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22日,《原神》更新了「月之二」版本。
新角色奈芙尔、芙宁娜返场这些固然是热闹,但我认为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其实是那个叫“千星奇域”的新玩法——UGC系统,它可能正在悄悄改写《原神》的底层逻辑。
这个系统是米哈游新加坡团队做的,说白了,就是官方把游戏编辑器直接丢给玩家了。
现在,任何人都能用《原神》这五年来积累的地图、美术、角色和战斗机制,自己动手做关卡、做玩法,甚至是做一整套新游戏。
![]()
而且最关键的是——完全不用写代码。
▌玩家造出了什么?
体验服才开一个月,但玩家们的创意就已经挺炸裂的了,那些过去看起来高不可攀的“游戏制作”,在“千星沙箱”里几乎是成了“搭积木”。
![]()
编辑器
有人做出了沉浸感爆棚的微恐故事游戏,有人搞出了能玩上百分钟的模拟经营,还有玩家复刻了《胡闹厨房》的合作模式,甚至连原神版CS、格斗游戏都整出来了。

最夸张的是,已经有人把MOBA地图都搭好了,只等角色就位——上单莱欧斯利、打野希诺宁、中单奈芙尔、下路甘雨,阵容都配齐了。

更厉害的是,这些作品大多是由“单纯的路人”玩家创作出来的,他们既没有学习过编程,也没有从事过游戏开发方面的工作,只是靠着一个月的摸索研究,就真的把原本看上去“不可能”的事变成了“我都已经打通关了”。
▌米哈游的野心,不止于小游戏合集
从设计的逻辑上看,“千星奇域”和之前的“七圣召唤”完全不是一个思路。
后者就好像在一个规模很大的游戏当中强行塞进了一个有高门槛的卡牌竞技模式,而“千星奇域”更聪明,它抓住的是玩家对于角色的情感、审美方面的喜好,以及那种“想要自己动手去制作点什么东西”的冲动。
简单来说,这是一次更轻松、更情绪化的创作体验,而不是那种“一定要赢、要拼命内卷”的竞赛挑战。
![]()
更难得的是,米哈游这次居然还挺克制的。
千星奇域几乎不送原石,唯一能算奖励的,也就是奇偶等级升上去时,给的三颗相遇之缘和一个头像。
这也意味着,你就算完全不碰这个玩法,也不会错过什么主线奖励,玩家可以自由选择,想玩就玩,不想玩也完全没负担。
▌内存与付费,玩家的两大担忧
当然,千星奇域也引发了一些玩家的担忧,最先被提出来的问题,就是内存。
现在的《原神》手机端都30GB起步,PC版更是突破100GB了,现在再加个“千星奇域”,我相信很多玩家会有疑问,设备还能撑得住吗?
好消息就是,这个系统是由一个个模块组成的,能够单独去下载,要是你对它没兴趣,那就直接不装就行了。
另一个是付费设计。
千星奇域上架了服装抽卡、通行证和限定商城这“三重氪金体系”。
![]()
我看到好多玩家在抱怨奇偶的服装价格挺贵的,而且建模的精细程度高得离谱,有些造型简直就像是把原神角色的衣服稍微改了几下就直接拿去用了,就给人一种既熟悉又觉得很割裂的感觉。
▌不只是玩法,而是生态的变革
这次的“千星奇域”,我认为真正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一点都不强迫玩家。
你想创作就创作,想单纯玩别人做的关卡也行,哪怕只是进去给奇偶换换衣服都没问题,你只需要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全不用被迫体验一堆没兴趣的玩法,而正是这种低门槛和自由选择,才让整个生态有机会真正的活起来。
![]()
官方还透露,等到「月之四」的版本后,玩家就能用自己的角色直接进入奇域世界,等这一步打通,那整个体验的闭环就完整了。
说白了,从“七圣召唤”到“千星奇域”,米哈游这回可算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未来,《原神》或许就不再仅仅是个“官方发布内容、玩家去消耗”的游戏了,而是逐渐变为一个“大家一起创作内容、一起玩耍内容”的平台。
以前那些只能等着活动更新的玩家,如今可以亲自去制作关卡、编写剧情,并且还能够凭借官方的激励机制获得一些回报。
![]()
所以,我认为这事已经不单是个新玩法了,它更像是一次运营思路的大转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变革。
当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抽奈芙尔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千星奇域”里忙着造自己的世界了,等着别人更新是一种快乐,但能亲手创造出自己想玩的游戏,那种满足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玩家不再只是“消费者”,而能变成“创作者”的那一刻,提瓦特的边界,才算是真正被打开了。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