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能否想象,一个人为了抢占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高点,竟在短短几年内投入超过四百亿美元,横跨芯片架构、算法模型、算力基建到实体机器人,将整个AI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尽数纳入掌控?
2
这个人正是孙正义,软银集团的灵魂人物。他以独到的战略视野和果断的决策风格,在互联网崛起初期便凭借投资阿里巴巴一战成名。而如今,他正试图复制甚至超越当年的成功,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AI帝国”,其规模与野心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布局。
3
人们不禁发问:这位商界奇才究竟凭借何种信念支撑如此惊人的资本押注?这场关乎未来科技主导权的豪赌,是否真能如他所愿,引领人类进入超级智能的新纪元?
![]()
4
提起孙正义,公众记忆中总会浮现两个极端画面:一面是他在千禧年前后慧眼识珠,向当时籍籍无名的阿里巴巴注入资金,最终收获千倍回报;另一面则是WeWork项目崩盘带来的巨额亏损与舆论质疑。
5
然而,无论成败起伏,贯穿他职业生涯的核心特质始终未变——那就是敢于下重注、押趋势。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单一企业的成长红利,而是要亲手编织一张覆盖AI全链条的技术网络,构建从底层硬件到顶层应用的闭环生态。
6
2023年10月,软银官宣以53.75亿美元(约合380亿人民币)收购瑞士工业自动化巨头ABB旗下的机器人业务,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发全球关注。
![]()
7
部分行业观察者认为此举过于激进,毕竟ABB机器人近年来市场增速趋缓,并未展现出爆发性潜力;但也有人敏锐察觉,这项并购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着更为宏大的战略布局。
8
事实证明,这并非孤立动作。早在数年前,孙正义就已经悄然展开对AI核心资源的系统性布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他对OpenAI高达332亿美元的长期投资承诺。
9
尽管OpenAI凭借ChatGPT掀起全球AI热潮,但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仅为43亿美元,净亏损却高达135亿美元,财务状况持续承压。
![]()
10
对于多数传统投资者而言,这样的数据足以令人望而却步。但孙正义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在今年3月牵头完成OpenAI的F轮融资,承诺出资300亿美元,使软银跃升为第一大股东,更进一步筹划通过Arm股票质押融资的方式追加50亿美元。
11
截至2025年3月,软银已利用Arm股权获得135亿美元保证金贷款,若新一笔贷款顺利落地,总借贷额度将达到185亿美元,全部用于支持其AI战略推进。
![]()
12
外界疑惑不断:为何孙正义对OpenAI情有独钟?答案在于技术控制权。OpenAI掌握着当前最先进的生成式AI算法体系,尤其是大语言模型领域的领先优势无可替代。
13
在孙正义的蓝图中,未来的AI不能仅停留在对话助手层面,必须具备理解、推理乃至创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根基,正是由OpenAI所提供的底层算法引擎驱动。
14
正如当年他预见到电子商务将重塑商业逻辑,今天他坚信人工通用智能(AGI)乃至超级智能(ASI)将成为改变文明进程的核心力量。
![]()
15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不再甘于幕后角色,而是决心深度介入技术演进路径,成为规则制定者而非旁观者。
16
仅有顶尖算法远远不够,AI系统的运行离不开强大的计算基础。这时,Arm便成为了孙正义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产。
17
目前软银持有Arm约90%的股份,而这家企业不仅是移动芯片IP的绝对领导者,其低功耗高性能架构正迅速渗透至AI训练与推理芯片领域,成为英伟达之外的重要选择。
![]()
18
可以说,从智能手机到边缘设备,再到未来的AI服务器集群,绝大多数处理器设计都建立在Arm的技术授权之上。拥有Arm,意味着掌握了AI时代“数字血液”的输送管道。
19
但这仍不足以满足他的野心。2024年初,孙正义联合OpenAI与甲骨文共同启动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超级项目。
20
该项目初始投入即达1000亿美元,计划在未来四年内累计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多个州建设专为超大规模AI模型服务的数据中心集群。
![]()
21
孙正义亲自挂帅担任董事长,软银承担主要资金来源,OpenAI负责技术运营与模型部署。这些设施将专门服务于下一代万亿参数级AI系统的训练需求。
22
传统数据中心难以应对AI模型日益增长的算力消耗,“星际之门”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瓶颈,为整个AI帝国提供稳定、高效、可扩展的能源与算力支撑。
23
试想一下,未来那些能够自主规划、实时决策、跨模态交互的超级AI系统,其背后的运算动力很可能就源自这片由钢铁与光纤构筑的“数字圣殿”。
![]()
24
至此,芯片(Arm)、算法(OpenAI)、算力(Stargate)三大支柱已然成型,唯独缺少让AI真正触达现实世界的物理载体——机器人终端。
25
正是在此背景下,收购ABB机器人业务的意义凸显出来。ABB与日本发那科、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电机并称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2024年该部门实现营收23亿美元,全球累计装机量达50万台,拥有7000名研发工程师及完整的专利体系。
26
对孙正义而言,这些数字固然重要,但他真正看重的是ABB在精密控制、运动规划与工业集成方面的深厚积累,这正是实现“物理AI”的关键跳板。
![]()
27
他希望将OpenAI的认知能力嵌入ABB的机械本体,让机器人不仅能执行预设指令,更能感知环境、理解任务、自主学习并在复杂场景中灵活应对。
28
这样一来,AI就不再局限于屏幕中的虚拟存在,而是化身为可在工厂流水线、医院手术室、家庭生活空间中实际作业的智能体。
29
至此,软银的AI版图已清晰呈现:以Arm为基石,构建底层芯片生态;以OpenAI为核心,驱动高级智能算法;以“星际之门”为动脉,输送海量算力;再通过ABB机器人作为末梢神经,实现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
30
一条贯穿技术研发、基础设施与终端应用的垂直整合链条已然成形。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愈发尖锐:如此庞大的资本支出,资金来源是否可持续?潜在风险又该如何化解?
31
实际上,孙正义正在运作一场高度杠杆化的资本运作:以Arm股价为抵押获取银行贷款,再将所得资金投入到OpenAI、“星际之门”以及ABB等关键节点。
![]()
32
他的设想是,一旦AI技术迎来突破性进展,相关企业的估值将迎来指数级增长,届时不仅可偿还债务,还能带来巨额收益。
33
目前这一策略已初见成效:受OpenAI估值飙升带动,软银股价一度冲至14825日元的历史高位,孙正义个人财富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377亿美元,重新登顶日本首富宝座。
![]()
34
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OpenAI仍在持续亏损,现金流压力巨大;“星际之门”项目推进缓慢,启动半年多仍未敲定首个数据中心的具体选址与建设方案。
35
ABB机器人业务亦面临挑战,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尤其在中国市场,需直面埃斯顿、新松等一批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
36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技术融合难度。OpenAI的大模型擅长自然语言处理与图像识别,但要将其能力迁移至三维动态环境中,涉及感知-行动闭环、力反馈控制、实时避障等多项机器人学难题。
![]()
37
即便是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波士顿动力的Spot犬型机器人,经过多年研发仍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38
软银若想实现将OpenAI的“大脑”装进ABB的“身体”,技术整合难度极高,工程挑战前所未有。然而,孙正义似乎从未被困难吓退。
39
他在多次股东会议上强调,人类正处于AI革命的临界点,未来必将诞生智能水平远超人类数千甚至数万倍的“超级智能体”。
![]()
40
在他看来,当前的财务亏损和技术瓶颈不过是通往伟大变革途中必经的阵痛。他所追求的并非短期回报,而是对未来科技方向的根本性影响。
41
就像当年众人质疑电商前景时,他依然坚定相信互联网将重构社会生产方式一样,今天他也坚信AI将彻底重塑人类文明形态。
42
当然,工业机器人市场本身趋于成熟,增长空间受限。ABB虽具技术积淀,但单靠传统路径难以打开新局面。
![]()
43
软银若想突围,关键在于能否借助AI赋能,开发出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可在多场景自由切换的通用型智能机器人。
44
一旦成功,应用场景将从制造业延伸至医疗护理、物流配送、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彻底打破原有产业边界。
45
届时,“物理AI”的愿景才算真正落地,孙正义构建的AI帝国也将获得坚实的现实支点。
![]()
46
回顾整个战略脉络,收购ABB机器人或许只是整盘棋局中的一枚落子,但它象征意义重大——标志着孙正义的角色已完成从“AI投资者”到“AI建造者”的转变。
47
他不再满足于分享技术红利,而是试图主导技术演进的方向,亲手塑造下一代智能文明的基础设施。
48
只不过,这座宏伟的“AI摩天大楼”能否最终建成,取决于软银能否在资金链安全、技术协同效率与市场竞争压力之间找到微妙平衡。
49
对孙正义来说,这或许是其人生中最激进也最具不确定性的挑战。他曾因WeWork的失败遭受重创,也凭借Arm的上市和OpenAI的崛起重返巅峰。
50
这一次,他能否依靠这套庞大而复杂的AI生态系统,再次书写一段传奇?没有人能提前给出答案。
51
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最终成败,这场由一人主导的科技远征,都将深刻影响全球AI产业的发展轨迹。
52
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们唯有静观其变,期待这位永不言退的梦想家,能否把他描绘的那个充满智慧机器的未来,一步步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