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杨阳 来源 | 顶尖广告
周末的上海,山姆会员店外一如既往地排着长队。
推着硕大购物车的中产父母们,熟练地将印着“会员优选”的FILA儿童滑板车放进车里——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如今却蒙上了一层讽刺的意味。
谁也没想到,山姆的“塌房”来得比双十一的快递还快,且每一波都精准踩中了中产家庭最敏感的神经。
![]()
两张罚单
敲响了警钟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两则行政处罚决定书,让家长们彻底不淡定了。
据文书显示,一款FILA儿童滑板车在常规抽检中,其“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
图源: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专业术语的背后,是所有家长心惊胆战的事实:这些塑料薄膜可能覆盖儿童口鼻,导致窒息事故发生。
更令人不安的是披露的数据。这批问题滑板车共进货64件,截至案发已售出61件。
也就是说,仅2件报损和1件抽检备样未被售出,超过95%的问题商品早已流入市场,进入一个个信任山姆的家庭。
与此同时,另一款兰精天丝儿童三件套也在抽检中“中招”。
该产品的“耐摩擦色牢度”不符合国家标准,意味着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色。
![]()
图源: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耐摩擦色牢度不达标看似只是颜色问题,实则潜藏更多隐患。婴幼儿皮肤娇嫩,掉色不仅影响美观,染料中的化学物质更可能引发皮肤过敏等问题。
最终,市场监管局对两起案件开出合计约1.9万元罚单:FILA滑板车事件处罚0.88万元,儿童三件套事件处罚1.18万元。
金额虽小,意义却重大。尤其在FILA滑板车事件中,山姆收到检验报告后未提异议,这种“爽快认罚”的态度,似乎暗示着对问题早已心知肚明。
![]()
品控滑坡
山姆“温水煮青蛙”
两张罚单犹如警钟,却只是山姆品控问题的冰山一角。
若在半年前说山姆“不安全”,估计会被中产们集体反驳:“我们花会员费买的就是个放心!”
但如今打开社交平台,山姆的“安全爆料”能凑成一本《避雷指南》。
不久前,有消费者在山姆购买的枣泥核桃蛋糕中吃出“形似假牙”的异物,照片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
更令人咋舌的是,该消费者表示食用时确实感到牙齿被硌,随后才发现蛋糕中的异常。
![]()
图源:抖音
几乎同一时间,另一位消费者购买的山姆猪肋排散发明显异味。
与客服沟通后,对方仅愿提供300元代金券补偿,这种处理方式显然难以令消费者满意。
![]()
图源:新浪新闻
除了这些引发关注的个案,山姆在部分商品上还玩起“品质降级”的把戏。
有细心会员发现,山姆销售的有机大豆从原来的1级降为3级,价格却保持不变。
被问及此事时,客服甚至直接承认“品质确实有下降”,这种坦率反而让消费者更不安。
![]()
图源:微博网友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一针见血地指出:“山姆近些年的火爆,给其供应链体系带来巨大压力。随着供应商扩容、工作量翻倍,相关品控问题就会凸显。”
从儿童产品安全到食品安全,从品质降级到服务敷衍,山姆的品控问题已形成系统性风险。
会员制商店的核心是信任——会员相信商家已做好严格筛选和质量控制。
当信任被一次次辜负,会员制度的根基也就开始动摇。
![]()
狂奔的代价
当速度碾压了品质
品控问题频发的背后,是山姆一路狂奔的业绩扩张。
沃尔玛中国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0.1%,山姆会员店交易单量呈双位数增长。
截至2025年6月,山姆在中国的付费会员数量已突破900万大关。仅按260元/年的基础会费计算,中国区会员费收入就超过23.4亿元,这还不包括会员店内消费产生的巨额利润。
![]()
图源:小红书
2024年,山姆中国迎来换帅时刻:文安德(Andrew Miles)退休,由Jane Ewing接任CEO。这一人事变动背后,是山姆中国战略的明显转向。
新CEO明确提出要“强化供应链、压缩成本、提升效率并快速下沉”,翻译成通俗语言就是:
要跑得更快,要进入更多二三线城市,要控制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山姆的选品逻辑开始变化。
一些老会员敏锐察觉,曾经独具特色的高端商品正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大众化产品。
![]()
图源:小红书网友
山姆的困境在于,当门店数量快速增加、会员规模持续扩大、供应链不断延长时,其品控体系却未同步升级。
规模与品质的失衡,最终以一次次“暴雷”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
信仰崩塌
中产彻底怒了
当规模扩张碾压了品控坚守,曾经对山姆深信不疑的中产们,终于忍无可忍。
要理解中产为何愤怒,首先要懂会员制商业模式的本质。与传统零售不同,会员制商店要求消费者预先支付一笔钱(260元/年)获取“购买资格”,这种模式建立在简单承诺之上:
收了这笔钱,就会提供远超普通零售商的商品品质和服务体验。
当中产家庭支付会员费时,他们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可信赖的确定性——
相信商家已筛选过,相信这里的品质,相信家人使用这些产品是安全的。
![]()
图源:小红书
所有品控问题中,儿童产品安全最具杀伤力。
对中产家庭而言,孩子是绝对的重心和底线,他们愿意为孩子的安全、健康投入最好的资源。
当山姆儿童用品出现安全隐患,尤其是可能导致窒息的严重后果时,消费者的信任会瞬间转化为愤怒。
这已不是“多花钱少花钱”的问题,而是情感底线被触碰的问题。
五年前,中产对山姆的依赖度很高,因为市场上缺乏同等水平的竞争者。但今天,情况已大不相同。
电商平台品质提升、本土会员制商店崛起、精品超市扩张,都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当山姆的品质神话被打破,消费者转身离开的成本已大大降低。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企业把“规模扩张”置于“品质坚守”之上时,失去的不仅是口碑,更是存在的根本。
那些曾信任山姆的父母,如今在货架前不免要多一番思量。
当“严选”变成“忧选”,260元的会员费,到底是品质生活的通行证,还是一张“智商税”的证明?
而对正在快速下沉的山姆来说,或许也该停下来想想:
狂奔的路上,是否遗失了最初让中产们心甘情愿支付260元的那个理由?
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话题 ,尽在【顶尖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