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彩椒的丰收喜悦,到科创企业的研发突破;从冬奥赛场的活力延续,到银发老人的舒心笑容——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崇礼监管支局以“四新”工程为抓手,把“金融为民”的初心落到实处,在四大领域精准发力,让金融服务既有“力度”,更有直抵人心的“温度”。
田间地头:金融搭台,“椒”艳田园助增收
“以前种彩椒怕缺钱买肥料、修大棚,现在有了‘彩椒贷’,3天就能拿到钱,踏实!”崇礼区农户老李的话,道出了当地种植户的心声。
作为崇礼农业的“金字招牌”,2025年全区彩椒种植面积突破1.6万亩,年产量超7万吨。为破解农户融资难题,崇礼金融监管支局引导银行机构推出“彩椒贷”“大棚贷”等定制化金融产品,无需复杂抵押,放款效率大幅提升。截至今年9月,相关贷款累计投放超4亿元,惠及近4000户农户。如今,彩椒产业链从单纯种植延伸到深加工、电商销售,实现年均增收3500元,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科创车间:“知识变现”,金融破解创新难题
以前专利放在抽屉里‘睡大觉’,现在凭它就能贷到款,研发资金终于有着落了!”河北爱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拿着贷款合同,难掩激动。
为激活知识产权价值,崇礼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市场监管局搭建“政企银”协作机制,推动银行开设“知识贷”绿色通道。企业只需凭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就能申请融资。今年以来,已有3家中小企业通过该模式获得授信9000万元,落地贷款超4200万元,融资成本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专利变贷款、贷款促研发”的正向循环,让一批科技企业加速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地方经济的创新“引擎”。
文旅景区:金融赋能,冬奥遗产长效激活
“滑雪场升级了设施,来滑雪的游客比去年多了三成,多亏了银行的文旅贷款!”万龙滑雪场负责人介绍道。
依托冬奥品牌优势,崇礼文体旅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崇礼金融监管支局主动牵线搭桥,推动金融机构为文旅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创新金融产品以支持冰雪度假村升级、民宿集群建设、生态旅游线路开发等,目前贷款累放超70亿元;保险机构也贴心推出“赛事保障险”“游客意外险”,2025年已为滑雪、登山、篮球赛等20余场活动保驾护航,覆盖超1000人次。今年前三季度,崇礼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1%,真正实现“文旅火、百姓富”的双赢。
养老小院:适老服务,金融暖了“夕阳红”
“银行有‘爱心窗口’,工作人员还帮我把手机银行调成大字版,不用老花镜也能操作,太方便了!”在银行柜台办理社保卡更换业务的老年客户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针对老年群体需求,崇礼金融监管支局推动银行全面升级适老化服务,开设“爱心窗口”、提供延时服务,累计上门为老年客户办理业务超1.5万人次;引导信贷资金支持3家养老机构改造,新增床位200余张,配备专业医疗护理设备,让老人实现“养老”与“康养”无缝衔接。金融服务的“适老温度”,让银发群体的晚年生活更有安全感、幸福感。
下一步,崇礼金融监管支局将继续以“四新”工程为引领,深耕民生领域,让金融“活水”持续滋润崇礼的每一个角落,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