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考的报名已经开始了,据传热度非常高,网站因为访问的人太多,出现卡顿甚至无法访问的情况比比皆是,自从硕士扩招、学历贬值之后,考公的热度就只增不减。
站在毕业生的角度很好理解背后的原因:既然考研毕业后也是要考公,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备考公务员呢?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竞争实在是太大了,成百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
![]()
都说“上海公务员瞎报都能考上”,为啥大学生不愿意去?
毕业生们常说,判断工作好不好的三条准则是“事少钱多离家近”,但凡占两条都算好工作了,按照这个标准,公务员的到手工资其实不算多,因此按照正常的逻辑考公理应筛选离家近的岗位。
可无奈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些考生已经开启巡考模式了,从市内的岗位到省内的岗位,甚至有些同学已经开启了全国巡考的模式,只要考上了,不管在哪都算上岸。
![]()
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巡考心态,导致一些考生发现了公务员考试的“漏洞”,一名考生备考了两年的江苏公务员都没考上,心血来潮之下随便报了一个上海的事业编,甚至没有为此专门备考学习。
结果却出乎意料,自己在考场时瞎写一通,字数都没写满,结果笔试第二面试翻盘,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上岸了,目前ip已经成了上海,也端上了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
而有过类似感受的考生也并非特例,不少报考其他地区公务员、事业编屡战屡败的考生,在几乎“瞎报”的情况下,盲目地选择了上海的公务员,结果却意外上岸,而这也导致不少考生有了一种错觉:“难道说上海公务员瞎报都能考上?”
可如果真的是这样,为啥大学生不愿意去呢?其实答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真相现实又扎心,上海的公务员的报考是限制户籍的,且面试多采用单盲的形式,所谓的单盲就是指考官可查看考生简历,而“双盲”则是考官和考生均不了解对方背景信息。
![]()
公务员考试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做好充足的前提准备
北京也是同理,其实很多公务员岗位的往届岗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而那些竞争相对较小的岗位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应届岗位上,再加上户籍的限制才降低了竞争的难度,如果开放户籍限制的话,估计也要跟很多地区难度的地区一较高下了。
那些具备报考条件的考生,之所以会产生“上海公务员瞎报都能考上”的错觉,一方面是恰好自己满足报考条件,在众多竞争激烈的岗位中选择了一个相对轻松的赛道。
![]()
另一方面也是低估了自己的实力,就像那位备考江苏公务员失败、却在上海上岸的考生,如果他没有一定的实力,相信面试也很难逆风翻盘,我们不能总把他人的幸运个例当成普遍现象。
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合理看待考公的难度,考公的难不是题目的难,而是竞争的难,在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中脱颖而出本身就是一个很残酷的竞争,这不仅需要努力也需要运气。
![]()
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努力之外,建议想要备考公务员的同学们一定要多关注岗位信息,尤其是岗位的报录比,如果一个岗位已经卷到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竞争一个岗位的话,这样的考试即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大概率要沦为陪跑。
![]()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