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知识成为可以量化的KPI,论文发表等同于学术成就,著作等身者多而等心者少,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新审视“学者”二字的意义。真正的学者,应当有自己坚定的信仰。信仰不仅是学术成长的基因密码,也是突破已知的坚毅勇气,更是成为学者的基本前提。
![]()
然而,目前部分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并没有正确看待信仰问题,而是沉迷于“追新跟风”。对于西方学术界抛出的某种理论或方法,有的学者不经思考,拿来就用,生搬硬套地去解释中国现象和问题,将西方学术标准奉为圭臬,还自以为已站在国际学术前沿。更有甚者,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把一些错误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加辨别地盲目接受,忽视了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学术研究正确的理论根基缺失,难以形成具有深度和说服力的学术成果。另有一些学者没有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没有从学理层面进行提炼和阐释,而是简单地进行文字“组合”,导致研究成果浮于表面。还有一些学者喜欢在表达方式上刻意模仿西方的长句,以论文中出现中外文语法混杂为“荣傲”,以生造出“四不像”术语为“能事”,以同行读不懂、大众不明白为“高级”,把一些普通常识“学术化”、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的“学术”,毫无分量!
![]()
当代中国学者要树立正确的信仰,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经历了由西方传入东方、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且通过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发展,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让理论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具体来说,在学术研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牢记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在尊重、满足人民群众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去创新发展、创造发明;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走自己的路,把解决好中国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着力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系统性的思路和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同时,还要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并系统深入地运用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人类文明的长河边,每位学者都是摆渡人。他们手中的桨,一半划向现实的彼岸,一半搅动理想的涟漪。是数据至上,唯因子狂欢?还是只为一身计,各为稻粱谋?如果都不是,那不要忘了,当我们在实验室废寝、在书山中忘食、在讲台上耕耘时,真正的学者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崇高信仰。只有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指引,才能不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接受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田粉红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