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八个橙
■来源 营销头版
10月中旬的迪拜杰贝阿里保税区,京东物流与小鹏汽车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
随着中东区域备件仓库正式启用,这个存储 超千种配件的中心,成了小鹏在中东最大的汽车备件基地。
![]()
图源:微博
但这场合作真的只是建个仓库那么简单吗?
小鹏G9、G6车型已在中东纯电SUV市场站稳脚跟,此时最缺的不是销量,而是售后信任。京东物流给出的解决方案很直接:从清关到出库的全链路闭环,再用智能库存管理把配送周期压缩到极致。
这组操作戳中了新能源车企出海的共同痛点——当中国车卖到全球,怎么让海外用户相信“坏了能修”?京东物流在中东布局的JoyExpress快递、海外客服中心,还有即将落地的阿布扎比智慧枢纽,其实是给小鹏搭了张“售后安全网”。
可以说,刘强东一直有一个汽车梦,但不是造工厂,而是建基础设施。
刚被“京越V1”4小时千万拍卖价惊到的人,可能会以为京东要下场造车了。但熟悉京东逻辑的人知道,这从来不是刘强东的打法。
![]()
图源:京东
京东的汽车布局早不是秘密。2023年和大众合作搭建数字化采购体系,2024年帮比亚迪升级采购系统,2025年又与长安、东风深化供应链合作。
这些动作指向同一个方向:不碰生产端,只做产业的“水电煤”。
目前京东的汽车基建版图可以分三层。
最底层是数智供应链,太璞系统能把车企采购周期从45天压到7天,某新能源车企靠它一年省了3000万库存成本;
中间层是零售网络,2200家自营养车店加4.6万家合作店,把服务铺到了县域市场;
最上层是用户链接,VR看车、AI导购让“线上选车线下提车”成了现实。
这次和小鹏的海外合作,不过是把这套能力复制到了全球。比起建工厂,京东更擅长做“连接器”——一边链接车企的制造能力,一边链接用户的真实需求。
实际上,此时京东入局汽车刚刚好。因为电商主业已经走到了新阶段。过去拼流量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比的是效率,而汽车行业恰恰是效率洼地。
传统4S店模式的低效触目惊心:消费者要开20公里看车,刹车片配件价格比市场价高3倍,三线城市维修网点密度只有一线城市的1/5。这些痛点,刚好是京东的强项。
太璞系统的逻辑在这里同样适用。汽车制造四大工艺里的MRO采购,被拆成“杠杆品类”“获取品类”精准施策,焊装车间的进口备件靠国产替代实现保供降本。这种精细化效率,正是新能源车企抢市场的关键。
有人问,京东不造车,能撼动行业吗?
答案是肯定的。就像当年用物流改变电商一样,京东正在用基础设施改变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
![]()
图源:视频截图
它首先冲击的是价格不透明。京东养车的“震虎价”把轮胎更换价降了40%,还能做到配件溯源。这种透明化,会倒逼传统4S店丢掉“信息差利润”。
其次是服务标准化。10万持证技师、统一服务流程,这些在家电行业验证过的经验,正在汽车领域落地。当养车能像点外卖一样方便,用户粘性自然就来了。
最关键的是全球化能力。中国汽车出海已经从“产品输出”升级到“服务输出”,京东物流的海外仓网络,刚好补上了车企的短板。
“京越V1”的天价拍卖只是噱头,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京东的底层逻辑。
从迪拜的备件仓到国内的养车店,从太璞系统到全球物流网,京东正在编织一张网。这张网里没有工厂烟囱,却能让车企造得更省、卖得更顺、服务得更好。
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买汽车真的会像买手机一样简单,养车像点外卖一样便捷。
参考消息:
中新网广东:《京东物流与小鹏汽车深化战略合作》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营销资讯,尽在【营销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