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进入10月下旬,北方冷空气持续南下,带动南方气温也逐步回落。低温天气推动居民对猪肉的采购需求释放,市场呈现季节性回升迹象。与此同时,当前肥猪出栏价与标猪价差逐步拉开,标肥价差持续扩大,这一价差空间一方面吸引市场重启二次育肥操作;另一方面让部分地区养殖户为追求更高收益降低出栏意愿。二次育肥入场量增加直接提振了生猪需求,推动生猪价格从前期低位止跌反弹。
据Mysteel数据监测,截至10月2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1.40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21元/公斤;相较于月内低点10.81元/公斤,累计上涨0.59元/公斤,涨幅5.46%,短期反弹趋势较为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生猪价格反弹主要依赖供给端的短期行为支撑,终端消费市场虽稳步增长,但暂未形成明显支撑力,导致这波生猪涨价对猪肉价格的带动效果有限。截至10月21日,全国瘦肉型白条猪肉均价为14.62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21元/公斤;但较月内低点14.39元/公斤相比,仅上涨0.23元/公斤,未呈现明显的跟涨态势。
双节前后生猪集中出栏后,大猪存栏量下降,养殖场闲置栏舍与资源亟待盘活利用。随着标肥价差持续走扩,直接点燃二次育肥热情。东北、江西等地率先启动二次育肥补栏,山东、河南等养殖群体随后跟进。截至10月20日,全国标肥价差倒挂幅度扩大至0.82元/公斤,较节前增幅高达105%。其中,华中、华南部分区域价差尤为显著,已拉大至0.70-1.22元/公斤。
![]()
10月中上旬,国内屠宰企业开工率呈现“先降后升”态势。节后市场需求惯性回落,导致开工率下滑;随后气温下降带动终端需求略有好转,屠宰企业开工率随之稳步回升。但由于当前终端需求整体增量有限,暂未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形成有效支撑。截止到10月21日,重点生猪产区屠宰企业开工率为35.25%,较本月内低点仅提升4.35个百分点,增长幅度相对平缓。
展望后续,短期来看,尽管消费与二育形成双重支撑,但供应过剩的核心矛盾尚未缓解,不过南方部分地区大猪供应偏紧的情况,或会对价格有一定支撑,预计10月下旬市场行情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中长期而言,能繁母猪存栏偏高、规模企业年底冲量出栏等因素仍将压制行情,即使腌腊旺季到来,或阶段性形成利好支撑,但生猪及猪肉价格也难以维持大幅上涨态势。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