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9 号小长假开学第一天,河南巩义市站街镇 14 岁的武丽瑾,清晨就跟着父母准备去杜甫学校报到。6 点 40 分左右,父母开着三轮车把她送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因为要赶去工地务工,便让她自己走完最后一段上坡路 —— 这段不过百米的路程,正常 5 分钟就能到校,可谁也没想到,这成了家人见到她的最后一面。
![]()
“下车时孩子还跟我们嬉嬉笑笑,一点异常都没有。” 武丽瑾的父母后来反复回忆,前几天孩子还跟家里念叨 “要好好学,将来考重点高中”,怎么也想不通会出意外。学校老师很快联系家属:武丽瑾当天根本没进教室。调取周边监控后,只拍到她穿着黑色外套、粉色裤子、背着红色书包独自行走的模糊画面,而她走的方向,竟是与学校相反的伊洛河方向。
![]()
当天下午 3 点多,一位路过的村民在伊洛河仓西河堤的泵房处,发现了武丽瑾的红色书包。打开一看,里面的课本、文具都完好无损,还有一块半干的饼干,可女孩的身影却彻底没了踪迹。这个书包,成了寻找孩子的唯一线索。
到 10 月 23 号,武丽瑾已经失联整整 14 天。这半个月里,二姑武女士牵头组了十二人的搜救队,开着三辆车在巩义七里铺到荥阳的路段来回搜寻,河边的杂草都扒开看过,却一无所获。“我哥和嫂子现在天天以泪洗面,人都快撑不住了。” 武女士哽咽着说,孩子母亲甚至在泵房附近搭了帐篷守着,说 “要是孩子顺着水流回来,能第一时间看见”。
![]()
家属当天就报了警,警方核查了武丽瑾的手机记录,没发现可疑通话或聊天记录,却意外发现手机信号在失联当天中午出现在洛阳偃师,和上学路线完全对不上。可监控却掉了链子 —— 距离学校两公里的核心路段存在大片监控空白,只能确认她往河边走,却查不到她具体遇到了谁、走到了哪里。为了扩大搜寻范围,他们还动用了无人机航拍河道,甚至请了潜水队下水排查,但伊洛河这段河道平均水深 2 米 5,淤泥又厚又深,部分泵房铁门反锁打不开,搜救工作屡屡受阻。
武丽瑾的哥哥和二姑特意在社交平台注册了账号,每天更新寻人信息,哪怕只有一个人点赞,都像抓住了根救命稻草。可随之而来的不是线索,而是各种离谱的传言。“有人说看见两个男的把她带走了,还有人说在新密的客车上、洛阳的火车站见过她。” 武女士无奈地说,警方核查后发现,“被男子带走” 的说法根本没有佐证,监控里那段时间根本没有陌生人出现;而所谓的 “目击信息”,他们连夜赶过去核实,全是假的。
“我们不要这些瞎猜的话,就想要真的线索。” 武女士对着镜头一遍遍恳求,哪怕有人说 “好像在哪见过这个穿黑外套、粉裤子的女孩”,对他们来说都是希望。现在网友们也满是疑问:武丽瑾为什么放着近在眼前的学校不进,非要往河边走?她的同学、同桌是不是能想起她失联前有什么特别的举动?这些问题至今没人能回答。
当地水利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伊洛河这段河道流速每秒 0.8 米,搜救难度极大。而学校那边,已经悄悄把武丽瑾的课桌搬走了,有同学在朋友圈发 “祝丽瑾平安回来”,底下却有劝退的留言让家属 “接受现实”,这让本就痛苦的家人更添煎熬。
![]()
事件在网络发酵后,越来越多网友加入讨论。有网友针对事件核心疑点提出疑问:“路过学校没进去,反而去了河边,这点不合常理吧?同学,同桌,比较近的前后桌,她的家人,应该多少了解孩子的状态吧?” 这番话引发不少人共鸣,有网友跟着补充:“哪怕是孩子前一天跟同学聊过什么小烦恼,或者对上学有什么想法,说不定都是关键信息,希望身边人能多回忆回忆。”
更多网友则表达了对家属的共情与支持。一位来自郑州的家长写道:“作为家长,我真的能懂那种崩溃。孩子笑着下车的样子,父母肯定一辈子都忘不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该坚持下去。” 还有网友自发扩散寻人信息:“已经把孩子的特征发给巩义、偃师、荥阳的朋友了,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分希望,愿奇迹能发生。”
“孩子,要是你能看到消息,赶紧回家;要是你被困住了,相信我们一定会找到你。” 武女士的呼唤里满是期盼。现在每过一天,家属的担忧就多一分,他们仍抱着希望在河边搜寻,也盼着有目击者能尽快联系警方或家属,哪怕只是一句模糊的描述,或许就能带来转机。愿这个爱笑的女孩能早日平安回家,让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重获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