稳。

06

准考证被调包了。

这个认知如同冷水浇头,让她浑身发冷。

她终于明白父母昨晚的低语和今早的异常从何而来。

他们也给她准备了一份“惊喜”,一份足以改变她人生轨迹的“惊喜”。

肖思雨站在原地,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

冲回家质问父母?向考场老师报告?还是...

她的手下意识地伸进口袋,摸到了手机。

解锁屏幕,那条来自萧慧君的消息依然停留在对话框里。

简短的七个字,此刻却给了她莫名的力量。

肖思雨深深吸了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她不会闹,不会当场揭穿这个荒唐的阴谋。

因为她有更好的反击方式。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