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的长城心脏病学大会都是心血管领域顶级的学术盛事。在今年的会场上,一个面孔格外熟悉:华为。此次举办的华为运动健康专题专题会,这次他们带着运动健康的一整套研究成果亮相长城会,主题直指心血管慢病管理领域。从冠心病研究,到房颤负荷、再到血压,能看出华为不光是来展示设备的,更像是拿着技术成果走进了医学圈。
![]()
在会上,华为和几位顶级专家联手发布了多项成果:首先是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韵岱教授分享了与华为联合开展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AI血压随访研究”阶段性成果,或许未来高血压管理能够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在《AI赋能心脑血管疾病精准防治》演讲中提出,应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心电、心率等监测能力,构建心脏瓣膜疾病的新型健康管理体系,这也预示着华为智能穿戴产品将为心血管健康监测带来更多创新功能。
![]()
这背后意味着,华为是进一步深入了心血管慢病的临床研究体系。以前“穿戴设备”是记录数据的,如今它成了个人健康中心的 “数据采集端”。对普通人来说,也许一句话更好理解:手表不光能测健康,还能参与到管理健康的过程里。
在所有亮点中,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华为WATCH D2。这块表之前就拿下了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欧盟CE MDR认证,是真正意义上的“医疗级手表”。但这次在展区展出的全新配色,又在此基础上加了一项关键功能——血压AI随访
![]()
要知道高血压是慢病之王,问题不在测,而在管。很多人家里都有血压计,但除了记录两次数值,基本没下一步。而现在的逻辑是:既然手表能24小时记录血压,那也可以帮你分析趋势、监督用药、甚至提醒就医了?
![]()
据材料介绍,这项功能是和小艺语音助手以及301医院联合开发的“血压健康助手”智能体。它能根据监测到的血压数据进行跟踪随访,比如分析变化趋势、生成报告、甚至推送健康建议。简单说,以前血压是“被动记录”,现在是“主动管理”。如果把它做好,这将是可穿戴设备在血压健康领域最有潜力的一步。
![]()
另一款不久前发布的新产品——华为WATCH GT 6,也在这次会上公布了房颤负荷统计的特性。过去我们能通过手表检测到“有没有房颤”,但很难知道“有多严重”。而“房颤负荷”就是量化房颤时间占比,帮助医生判断风险、用户了解趋势。
![]()
华为WATCH GT 6不仅能持续监测心律,还能把房颤负荷和运动量、睡眠时长关联分析,比如你运动太激烈或休息太少,房颤负荷可能会上升。所有数据以图表展示,简单直观,不需要医学背景也能看懂。而且这一功能是与301医院联合开发的,背后有真实的临床数据支撑。
![]()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这次华为分享的成果的不只是单一领域,而是一条贯穿心血管等慢性病的全周期的解决办法。从高血压(血压AI随访) → 房颤(心律负荷分析) → 冠心病(风险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心血管健康矩阵”。
![]()
这意味着,未来当我们戴上华为的手表,不仅仅是记录运动,更可能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阶段得到干预提示。这种趋势放在全球范围来看,也属于行业前沿。欧美的可穿戴品牌也在探索类似方向,但华为的特点在于:它不仅靠算法,还愿意拉上真正的医疗机构共同做研究。
![]()
说到健康监测,华为这一路的演进其实挺值得回顾。从2016年推出第一代TruSeen心率监测,,再到去年发布的“玄玑感知系统”,再到今年华为WATCH GT 6上全新升级的玄玑感知系统,他们几乎把每一代升级都做到实用。
![]()
玄玑感知系统其实是华为穿戴的一次“技术品牌化”的动作。它整合了心率、血压、血氧、ECG、电学信号等多维传感方案,从单点监测走向系统化感知。今年的华为WATCH 5还实现了分布式超感知模组,首次在表体侧面新增了传感器;华为WATCH GT 6上都已经用上了全新升级的玄玑感知系统,不仅检测更准,还能在骑行、滑雪、越野等复杂运动场景下保持高精度。
![]()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人,我认为华为在长城会这次亮相,有两个非常关键的信号:
第一,健康赛道正在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转变。以前厂商比的是“心率监测有多准”,现在比的是“是否能帮助管理改善健康问题、能否与医院联合研究”。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第二,AI、大模型这些技术,真正落地的价值就在这里。不是喊概念,而是让算法去分析真实的健康数据、生成随访建议。这是从“能测”到“能用”的转变。
![]()
当别人还在用智能手表比续航、拼表盘的时候,华为已经开始用它去参与“更深领域的健康研究”。这条路难、慢,但一旦走通,就会彻底改变我们对可穿戴设备的定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