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是季节交替的仪式
是秋天的告别也是冬天的问候
10月23日11时50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此时节,冷空气活动愈发频繁。白天,在阳光的加持下,尚能感受到晚秋的暖意;但一旦太阳西沉,辐射降温加剧,气温便会迅速“跳水”,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仿佛一日之间,穿梭于两个季节。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岁晚》中诗曰:“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就是描绘了霜降时节气温变化大的物候特征。
![]()
俗语有云: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近期天津的天气
着实让人感觉到冬天的脚步近了
有网友调侃:
“哪有秋,这是直接入冬了!”
天气
冷空气又来
预计25日(周六)又有冷空气影响我市
届时将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25日白天有分散性小雨“出没”
26日大风来袭
有北风4-5级阵风6-7级
气温下降
请大家及时关注最新预报信息
厚衣服穿起来!
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10月23日 星期四
上午:分散性小雨转阴
下午到夜间:多云转晴
微风,13到7℃
体感温度12到6℃
10月24日 星期五
白天:晴转多云
夜间:多云转阴
微风,15到8℃
体感温度15到7℃
10月25日 星期六
阴有分散性小雨
微风,13到6℃
体感温度13到6℃
10月26日 星期日
阴转晴
北风4-5级阵风6-7级
12 到6℃
体感温度11到4℃
10月27日 星期一
晴间多云
微风, 13 到4℃
体感温度12到5℃
10月28日 星期二
晴转多云
微风, 17 到5℃
体感温度16到6℃
10月29日 星期三
晴转多云
微风, 17 到7℃
体感温度17到7℃
说文解字
![]()
【霜】为形声字,上部为“雨”,象征着与雨水紧密相关的自然现象;下部为“相”,代表了读音。从字形上看,“霜”字直观地展现了它与天气、气候的紧密联系。
![]()
【降】在甲骨文中形象地描绘了小鸟往下飞的脚印,金文中“降”字简化成阜字,楷书中演变为耳刀旁,与山丘紧密相关。从字形演变可以看出,“降”字的含义逐渐从具体的小鸟飞行动作,扩展到表示从高处往低处移动的抽象概念。
三侯
![]()
01
一候豺乃祭兽
霜降时节,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祭”有陈列之意,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来把自己吃肥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
![]()
02
二候草木黄落
天气转寒,大地也感知深秋寒意,树叶也纷纷开始枯黄掉落。
![]()
03
三候蛰虫咸俯
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金黄暖意的秋,马上又将进入藏伏内敛的冬。蜂蝶蛰虫,以这种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新生。
![]()
01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
02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

03
习站射
霜是杀伐的象征。古人为了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都在这个月操练战阵,进行围猎。正如《春秋感精符》所记载:“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
04
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九月节,寒露、霜降、重阳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05
吃牛肉/羊肉
部分地区有“霜降吃牛/羊肉,进补暖身”的说法。此时天气转寒,牛肉、羊肉性温,能补气血、御风寒。人们会用牛腩炖萝卜、羊肉熬汤,一口热食下肚,驱散凉意,为过冬储备能量。
06
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一带,霜降有“送芋鬼”的习俗。村民会将芋头雕刻成各种鬼怪模样,再用稻草扎成“芋鬼”,傍晚时分拿到田间焚烧,同时念诵祈福话语,寓意送走邪气、病虫害,祈求来年庄稼丰收。
养生
霜降节气,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以及体质虚弱之人,要着重护好头、脚和肚脐三处。
01
肚脐
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
02
头部
头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这个地方如果受寒,体内阳气会大量散失,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四肢不温的人以及易感风寒的人来说,尤其危险。
03
脚部
人体脚部分布着6条重要经脉,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霜降有“三防”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昼夜温差加大。此时节要做好养生保健,无论起居养生还是运动调养都应谨慎。
01
防秋寒
霜降时,阳气由收到藏,不适合再“秋冻”了,而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
老年人如果患有“老寒腿”,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一些年轻人为了时尚而露出脚踝,也有可能导致“老寒腿”。
❄提醒您:霜降时节,要保护好脚踝、膝关节等,把袜子和秋裤穿起来,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保暖。
02
防秋郁
霜降过后,草木枯萎,落叶缤纷,万物萧瑟。这种肃杀的景象容易让人患得患失,甚至情绪低落、抑郁。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情感障碍。所以,在霜降时节,要及时关注并调整情绪,注意防秋郁。
03
防秋燥
霜降是秋天的尾巴,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更加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问题。这些都是因为燥邪耗伤津液导致的。嘴唇起皮怎样护理?戳视频了解
饮食
霜降时节,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寒冷,人体容易感受到各种干燥带来的不适,如口干、皮肤干、鼻子干、大便干燥等。
此时养生的重点在于润肺津、敛肺阴。多吃一些具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01
白果莲子羹
![]()
白果:对于因肺气不固导致的咳嗽、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莲子:能健脾、补肾、安神,对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百合:能缓解咳嗽、咽干等症状,同时还能清心除烦,让人心情舒畅。
银耳:滋阴润肺,能够滋润肌肤,延缓衰老,同时还能增强肺部的抵抗力。
注意事项:白果剂量控制在5~10克,去膜去心,煮透食用。
02
麦门冬汤
该方剂主要治疗虚热肺痿,即由于肺阴不足、虚热内生导致的咳嗽、气喘、痰黏难咳等症状。
![]()
麦冬:具有滋阴润肺、清心除烦的功效,能够补充肺部的阴液,缓解虚热症状。
半夏:化痰,调节气机,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辅以人参、甘草、大枣、粳米滋养肺胃。
人参:能够大补元气。
甘草:调和诸药。
大枣和粳米:健脾益胃。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在服用过程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
秋高气爽
愿你内心怀揣希望
脚下充满力量
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来源:美丽武清
审核:刘浩杨
编发:苏纪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