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向博 文/图)10月23日,安康市召开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与老龄事业发展成效。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安康市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老龄工作政策体系,并在养老服务供给、政策保障、银发经济、旅居康养及老年友好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图为安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燕卫东介绍老龄事业发展情况)
安康市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45.2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达55.44万人,占总人口的22.61%;65岁及以上人口为40.58万人,占比16.55%,已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为有效应对老龄化压力,安康市持续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养老机构167家,提供养老床位2.39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达1.55万张。通过将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65%以上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累计投入2.3亿元,实现了市、县公办示范性老年公寓全覆盖。
在夯实机构养老的同时,安康市积极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创新打造“中心+站点+上门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建成试点55个,提供全托、日托、康复护理等多样化服务。目前已推动97家医疗机构与139家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开展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此外,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800户,切实提升居家养老安全性与舒适度。
在政策保障方面,安康市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明确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各县(区)按标准配套投入,专项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全面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发放每人每月200元养老服务补贴。
市场力量的引入为养老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安康市积极培育和引进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德亨仁厚、陕西反哺堂等知名养老团队先后落地,本地如阳光医康养集团等企业快速成长。市属国有企业也积极转型布局养老领域。目前,全市已培育或引进连锁化市场主体4个,银发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安康市大力发展旅居康养产业,已打造省级旅居养老示范基地9个、旅居养老机构8家,推出12条精品康养旅游线路。石泉、岚皋两县入选陕西省首批旅居养老试点县。通过跨区域合作,与黑龙江七台河、西安、上海等地签订旅居养老合作协议,累计实现长者异地旅居超3000人次。
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安康市积极实施“三秦银龄行动”,组建超过100人的“银龄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七彩银龄”志愿服务项目,累计组织健康义诊、政策宣讲等活动12场,有效拓展了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文化生活。
自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启动以来,安康市持续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与服务提升。截至目前,4个社区入选2025-2026年度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全市已有8个社区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社区为老服务能力与老年人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面对2030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预计达到50万、占比超过21%的超老龄化前景,安康市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出台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养老服务与健康保障专项政策;二是提升保障能力,持续扩大服务供给,优化健康服务体系;三是强化社会协同,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可持续应对机制。”安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燕卫东表示,将持续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努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