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飞机哥
在上海坐公交,虹桥站发车,到金山区,全程一个多小时。很意外“偷听”到了一个大叔打电话。
这个大叔的相貌,从他上车到下车,我并没有看到。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他坐在距离我两排的位置。
这趟公交是区间车,最长的一站有一个多小时。我上车大概十分钟,大叔开始打电话了。
他中气很足,声音洪亮,很有穿透力。我坐在后面没有戴耳机,也听得清清楚楚。
一个多小时里,他打了五通电话。听内容:
1、大叔是河南人,到上海来找工作的。今年56岁了,刚刚辞掉一份快递分捡的工作。现在想找一份月薪5—6千的活。
2、第一个电话打给了一个中介大姐。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介大姐。可能是通话质量太好,我在后面连这个中介大姐的声音也听得很清晰。
大叔很有套近乎的策略,一上来跟大姐套了一通近乎,说我是某某某,以前你介绍过某某工作给我,很感谢等等。
然后说:我刚刚辞职了,现在到上海了,你那里可有合适的工作介绍啊。
但,显然中介大姐已经不记得他是谁了,只是淡淡地客套:你多大了,上一份工作为什么不干了,想找什么工作,等等。
我就听见大叔说:今年56,上一份工作是做快递分捡,实在太累了,干了一天就辞职了,一分钟没有得歇,腰都站不住,当天有五六个小伙子去应聘,都是干了两三个钟头就跑了。
中介大姐附和了几句,还开玩笑说了几句你想要他的钱他要你的命,最后承诺说帮他留意工作机会,问他保安、工地、日结能不能干。
3、接下来的第二、三、四个电话,都是打给了饭店招工的。
打通电话之后,大叔都会问对面是不是在招人,然后说自己正在找工作,可不可以去看看。
在电话沟通里,大叔说自己有饭店工作经验,会做一点面点、砧板等等。
非常让我意外的是,对面三个电话,刚开始都还比较热情,但一旦问到大叔的年纪,听到56岁之后,语气都会冷不少。
最后好不容易谈妥了一家,约他下午去面试看看。对方是他的河南老乡,在上海一家大学城开饭店。我觉得,这一家能约他去面试,老乡的情分作用很大。
4、最后一通电话打给的应该是老婆。对面也是一个中年妇女接的。听起来,大叔语气放松了不少,也没有字正腔圆了,说话声音也小了许多。
用河南话中了几句,也没什么特别的,大概就是:我到上海了,现在去某某地方拿行李,晚上再跟你视频。
对面的女人说:别着急忙慌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再等等,晚上再说。然后彼此就挂了电话。
车到站之后,大叔下了车,我从位子上瞟了一眼,太过匆匆,也没看清模样。之所以要记录这件事,是当时听到这个大叔打电话,我心理也是有点小波动的。
一、年龄这个东西,真的很要命。
二三十岁的时候,身强力壮,就算你一无所长,单凭一身力气,到哪里也都能找到工作。可是到了五十多岁,就算有心,去干快递啊保洁啊工地,身体往往坚持不住了。
大叔说他快递分拣就干了1天,说当天有四五个小伙子去应聘都吃不消,都跑路了,这应该是很常见的事。
二、照时代发展的趋势,基础性的、体力性的活只会越来越萎缩。
换一句话说,如果身无一技之长,年轻时候感知不太强,年纪大了,再找工作,真的是非常非常困难。
能干的,也不过是五六千块钱。在上海,这点钱再租租房子,吃吃饭,日常用一点剩不了多少了。
三、大叔已经56岁了,还要从河南到上海来找事做,一方面还能找事做,说明身体还行,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很辛苦,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家人在外挣那几千块的?
中国这么大,五六十岁还在外面跑,还在打工上班的人非常非常多。
一生牛马不得闲,得闲已是青山眠。说退休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美好地愿望了。我的父辈是这样的,我自己估计也要这样了。
再过十年,可能我也要在公交车上打电话,然后有另一个人偷听到了。
下面是我的公众号名片,欢迎点击关注。
人生飞机稿,是我的原创公众号。
写点对生活的体会,都是大白话。迎点击关注,也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xgbaba521。长按即可自动识别添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