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最近爬两层楼梯就胸口发闷,歇会儿又好了,这是不是老了体力不行啊?”在心脑血管科门诊,赵丹阳医生经常听到这样的疑问。很多人不知道,这种“活动后不舒服、休息就缓解”的情况,可能正是冠心病的早期信号。冠心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甚至很“隐蔽”,要么被当成“年纪大了”,要么误判成“胃病”“肩颈痛”,等到出现剧烈胸痛时,病情往往已经加重。今天就跟着赵医生,看看冠心病早期都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表现,早发现才能早干预,别等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
首先,劳力性胸闷胸痛是最典型的早期信号。赵医生解释,这种症状不是突然的剧痛,而是在活动后出现——比如爬楼梯、快走、买菜拎重物,甚至冬天出门受冷风吹时,胸口会有隐隐的压迫感、紧缩感,像“压了块小石子”,有的还会连带左肩、左臂发麻。一般持续3-5分钟,只要停下来歇会儿,症状就会慢慢缓解。很多人觉得“歇会儿就好,肯定没事”,却不知道这是心脏供血“跟不上”的提醒,说明血管可能已经开始狭窄了。
其次,活动后气短、莫名乏力也别忽视。比如以前能轻松逛一小时公园,现在走20分钟就觉得喘不上气,腿沉得迈不开;或者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总觉得浑身没劲儿,想躺着。赵医生遇到过不少中老年人,把这归咎于“年纪大了体力下降”,直到体检时才发现是冠心病早期。其实心脏是“动力泵”,早期血管狭窄会让心脏供血不足,身体自然容易累、气短,这可不是单纯的“老了”那么简单。
另外,一些“不典型症状”很会“伪装”。赵医生提醒,冠心病早期不一定都表现为胸口不舒服,有的会出现“嗓子发紧”,像有东西堵着,尤其活动后更明显;有的会莫名“牙疼”,特别是左侧牙齿,吃止痛药也不管用;还有的会偶尔上腹痛、恶心,被当成“胃病”治,却总不见好。这些症状虽然不典型,但如果反复出现,尤其是和活动相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就得警惕是不是心脏在“报警”。
最后,赵丹阳医生想提醒大家:冠心病早期症状大多“温和”,但却是身体给出的重要信号。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别硬扛着说“没事”,也别自己随便吃药,及时去做个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让专业医生判断。早期发现冠心病,通过吃药、调整生活习惯(比如少吃油盐、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就能很好地控制病情,避免发展成心梗。记住,身体的“小不舒服”,可能藏着大问题,早重视才能早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