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过日子就像喝水,冷暖自知。沈静觉得,她这几年的婚姻生活,就像一直在喝一杯温吞水,不冷不热,也尝不出什么甜味儿。旁人看她嫁得不错,老公是国企员工,安稳踏实。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杯水里,泡着多少没法跟人说的委屈。她是个画画的,在外人看来,就是个不正经的职业。婆婆看她的眼神,总像是看一个不会下蛋还爱打扮的闲人。她一直以为,忍一忍,日子就能过去。直到她收到那份特殊的“礼物”,她才明白,忍耐换不来尊重,只能换来变本加厉的轻视。
01
沈静和周明轩的五周年结婚纪念日,天色擦黑的时候,她正在厨房里忙活。牛排在平底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旁边的小锅里,红酒酱汁正咕噜咕噜地冒着泡。她特意换上了一条新买的连衣裙,还点了香薰蜡烛。她满心欢喜,等着给下班回家的丈夫一个惊喜。
门铃响了。沈静以为是周明轩忘了带钥匙,她笑着跑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不只是周明轩。他的身后,还跟着她的婆婆张桂芳。张桂芳手里拎着一个菜市场的塑料袋,看见开门的沈静,连个笑脸都没有,直接就往里走,嘴里还念叨着:“明轩说你们今晚在外面吃,我怕你们吃不饱,特地去买了点排骨给你们炖汤。”
沈静愣在门口,感觉自己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餐桌上那两支摇曳的蜡烛,此刻显得格外讽刺。
![]()
周明轩一脸尴尬地走进来,把沈静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我妈也是好心,我下班她正好在公司门口等我,非要跟过来。你就……就别不高兴了。”
沈静看着丈夫那张充满歉意又无可奈何的脸,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扯出一个僵硬的笑,转身回厨房,把牛排盛出来,又多拿了一副碗筷。
饭桌上,气氛很奇怪。张桂芳对那份西餐牛排指指点点,说这玩意儿死贵还吃不饱,不如她炖的排骨汤有营养。周明轩埋头吃饭,不敢说话。沈静沉默地切着盘子里的牛排,像在跟它有仇。
吃到一半,张桂芳突然想起了什么。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个包装得十分廉价的红色礼品袋,往沈静面前一推。“对了,静静,今天不是你们结婚纪念日嘛。妈也没准备什么贵重东西,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沈静的心里,稍微升起了一点点暖意。也许,婆婆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她挤出笑容,说:“妈,您太客气了。”
她打开那个礼品袋,拿出里面的东西。是一条丝巾。丝巾的底色是暗沉的紫色,上面印着几朵硕大的、已经过时了的牡丹花。虽然看得出被仔细地清洗过,但边角的地方,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甚至在一处折痕里,还能看到一小块怎么也洗不掉的、淡黄色的香水污渍。
沈静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条丝巾,正是婆婆张桂芳去年去参加一个远房亲戚的婚礼时,戴在脖子上的那一条。当时她还跟周明轩开玩笑,说他妈的审美,真是几十年如一日。
沈静的脸,在那一瞬间,就沉了下来。她手里的那块丝巾,仿佛有千斤重,又仿佛烫手得很。
周明轩在桌子底下,用脚使劲踢了踢她的鞋子。他一边给沈静使眼色,一边抢着打圆场:“妈,您真是有心了!多好看的丝巾啊。静静,你看,妈这叫礼轻情意重,她老人家一辈子节俭惯了,你可别计较啊。”
张桂芳在一旁,一脸洋洋得意地补充道:“可不是嘛。这丝巾料子好着呢,我都没怎么戴过。我看你平时就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给你戴,正好。”
沈静看着眼前这对一唱一和的母子,感觉自己的心,像被扔进了冬天的冰窟窿里,一点点地变冷,变硬。五年的婚姻,她在这个家里,原来就只配得到一条婆婆用过的、二手的丝巾。而她的丈夫,不仅不觉得她受了委屈,反而还要她感恩戴德。
她深吸了一口气,把所有的情绪都压了下去。她抬起头,脸上竟然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她看着周明轩,一字一句,清晰地说:“嗯,老公,你说得对。”
她又转向婆婆:“我很认同。妈的心意,我收到了。谢谢妈。”
这句“我很认同”,说得异常平静,平静得让周明轩都感到了一丝莫名的寒意。他不知道,沈静心里那座一直被压抑着的火山,在那一刻,已经开始苏醒了。
02
沈静把那条二手丝巾,叠得整整齐齐,放进了衣柜最深处的一个盒子里。那个盒子里,装满了她这五年来,在这个家里收到的各种“心意”。
她的思绪,回到了这令人窒息的五年婚姻生活中。
她和周明轩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留在这个城市打拼。结婚时,周明轩家里拿不出多少钱。是沈静的父母,心疼女儿,几乎掏空了半辈子的积蓄,给他们付了房子的首付。婆婆张桂芳,当时一分钱没出,却在所有亲戚面前,都说是她儿子周明轩有本事,年纪轻轻就买了房。
这件事,像一根刺,从一开始就扎在了沈静的心里。
张桂芳的偏心,是刻在骨子里的。她嘴上总是哭穷,说自己退休工资低,身体又不好,到处都要花钱。可她转过身,就偷偷给待业在家的小姑子周明悦塞钱,让她去买最新款的手机和名牌包。沈静看在眼里,不好说什么,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婆婆包上比别人家都厚实的红包,想着能换来一点好脸色。可她后来才知道,那些红包,婆婆拿到手,当天就转给了宝贝女儿周明悦。
情感上的压榨,更是无处不在。去年张桂芳胆结石做手术,沈静二话不说,推掉了手头所有的稿子,请了整整一周的假,在医院里衣不解带地伺候。喂饭、擦身、倒屎倒尿,没有一句怨言。而被婆婆夸成“贴心小棉袄”的小姑子周明悦,每天只在饭点的时候出现一下,拎着沈静买好的饭菜,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配上一句“妈妈快点好起来,女儿好心疼”,然后就借口有事,溜之大吉。
家里的家务活,张桂芳更是默认了全部都该由沈静来做。她总说,沈静的工作“清闲”,在家里画几笔画就能挣钱,不像她儿子在国企上班那么辛苦,也不像她女儿那么“金贵”,女孩子家的手,是不能干粗活的。
沈静不是没有委屈过,不是没有反抗过。她好几次在夜里,跟周明轩抱怨。可周明轩,永远都是那几句翻来覆去的话。
“她是我妈,年纪大了,你就让着她点不行吗?”
“我妹从小就被我爸妈惯坏了,她不懂事,你当嫂子的,就多担待一点嘛。”
“你跟她们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意思吗?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不好吗?”
每一次,沈静的满腔委屈,都被周明-轩这种“和稀泥”的态度,给硬生生地堵了回去。她感觉自己像一个孤军奋战的士兵,丈夫本该是她的战友,却一次又一次地,站到了她的对立面去。
日子久了,她也累了,懒得再争辩了。她以为,只要她忍,只要她付出得更多,总有一天,能换来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直到那块带着别人香水味的二手丝巾,被当成“恩赐”一样送到她面前。她才彻底地、清醒地认识到,她错了。她的忍耐,在他们眼里,不是大度,而是愚蠢。她的付出,在他们眼里,不是美德,而是理所应当。
她在这个家里,从来就不是“家人”,而是一个可以被随意轻视和利用的外人。
那块丝巾,像最后一块石头,彻底压垮了沈静心中那座名为“忍耐”的桥。桥塌了,下面压抑了五年的愤怒和不甘,像洪水一样,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她看着镜子里自己那张因为常年熬夜画稿而有些憔-悴的脸,第一次,露出了一个冰冷的,带着决绝的微笑。她决定,她不忍了。
03
纪念日的风波过去没多久,一件“大喜事”降临到了周家。小姑子周明悦,谈了半年的男朋友,要结婚了。
男方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按照当地的习俗,男方提出了十万块钱的彩礼要求。这个数字,不多不少,却足够让一向把钱看得比命还重的张桂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她立刻召开了一场家庭会议。会上,她先是声泪俱下地控诉了自己养大一儿一女多么不容易,然后就开始哭穷,说自己那点退休金,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她那双精明的眼睛,有意无意地,总往沈静和周明-轩身上瞟。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会议结束后,周明-轩意料之中地找到了沈静,一脸为难地搓着手,跟她商量。
“静静,你看……我妹结婚,是大事。我妈那边情况你也知道,她实在是拿不出钱来。要不,咱们从家里的存款里,先拿出五万块来,帮我妹垫上?”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躲躲闪闪,不敢看沈静的眼睛。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沈静的抱怨,甚至争吵。
出乎他意料的是,沈静这次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她抬起头,脸上挂着温柔得体的微笑,异常爽快地答应了。
“老公,你说什么呢?”她的声音柔得能掐出水来,“五万块怎么够?明悦可是我们家唯一的女儿,一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可千万不能委屈了她。”
她走上前,替周明轩整理了一下衣领,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贤惠语气说:“这件事你就别管了,交给我来安排。你妹妹,也是我妹妹。我保证,把她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让咱们全家都有面子。”
沈静这突如其来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让周明-轩和后来听到消息的张桂芳,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那点小小的疑惑,很快就被巨大的惊喜给冲散了。
周明-轩觉得自己的妻子,终于“懂事”了,知道顾全大局了。张桂芳更是喜出望外,她觉得,是自己上次送的那条丝巾起了作用,这个儿媳妇,终于被她“感化”了,知道孝顺婆家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沈静就像变了一个人。她对周明悦的婚事,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她放下手里的画稿,主动陪着周明悦,一家家地去挑选婚纱,试妆,订酒店。周明悦眼光高,看上的都是些价格不菲的东西,沈静眼都不眨,直接刷卡。
她甚至动用了自己作为插画师的专业知识和人脉,熬了好几个通宵,亲自为周明悦设计了一套独一无二的,以“星月”为主题的婚礼请柬和全套的现场布置方案。那设计图拿出来的时候,连婚庆公司的人都赞不绝口,说这水平,至少值好几万的设计费。
沈静的“大度”和“懂事”,让周明轩在她面前,腰杆都挺直了许多。他在朋友面前,不停地夸耀自己的妻子多么贤惠。张桂芳更是见人就夸,说自己上辈子积了德,才娶到这么一个好儿媳。周明悦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嫂子为她提供的一切,觉得这都是她应得的。
没有人发现,沈静在陪着她们逛街、微笑的时候,眼底深处,藏着一丝越来越浓的、冰冷的寒意。一场精心策划的“复仇”,正在悄无声息地,拉开序幕。
04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周明悦婚礼的前一周。
这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商量婚礼最后的一些细节。饭桌上,沈静突然放下筷子,笑着对众人说,她为小姑子准备了一份“压箱底”的大礼。
“这件礼物,我准备了很久。”沈静故作神秘地说,“我打算在婚礼的前一天,按照咱们这边的老习俗,给她‘添妆’的时候送过去。”
周明悦一听有大礼,眼睛都亮了,赶紧追问是什么。
沈静笑着摇了摇头:“现在说了就没惊喜了。我只能告诉你们,这份礼物,是一份特别的‘心意’。我保证,到时候,明悦和妈,你们俩都会特别特别喜欢。”
![]()
这份神秘的“大礼”,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周家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它成功地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特别是张桂芳和周明悦。
她们开始私下里疯狂地猜测。张桂芳觉得,儿媳妇这次这么大方,肯定是想彻底修复和婆家的关系。她说,沈静这几年画画,也挣了不少钱,说不定,是要送一辆车给明悦当嫁妆。
周明悦则更加大胆,她觉得,以沈静这次表现出的热情来看,很有可能是要送一笔巨额的现金,或者,是直接送一套小户型的房子当婚房。
她们内心的贪婪,被沈静的这番话,无限地放大。她们对婚礼的期待,也因为这份神秘的礼物,达到了顶峰。周明悦甚至已经开始跟她的闺蜜们吹嘘,说她嫂子对她有多好,要送她一份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超级大礼。
周明轩也觉得妻子这次做得特别好,让他在自己家人面前,挣足了面子。他看着沈静每天忙里忙外,操持着婚事的各种细节,心里充满了感激和一丝丝的愧疚。他觉得,以前,或许真的是自己误会妻子了。
一家人,都沉浸在一种虚假的、喜气洋洋的和谐气氛中。
他们都在期待着那份“大礼”的到来。
他们不知道,他们期待的,根本不是什么惊喜,而是一场即将到来的,公开的审判。
05
添妆的日子到了。
按照习俗,女方家要摆上几桌酒席,招待前来送礼的至亲好友。周家的老房子里,挤满了人,一片热闹喧-嚣。张桂芳穿着一身崭新的红衣服,满面红光地招呼着客人。周明悦则像个公主一样,坐在房间里,接受着亲友们的祝福和礼物。
下午两点,沈静准时出现在了门口。
她一进门,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提着一个巨大的、用暗红色的丝绒布包裹着的礼盒,礼盒上还系着一个硕大的金色蝴蝶结,看起来分量不轻,贵气十足。
“哎哟,静静来了!”张桂芳看到那个大礼盒,眼睛都直了,她连忙迎上去,热情地拉住沈静的手,“快进来,快进来!明悦在屋里等着你呢!”
在众人瞩目之下,沈静被簇拥着走进了周明悦的房间。
房间里,周明悦和她的几个闺蜜,看到那个精致的礼盒,也都发出了夸张的惊呼声。
“嫂子,你这准备的到底是什么呀?这么大的盒子!”周明悦迫不及待地问。
沈静微笑着,把礼盒稳稳地放在了桌子上。她在张桂芳和周明悦那充满贪婪和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地,一层一层地,解开了那个金色的蝴蝶结。
礼盒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