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到自我感动的误区,因为一些小事本是每个家长的必经之路。比如从小坚持母乳喂养,这只是大多数母亲认为自己应该做到的事。
但是有一些妈妈,主动把自己放在特别伟大的位置,这就导致孩子还很小,不明白母亲是如何含辛茹苦教育自己的,母亲却等不及了。
希望通过留下各种各样的证据,告诉孩子“妈妈真的很爱你,我是合格的母亲”。
![]()
“妈妈退下了”,母乳袋子上矫情小作文走红,孩子被吐槽“开局不利”
家长如果想教育好一个孩子,从几岁开始入手最好呢?其实大家都觉得应该从一生下来开始。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一些规则感就该从小建立。
什么时候能吃零食,就像以后什么时候能玩耍,在写作业之后才能给一定的玩手机自由,这些都是有规定的,家长必须做好这个原则。
但是有些家长做得似乎太过了,就比如母乳喂养这件事,确实很值得感动,因为那都是母亲用精血换来的。可有一位妈妈,却在自己最后一包母乳袋上写下了长达百字的小作文。
![]()
这一个举动着实把大家给“矫情”到了,这位妈妈觉得自己应该从孩子的人生中“体面退场”,在袋子上第一句就写到“这是妈妈最后一次为你存奶了”。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惊讶了一下,因为说句不好听的,还以为孩子以后就见不到妈妈了。难道是家庭出什么意外了吗?带着这样忐忐忑忑的心情往下看,才发现并非如此。
原来只是这位母亲不听家人劝告,她本身患有一定的病,其实不适合喂养,可她偏偏要亲力亲为,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完成了这场“扭曲的初次教育”。
![]()
母乳袋小作文显矫情,母亲自我感动埋教育隐患
可她自己却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但是猜猜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大家都在心疼这个孩子。说“这真的就是所谓的天崩开局吧”,孩子才这么小,还不懂事,就已经被母亲强行道德绑架了一回。
因为孩子小又不会说话,不能说自己拒绝母乳喂养,这一切行为说到底,不就是这位母亲在自我感动吗?而这个行为到底安全吗?是否有绝对的益处,似乎都说不通。
![]()
因此大家觉得如果家长这样教育下去,未来会更窒息,比如孩子到了该学习的年纪,上学之后。家长可能会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孩子进行道德捆绑,比如孩子某一天成绩下滑,或者没完成作业被老师请家长。
这个时候这位妈妈可能就会尽情施展自己的控制欲,不断说“你看妈妈从小为你如何如何,你现在竟然不好好学习回报妈妈”。
![]()
“你真的太不应该了,你于心能忍吗?”这类的话,不少家庭都已经听过太多遍了。但受教育的是孩子,受伤的往往也是他们,大家并不觉得遇上这种父母应该感恩戴德。
如果孩子学习方面不用心,大概率只是因为他年纪太小,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或者是贪玩导致的,大可不必把这些都扯到从小的“含辛茹苦”上。
![]()
教育孩子怎么能没有章法呢?如果一味只是通过变相的卖惨,让他在愧疚当中学习。那么这个学生的心态一定会受到很大的伤害,看似他长大了、成熟了,但是这道坎永远都过不去。
因此一袋小小的母乳,又何尝不是凸显出这个道理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