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再现'色情招聘'闹剧:盗图造谣者,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导语:
"23岁女主持,求职董事长助理,暗示可提供'特殊服务'?"
近日,一张伪造的BOSS直聘求职简历在社交平台疯传,引发轩然大波。
![]()
然而真相却令人愤怒——照片被盗用、身份被伪造,无辜女孩惨遭"社会性死亡"。
这已不是BOSS直聘第一次卷入"色情招聘"风波,但每次舆论沸腾后,真正该被审判的造谣者却总在暗处偷笑。
![]()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场"猎巫狂欢"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一、"社会性谋杀"的完整产业链
这起事件暴露出造谣者的标准操作流程:
1. 盗图:从网红微博盗取生活照(黑衣吊带裙成重灾区)
![]()
2. 编料:伪造露骨简历,嫁接电视台等体面单位背书
3. 撒网:通过招聘平台/社交群组扩散,配文"求扒联系方式"
4. 狂欢:坐看网友人肉、骚扰受害者,完成"社会性处刑"
同类案件:
![]()
2023年广州某大学生因盗用空姐照片编造"外围女"谣言,被判赔偿6万元并公开道歉;
2022年浙江造谣"女海王"案主犯被刑拘。
二、法律利剑高悬,为何还有人顶风作案?
从《治安管理处罚法》到《刑法》246条,造谣诽谤明码标价:
- 行政拘留+罚款(轻微)
-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
- 附带民事赔偿(精神损失费上不封顶)
犯罪心理学分析:
![]()
1. 低成本快感: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2. 流量变现:色情谣言转发量是普通内容47倍(某平台内部数据)
3. 仇女心态:通过污名化女性获得扭曲的优越感
三、平台不能总当"事后诸葛亮"
BOSS直聘的封号操作被网友吐槽"坟头烧报纸——糊弄鬼":
- 审核漏洞:露骨暗示能过审?
-*反应迟缓:从发酵到封禁超24小时
- 赔偿缺失:受害者至今未获平台致歉
![]()
对比案例:
某社交平台因未及时删除诽谤信息,被判连带赔偿15万元
(2023杭州互联网法院判例)
四、每个吃瓜群众都是"雪崩的雪花"
在这场暴力狂欢中,转发者也是帮凶:
![]()
- 看到"求资源"就兴奋分享
- 对着模糊截图脑补小作文
- 以"正义"之名围攻受害人微博
道德实验: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当群体匿名攻击个体时,
![]()
97%的人会降低道德标准,说出平时不敢说的恶言。
结语:让法律成为造谣者的噩梦
当李姑娘修改微信号躲避骚扰时,
当王某香(化名)被电视台证明查无此人时,
真正的罪犯正躲在屏幕后数着流量收益。
我们呼吁:
1. 平台:引入AI+人工双审核,建立谣言溯源系统
2. 司法:适用"诽谤罪"自诉转公诉条款,加大惩处
![]()
3. 公众:记住"让子弹飞一会儿",不做谣言二传手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ID都是责任主体。"
下次再看到香艳爆料时,不妨先问一句:证据呢?
互动话题:
你遇到过网络谣言吗?如何维权的?评论区等你故事!
(本文援引判例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